关于荷包牡丹的花语
荷包牡丹适宜观赏,品种多样,受广大养花爱好者所喜爱,主要有日本荷包牡丹,白色荷包牡丹,东方荷包牡丹,西方荷包牡丹等,那你知道荷包牡丹的花语是什么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荷包牡丹的花语,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荷包牡丹的花语: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绝望的爱恋
荷包牡丹的介绍
荷包牡丹原产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直立,稍向外开张,高30至60cm,并有根块茎。叶对生,有长柄,为二回三出复叶,略似牡丹叶。在北京地区4、5月开花,成偏居一侧的总状花序,下垂。萼片两枚,早落。花瓣四片,外方一对红色,基部囊状;内部一对白色,伸出于外方花瓣之外,鸡心状,颇似荷包形。因叶似牡丹叶,花类荷包,故名“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科(Fumariaceae, 即紫堇科)荷包牡丹属(Dicentra)几个种的通称。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具肉质根状茎。全株有毒,能引起抽搐等神经症状。日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茎高约60公分(2呎),弓形下垂,悬挂著玫瑰红色或白色的心形小花。白色类型D. spectabilis alba叶较其他种类大,具深缺刻,东方(或野生、繸毛)荷包牡丹(D. eximia)较矮,在北美东部的阿利根尼(Allegheny)山区从4~9月长出有粉红色小花的花枝。
从加利福尼亚至不列颠哥伦比亚山地森林分布著太平洋(或西方、美丽)荷包牡丹(D. formosa)也称作Lamprocapnos spectabilis'Gold Heart/金心',粉红色花卉,柠檬黄绿色的叶子。
荷包牡丹可以称得上又一种中国的玫瑰花,如果拿这个送给情人,比送99朵玫瑰更感人。
荷包牡丹的形态特征
茎
荷包牡丹为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或更高。茎圆柱形,带紫红色。
叶
荷包牡丹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 (15-)20-30(-40)厘米,宽(10-)14-17(-20)厘米,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裂片具长柄,中裂片的柄较侧裂片的长,第二回裂片近无柄,2或3裂,小裂片通常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两面叶脉明显;叶柄长约10厘米。总状花序长约15厘米,有(5-) 8-11 (-15)花,于花序轴的一侧下垂;花梗长1-1.5厘米;苞片钻形或线状长圆形,长3-5(-10)毫米,宽约1毫米。
花
荷包牡丹的花优美,长2.5-3厘米,宽约2厘米,长为宽的1-1.5倍,基部心形;萼片披针形,长3-4毫米,玫瑰色,于花开前脱落;外花瓣紫红色至粉红色,稀白色,下部囊状,囊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具数条脉纹,上部变狭并向下反曲,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内花瓣长约2.2厘米,花瓣片略呈匙形,长1-1.5厘米,先端圆形部分紫色,背部鸡冠状突起自先端延伸至瓣片基部,高达3毫米,爪长圆形至倒卵形,长约1.5厘米,宽2-5毫米,白色;雄蕊束弧曲上升,花药长圆形;子房狭长圆形,长1-1.2厘米,粗1-1.5毫米,胚珠数枚,2行排列于子房的下半部,花柱细,长0.5-1.1厘米,每边具1沟槽,柱头狭长方形,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顶端2裂,基部近箭形。果未见。
荷包牡丹的花期4-6月。
荷包牡丹的繁殖方式
荷包牡丹常用分株或将根茎截段繁殖。秋季将地下部分挖出,将根茎按自然段顺势分开,分别栽植。另可将根茎截成段,每段带有芽眼,插于沙中,待生根后栽植盆内。播种繁殖,实生苗培育3年才能开花。在生长期要给以充足的肥水,花期少搬动,以免落花影响观赏价值。花后地上部分枯萎,可挖起根茎盆栽,保持温度15℃和湿润环境,70天左右又能见花。
荷包牡丹的繁殖方法有三:
分株繁殖
用分株法,早春2月当新芽萌动而新叶未展出之前,将植株从盆中脱出,抖掉根部泥土,用利刀将根部周围蘖生的嫩茎带须根切下,两三株植于一盆,覆土高于旧土痕两三厘米,浇水,置阴处,长新叶后按常规管理,当年可开花。
分株要注意两点:①要适时,如老株的新叶已展开再分株,易伤根系,成活率低,深秋休眠期亦可分株,但成活率不高。②要相隔2、3年才能分一次,不能年年分株。
扦插繁殖
扦插法,花谢后剪去花序,7天至10天后剪取下部有腋芽的健壮枝条10厘米至15厘米,切口蘸硫磺粉或草木灰,插于素土中,浇水后置阴处,常向插穗喷水,但要节制盆土浇水,微润不干即可,月余可生根,翌春带土上盆定植,管理得好,当年可开花。
播种繁殖
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但实生苗要3年才开花,家庭繁殖一般不用,园林部门为大量繁殖或是培育杂交新品种才采用。
荷包牡丹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叶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大成不规则轮纹,最后生出黑色霉斑。
发病原因:经病原物侵害后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各种局部坏死性病斑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细菌、线虫引起的主要病害。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传播,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发生于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浇水,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前喷洒0.5%~1%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感病轻时,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病源;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发病期间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虫害防治
介壳虫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伤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该虫的排泄物“蜜露”常引起煤污病发生,使叶片枝条变为黑色。
发病原因:通风不好、见光较少、过于密植及施肥不当都可发病。
预防措施:注意通风,增加光照,适当摆放,不要密植,增加肥水的管理,勤修剪,注意预防。
防治方法:以利用天敌为主,药剂为辅。主要天敌昆虫有大红瓢虫、澳洲瓢虫、小红瓢虫和红环瓢虫等。这些瓢虫夏季食量大、繁殖快,可大量消灭介壳虫。冬季或早春掌握在新孵若虫较多时间用药较为适宜,选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冬季在介壳虫休眠期用波美1%石硫合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