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导语: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幼儿园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一、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警惕
(一)丰富安全知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如:有人敲门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能不能自己去拿装满热水的热水瓶?坐汽车时能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哪些是危险的地方?能不能玩小刀、别针等等。
(二)上好安全知识课
幼儿教材中有一些安全知识内容,如:小班的《不跟生人走》、《鲁鲁的鼻子》、《不用脏手揉眼睛》等;中班的《当心坏人》、《生病以后》等;大班的《遇到意外事故怎么办》、《认标志、讲安全》、《失火、煤气泄漏怎么办》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安全知识内容,可利用故事、儿歌、情境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形式达到教育目的,上好每一堂安全知识课,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安全融入游戏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父母、老师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所在幼儿园的名称;在日常教学中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或实景演习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
(四)随机教育
除了理论上的说教,我们还应注意随机教育。在室外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在自己的视力范围内活动,对个别不能自控的幼儿及身体素质差的幼儿要特别关照;看到幼儿在活动中过于兴奋,互相追打,做危险动作,手持危险品都应马上提醒或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使幼儿对安全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幼儿安全的场所,安全的操作材料,并且还要让幼儿学习掌握一些安全的常识,避开危险,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实施,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一)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对于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例如: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出门遵守交通规则;外出要与小朋友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
(二)让孩子学会安全应急措施
让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应急措施,能够对突如其来事件灵活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例如: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如报警电话110,消防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查询电话114等;煤气泄漏时要先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打电话、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等。教师和家长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三)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巧
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积累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让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让孩子在户外中玩得安全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但却是教师最担心的环节,许多安全事故通常是在这一环节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户外活动时指导幼儿玩的有度,玩的得法,并要做到观察全面、照顾细微,提醒教育幼儿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家园共育,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却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常把盯牢孩子不出危险看作主要任务,却忽视了“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的预防性教育,而家长的心态麻痹大意、侥幸心理、缺乏预见和不冷静等,更是意外事故发生的隐患。
为此,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也可以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可以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共同探讨存在于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相信我们的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应担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为幼儿营造安全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