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的技击性

2017-02-07

武式太极拳的技击性是怎样的,是许多武式太极拳爱好者都非常想要知道的,因为这对于练好武式太极拳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武式太极拳的技击性。欢迎阅读!

武式太极拳的技击性一、步法,基本为不丁不八步

练习武式太极拳的步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熟练掌握了武式太极拳的步伐,对于我们练习武式太极拳才是非常有帮助的。

两足落放既不外撇呈“八字型”,也不一竖一横成“丁”字步。不能双足平行,更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要成斜向朝前的三角之势,谓之“不丁不八步”。

其他武技如外家拳术,拳击、泰拳等,其步法也不外如此。这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具稳定性,又便于灵活转换殊途同归的步法。

武派拳步法严格分清虚实,一足虚,一足实。如两足均衡,重心居中,不分阴阳,则不是武派太极拳。重心于一腿,是武派之身法基本特征之一。

这是稳固下盘,又利于攻防转换,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基础。吴文翰先生在《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将本派步法要领总结为:“先明虚实,后知进退,进中有退退隐进机,五行转换,三角为法。”

与人交手,步法要占得先机,要占得准,占得稳,犹如人在十字街口,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进退自如,转换自然,才能得机得势。

对步法的要求,也就是对腿的规定。另外,武派拳对腿的弯曲度也有限制,约为135°。弓腿膝盖前顶不过脚心,小腿与地面垂直,膝不可顶过脚尖。为什么这样加以限制呢?

因为,大腿与小腿曲蓄度大于135°,虽转换灵活,但伸缩性不够,下盘欠稳定。小于135°或成90°,虽下盘稳如磐石,但转换不够灵活。

腿弯曲成135°其稳定性、灵活性欠佳。因此,要恰当把握腿的弯曲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习练者不可高抬,如坠重物,谓之“沉肘”。

武式太极拳的技击性二、手法

五指自然分开,微曲,状如“元宝”,曰“元宝手”。竖掌,坐腕外撑,侧向朝前。手、腕、大小臂呈流线型,其状如圆。这样,既具备最大限度的承受力,又有足够的灵活性。注意肘不可高抬,如坠重物,谓之“沉肘”。

武派拳不论拳势如何变化,手的攻防范围是:远不过足尖,高不过眉,左右手护持左右半个身体。这实际上限定了肢体所运行的范围,即自己所要防守的范围,为何如此来规定呢?

太极拳是防守反击的拳术,不提倡主动进攻,追求阴阳平衡而互济,气势要圆满。武派拳以曲腿与前胸为弧设定了一个圆球体,这就是要防守的范围。超过此范围置之不理,接触此范围则设法施以还击。

武式太极拳的两大技术要点

学习武式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常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保持周身一致。

一、武式太极拳的架势紧凑

武式太极拳是从中架练器,中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架式紧凑。什么是紧凑?紧凑就是周身肢体活动范围的收小。如步法上要求不丁不八,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缩短了虚实变换的时间。

在两手的运动上,左右手各管身体半边,互不逾越。出手高不过眼,远不过前足尖,收小了运圈的行程。在腰的转换上,武式太极拳要求开合有致,使整体阴阳在互换上,走粘变化短快。

整个套路都贯穿阴阳开合,互相连转变换,具有松柔、圆活、均匀等特点,加上呼吸与运动相配合,使周身在运动上达到内外三合。

做到神意内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潜转,使周身经络畅通,气血顺畅,百病不侵。

二、武式太极拳身法要求尾闾正中

太极拳要求在运动时保持身体的中正。武式太极拳在保持身体中正的同时还要做到尾闾正中之身法,这是身体内在的功法,是在完成身体上下的组合时,使意气上下通达,打通任督二脉,促进体内中和之气及意气圈的形成。

具体做法是在完成涵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等身法的同时,使气沉于丹田,命门后撑,尾闾前送,使裆吊起,小腹有上翻之意,内意托丹田,脊椎竖直,使百会穴与会阴穴上下形成垂直线,向下延伸直达脚底涌泉穴。

武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手型

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分为掌、拳、勾三种。

1、掌

武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食指领劲,用意不用力。掌形成瓦棱状。

2、拳

武式太极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一起向内卷屈,手指肚贴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内勾。拳握的不宜紧或太松,应以自然握实为度。

3、勾

武式太极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轻轻捏合在一起,手心圆空,手向内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步型

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步型分为开立步、弓步、虚实步、侧弓步、仆步、独立步、跟步、实转步、扣步九种。

1、开立步

武式太极拳开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个肩井穴与两个涌泉穴成两条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两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

武式太极拳的弓步具体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向前移使全脚踏实,弓腿之膝不可超过脚尖,蹬腿的脚掌和脚跟要全部着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凡弓步,都要以弓腿为实,蹬腿为虚。

3、虚实步

武式太极拳虚实步的基本要求是:虚实分清,实步为全脚掌着地,全身坐实,承担体重的70%。虚步为脚尖或脚跟着地,承担体重的30%。拳论云:“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

4、侧弓步

武式太极拳侧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外侧迈出,先以脚跟着地,脚尖向外撇,随着重心前移使全脚踏实,两脚成丁八字,前腿弓,后腿蹬,成侧弓步。

5、仆步

武式太极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为例:右脚外撇,重心后移,周身骨节均需松开,使身体重心向下坐,两脚掌着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脚尖不可翘起。

6、独立步

武式太极拳独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一腿站立,不可挺的太直,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脚尖向前。

7、跟步

武式太极拳跟步也称随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不管是进步还是要撤步,另一条腿或是向前跟或是向回撤,使两腿统一如一条腿,转换灵活。拳论云:“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和“进退须换得灵”。

8、实转步

武式太极拳的实转子步是武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身体旋转时,必须以实脚跟为轴,虚脚掌辅助转动。

9、扣步

武式太极拳的扣步也称掼步,它的基本要求是,以历扣步为例:左脚站稳,历脚横扣手左脚尖前,距离一脚远,扣步是武式太极拳在技击中的主要步形,可左右练习。

躯干

躯干的形态也称为身形,武式太极拳的身法在拳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身法的“身”在这里是指人的头、肩、胸、臀、腰五个部位。

1、头

头部包括眼、耳、嘴和头部的形态。

眼在武式太极拳中是十分讲究的,杨澄甫说:“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之不足。”耳听前后左右,嘴微闭、齿轻合,颔微内收,颈部自然松舒,显示出精神振作又稳健含蓄。对头部姿态的要求可概括为“虚领顶劲”四个字,意思是头宜正直,不可前俯后仰,也不可左右歪斜,转动时要自然平正。

2、肩

对肩臂的要求是:沉肩坠肘。它是指练拳的时候,肩关节要松沉灵活,不可耸起,也不可前扣或后张。肘要下坠,自然弯曲,不可僵直,结合沉肩做到肘不贴肋,肘不离肋,使手臂仍有圆转松活之意。

3、胸

对胸部的要求是:含胸拔背。练拳时胸不可前挺,要明显内收,而且松舒自然,拔背是脊椎有放松拔长之意。胸背部肌肉有自然松落之感,能含胸则能拔背,达到体态中正自然。

4、臀

武式太极拳对臀部的基本要求是:臀部要收敛。不可突出或者左右摇摆,,腰脊意向下,脊尾骨向上翻,小腹松舒自然,使尾闾保持正中。

5、腰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是为了气沉丹田和转动灵活;“沉”是为了气不上浮,下肢稳定有力;“直”能使脊椎骨节节松舒,有上下拔长之感,使转动时能够保持中正安舒,同时腰脊椎骨有后撑之意。拳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机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故松腰是练拳的关键要领所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