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论文

2017-02-21

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才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观研究

摘要:“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和谐”一词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独特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

和谐是一种品质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然而,大学生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在心理发展上实现和谐,这就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和谐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内容的和谐———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史。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凝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如儒家经典《中庸》提出的“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提出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教育者应当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出“中国味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要求大学生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网络等查阅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但在注意,考评的分数高低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在查阅、理解、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2教育过程的和谐———教育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切忌无章法的教育

从概念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在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关于这点,教育者要做到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循序渐渐、由浅入深的教育;二是坚持有步骤、有轻重缓急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性。同时,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有很大的易变性。

3教育互动的和谐———善于利用情感交流,增强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亲和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的对话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持着真诚之心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必定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了解到这项教育活动是真真正正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有利的。具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和谐可以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方法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情感变化等三方面入手。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若发现他们出现情感问题,及时解决,以防他们衍生出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4教育环境的和谐———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或是政治环境,或是经济环境,或是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就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校园,无论是生活、学习、娱乐还是进行各种情感交流,都离不开校园这个重要载体。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当积极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当然构建公正、公平、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大学生的精神支持与积极营造。

参考文献:

[1]俞卫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1).

[2]史立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8).

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论文范文二:高校心理健康助人自助模式研究

摘要:以高校心理咨询室为主要场地,心理专家或医生负责咨询任务,通过网络、电话和现场咨询,重点针对较为深层次的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对来访学生进行帮扶和治疗。

关键词:心理健康;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辅导工作中重要的一项,然而中国高校心理工作需要探究一条适合各自学校情况的工作模式。由于高校“心理辅导”在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始终以“若有若无”的状态存在着,即表面上学校都逐渐对其加以重视,各校也参差不齐的加大了对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投入,但是真正想要达到把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做到实处,却又因为各种因素如:领导重视不足;资金缺乏;设备不齐;专业人员紧缺等等因素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大多数存在的这些原因,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助人自助”的心理辅导模式。

一、“助人自助”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的建构前提

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个体性与全面发展性的关系:引用心理学家林孟平教授的话:“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可以比较明晰的是,心理辅导工作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治疗手段,它促使学生能以一种比较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成长。这就要求辅导工作者把心理辅导的对象更多的偏向存在心理健康或者人格障碍等问题的学生,也就是说高校心理辅导相对于一般辅导工作,更加具有其个体性特点。然而,随着心理健康工作意识的清晰和深入,我们发现,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表现从整体上看是健康的,即使表现出某些“问题”,其大部分还是伴随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这就使得心理辅导工作不仅需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技术性要求,更多的是需要对高校更为广大学生发展方面引起重视,这种重视也对高校学生个人以及社会品格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对于大多数辅导工作者来说,问题学生的处理更多是从政治思想方面入手,认为学生出现危机的原因大多是其思想道德方面出现偏差,更有甚者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让辅导工作者头疼,绝大因素是其从小就受到比较差的思想道德引导而产生的。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政治思想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是心理方面出现不健康或者人格出现障碍等心理方面问题。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对高校辅导的工作方式或思路产生思考。心理健康辅导意识的重视与现存大多数高校心理辅导条件的关系: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思维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开始重视起来,不少高校也同程度的花费精力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上,然而,较欧美、香港等地区的心理工作状况,中国大陆大部分高校只是不痛不痒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部署,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理专业辅导员队伍的缺乏;学校经费投入的限制以及心理辅导设备的严重不足等等,这就让大部分高校在面对心理辅导工作时,常常望洋心叹,搪塞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后只能点到则止。

二、心理辅导“助人自助”模式的建构

心理辅导“助人自助”模式,也就是形成教师、社团、学生三位一体的自我帮扶体系。主要分为横、纵两方面体系。

(一)横向“助人自助”体系的建立

第一,学生组织的制度化。心理辅导工作可以发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特色,在校范围形成如同学生会一样的学生机构。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为例,该校区主要组建心理联会,根据职责不同分为主席、管理部、策划部、宣传部、信息部、办公室等部门,由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同时,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制度,如管理部门主要是对全院每个班级心理委员的任免,组织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或心理主题班会及活动;信息部主要收集全院学生微信、QQ、博客等网络信息方式,并每天开展网络宣传和学生网络信息收集,学生在网络上的留言、吐槽、心情表露等等信息将作为信息部的关注对象;宣传部门负责对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方面周报的出版以及策划部门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设计策划和心理健康月刊的设计和出版。同时,办公室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建立较为有效的聘用制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学生心理信息保密制度等等条款制度。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组织机构。

第二,专业培训课程和咨询相关专业知识讲座的设立。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协助下,让专业的心理学博士或者心理专家、医生、教授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较为专业的指导,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心理保健,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开导等,主要培养心理健康学生干部一般咨询技巧和与学生谈话、沟通技巧,使得心理健康学生干部能解决如学生交际矛盾,一般的学习问题、生活焦虑问题,恋爱心理问题等较为浅层次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干部参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问题之中,使得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小矛盾得到更有效的疏导,使得心理辅导工作达到广泛性和发展性。

第三,心理健康宣传工作的开展。每学期设立心理健康宣传月,在该月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方面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宿舍为主要核心,开展各种比赛,辩论赛,主题班会等,营造较为浓厚的校园氛围。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为例,在每年5月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每年11月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活动月”,活动月中,以心理学生干部为主要号召者,各班心理委员为主要组织者,让全院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效果。

(二)纵向“助人自助”体系的建立

第一,预警机制的建立。每学期定期进行心理普查,利用(SCL—90)和(UPI)等心理调查量表对全院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调查,形成较为完整的个人学生心理静态数据库,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对所调查学生进行关注等级的分类,形成一般关注,重点注意等层次分类,由分管辅导老师直接管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每个周定时向相关学生机构部门上交班级学生心理状况表,由相关学生干部进行整理并上报心理辅导老师,然后落实到各班班主任,对相关学生进行暗地的关注和帮扶,在整个过程中,都以保密的形态进行,并在每个的上报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促成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数据库,结合学生静态数据,形成个体学生心理状况数据加以保存。

第二,干预机制的完善。以高校心理咨询室为主要场地,心理专家或医生负责咨询任务,通过网络、电话和现场咨询,重点针对较为深层次的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对来访学生进行帮扶和治疗。同时,心理健康学生干部同样负责咨询任务,这些任务主要是对专业心理医生或者心理老师辅导过的学生数据进行整理和反馈,通过后续的跟踪关注,配合相关心理医生或老师进行心理治疗和帮扶。

第三,舆论氛围营造机制。主要通过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心理调试知识技巧宣传,达到学生“自我帮扶”能力的提高,办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周报、月刊和校园电台广播,让心理委员和心理健康学生组织主要参与编辑,广泛收集学生心情文章和积极乐观的学生自创作品,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模式。通过“助人自助”模式横向、纵向体系建立,形成学生帮扶学生的模式。切实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性,着重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状况,以学生为“主角”,“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效心理辅导工作深入学生个体,达到心理辅导工作高效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整合的探索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魏杰南京大学2013-05-19

2、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 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03-10

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2.有关心理健康的论文

3.心理健康方面的论文

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毕业论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