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青岛

2017-03-14

雪,终是没来,可我来了,冬寒的冷峭,迎面袭来,让我一下子就感觉走进另外一个天地了。南方舒适的气候在此时成为我的一个梦。夜,没有我想象的可爱,高大的建筑黑压压的倒影一片,阴森森的,让我感觉不到霓虹辉煌起来的温馨时刻,倒是像被笼罩在阴影之下,顿觉得深沉了许多。

车站内喧嚣的人流杂乱无序,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挪去。我们先是随着导游上了一辆大巴,坐在车椅上,依然像以往旅行那样急切地沿车窗外张望,去领略一番新来之地的“即兴”风光。虽然两天两夜的旅途劳顿,已经身心疲惫,但眼前的城市又让我不得不拉开视野。想,这座被誉为“青砖红瓦,碧水蓝天”的青岛城,竟然第一印象就给了我一片漆黑,公园、花卉、河流,许是被罩在生活的骚动底下去了。

车载着我们到了一个名叫西岭的大酒店,一看到这个酒店的名字,就感到特别亲切。西岭是我老家一个村庄的名称。因此,在异地看到自己熟悉名字,就仿佛见到了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物,像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把行礼放存好,宾馆里温馨的氛围,驱散了我的倦意。便又急切切的想要去外边,看看青岛城的夜景。于是,约来几位好友,一同走出了宾馆。走着走着,却发现巷子里不见一个行人,两旁的店铺门面也紧关着,似乎因我们的到来,这里就变得凄冷、肃穆起来。这个时候,在我们南方,正是黄金时间,是人们休闲的最佳时期,县城街道上、广场上就有了他们悠闲的步子和欢乐的歌声。而在这里,零散的灯光铺在黑夜里,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汽笛的鸣响,接着就是一片寂静。

大部分的餐馆早早地打烊了,只剩下冬寒的料峭。一股不知从哪儿飘来的臭水味儿弥漫开来,才发现,我们走的不是正街,是离正街不远处的一条小小的餐饮巷子。光影里,闪闪的招幌牌子已然不见,三两家半掩着门的店面还在忙碌着。我们选了一家走了进去,要了些炒烤,集聚在莹灯明亮的餐桌旁,互相闲聊、谈论着。这个场景使我想屠格涅夫文章里的一段话:“来吧,兄弟,让我们碰杯,像旧时那样,喝起‘让我们欢乐’,来吧!”。

我们是碰杯了,喝的是青岛的啤酒,说的是欢乐的话语。那个被我们尊称为“大哥”的男店主,却不知为何,一脸的不高兴。刚开始,还以为他听不懂我们说的话,也就没在意。叫他的数次多了,他就变得更加烦厌。自言自语地对着我们说了些冷冷的话语。他的举止和表情让我们不知所措,自然地,对他就产生了误解,用方言对他品头论足起来。直到第二天清早,说起此事,才从导游那得知,原来是和这里的风俗有关,青岛人是最讳忌喊大哥的,只能喊二哥或小弟,他们都不愿做大哥,就是因了他们所敬仰的圣人孔子,而孔子在家是排行老二的,他的老大是一位弱智者。就因为孔子在家的排行,青岛人都喜欢别人称自己为二哥或小弟,而不喜欢称呼自己为大哥,不想自己也被看成是一个弱智。我想,这或许就是信仰带来的一种方向或力量。这样的一种当地风俗,表达了他们对孔子圣人至高无上的崇敬。我记得当时那个男店主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块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更莫说他如何的去做生意了。之后,听见身边的友人在议论他,说我们真是既被气了又被撑饱了,还差一点就是吃完了没兜着走。

告别那家餐馆,忽然想念起桂林冬日里温暖的天气来。这时,街巷变得阴沉而忧郁,两旁充满天花板高大的外表结实平稳的老房子,好像藏着什么故事似的,甚至使我感到行走的恐惧。不远处,几栋大尘顶的欧式建筑,在夜里看不见了,只闻到迎面而来的刺鼻的寒气,发现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也蕴藏着一种我顽固的向往。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