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2000字
相关话题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贸贸易分工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论文2000字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00字篇1
浅谈中国国际贸易产业地域转移
摘 要: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由于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大量的国际加工贸易。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东部沿海往往成为跨国公司FDI的首选地,经过多年发展,东部原有的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享有政策优惠等比较优势受到资源匮乏,土地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逐步丧失,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开始往中西部地区迁移。本文从探讨国际贸易产业地域转移的成因出发,聚焦中国产业转移,分析产生这种产业转移的内外因素,探讨中西部地区适合承接的产业类型以及国家引导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西部产业
一、国际贸易产业地域转移相关理论
(一)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又称技术间隔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该理论指出由于各国在产品技术水平上存在差距,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便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其他国家在承接该产品加工贸易时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逐步获得产品生产能力,加之在其他要素禀赋(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充裕等)的作用下形成比原技术出口国更强的比较优势,因此产品的生产逐步转移到这些国家中。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其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将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明和出口新产品的发达工业国家,如美国;第二类是中等工业发达国家,如欧洲,日本;第三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越南。与此同时,他指出每种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到退出市场一般经历3阶段: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可根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来确定其投资区位选择。
第一阶段,新产品阶段:由于产品处于研发阶段还未正式投入市场,同时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这一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技术,人力资本和资金支持,同时伴随极高的研发风险,因此这些先决条件往往使得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发达工业国家承担了这一角色。
第二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部分实现标准化,使用已有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产品开始向其他区域扩散,生产边际成本已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最低点,因此这一阶段产品市场和直接投资对象都以其他中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主。
第三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乃至整个供应链已形成标准,参与竞争的企业增多,规模经济的形成促使边际成本降到最低点。在此情况下,原创国已丧失技术优势,产品市场和生产投资对象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
(三)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指出,最佳工业区位是使得企业总成本最小的空间地点。他在分析中使用了区位因子的概念,即空间区位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好处。他的工业区位理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输费用指向论,即在给定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的条件下企业选择最佳区位使得总运费最小。由此形成了原材料产地指向区位和消费地指向区位。总运费选择的标准是区位重量,即产品重量加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第二阶段,劳动费用指向论,当企业进行改变生产经营布局时若劳动费用的节约大于运费的增加,则企业的迁移行为是理性的。他用劳动系数来表示劳动费用的吸引力,即劳动费用与区位重量之比。该系数越小说明劳动费用节约的吸引力越大,企业更倾向于向廉价劳动力的区域布局。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即所谓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相互作用,韦伯分别称之为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他将集聚因子归为两种形态,即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企业在集聚因子和分散因子的相互作用下选择最佳区位。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依次考虑了企业生产经营布局的主要因素,即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和集聚经济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企业在这三种因素影响下的最佳区位选择的工业区位理论。
二、中国产业转移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东部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在开放和加入WTO大环境下承接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但伴随着国际经济局势变化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东部地区原有的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一)内部原因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央财政将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近年来中央财政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支出比例,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为促进我国的产业转移,相关政府部门多次调整有关管理制度,对不同情况的企业迁移采取不同的便捷方式,缩短过关时间,降低企业迁移成本。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原材料,资源和能源,市场广阔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享有70%的国境线,因此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中可形成一南一北两大边境贸易格局,一南是指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市场,一北是指西北地区面向中亚市场。同时已建成的新欧亚大陆桥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二)外部原因
东部地区实现自身较快发展后,一方面由住房,日常生活开支,交通等多因素印发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受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和中国社会传统“恋家”情节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东部地区出现劳动力供给短缺。如表1所示,2014年东部地区的年平均工资在总体水平和各具体行业上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促使这些企业考虑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除此之外,占我国领土面积20%的东部地区集中了80%的人口,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城市的快速扩张提高了土地价格。如图1和图2所示,2014年二季度东部地区综合地价和专用地(商业服务业,住宅,工业)地价均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伴随着较高的增长率。从长期来看,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和土地价格的差距不利于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土地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在实现本地区经济增长时忽视了可持续发展,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过度发展使得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逐年减弱。东部地区成为雾霾,酸雨,水污染的高发地带。另一方面,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原材料,资源和能源缺乏,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国家为此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决策解决东部地区的资源短板问题。因此实施相关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能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同时促使中西部地区改变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和基础设施不到位的负面效应,东部利用已有的资金,科教和人才优势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三、适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分析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于东部地区,同时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裕,具备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从而有助于解决就业和人口迁移中出现的问题,狭长的边境线也适合边境加工贸易的发展。
中西部在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禀赋中拥有绝对优势,适合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对能源进行深加工和充分利用,提升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拥有大量矿产,具有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产业的广阔前景。在我国农业布局中,中西部地区也拥有丰富的农牧产品原料供给产业优势,可承接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与开发等西部特色农业和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贮藏。
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产业中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青藏高原的高寒条件和西北干旱条件,西南湿润条件适宜不同中草药和植物的生长,因此拥有原材料优势,具备承接医药产业和植物化学原料开发的基础。陕西作为我国的科教中心之一和航天,军工产业基地,适宜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此外,新疆具备棉花和瓜果的适宜生长条件可承接纺织业和瓜果加工业的转移,贵州潮湿的气候可承接数据贮存和通讯基站建设相关通讯产业。
四、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分析
当前的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还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和问题。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适合转移的相关产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进行迁移具有较高的风险和经济损失。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仍相对落后提高了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和过关成本。同时这中间还涉及产业转移的博弈问题。因此政府应采取和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促进我国的产业转移。
(一)财政和金融政策。在财政支出上,中央财政可设立产业转移专项促进基金,继续加大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部分资金,支付部分因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技术设备改造的升级补贴;在税收上,对在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实行低税率的所得税政策,出口退税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融资引资上,完善多元化融资引资政策,建议设立专项贷款,为产业转移提供信贷支持。
(二)产业和贸易政策。政府应通过优惠措施完善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体系,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塑造专业化竞争优势。加强国际贸易产业的本地化,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平台功能,鼓励对外加工贸易企业以中间投入品本地化为链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三)其他优惠政策。为克服中西部地区运输和过关短板,政府在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设立由中西部产品运输往东部港口的“专用绿色过关通道”降低运输和过关成本,同时优化海关监管政策,吸引第三方物流进驻,突破物流运输短板。
参考文献:
[1] 李芹芳,任召霞.经济地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09-111.
[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3-87.
[3] 何龙斌.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J].开发研究,2011(04).
[4] 刘晶,刘雯雯.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09).
国际贸易论文2000字篇2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究
摘要: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峰期。无论是在数量、范围层次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遵循和积极利用WTO原则,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建立良好的贸易合作机制,将是我国克服国际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特点;成因;对策
一、目前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1、贸易摩擦发生的领域不断扩展
截至2005年11月底,我国被反倾销调查的产品约4000种,涉及化工、机电、轻工、纺织、食品土畜等多个行业,摩擦领域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之势,其中农产品、纺织品逐步成为国外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热点。机电产品从过去-的一次性可刻录光盘、打火机,扩展到了不锈钢紧固件、滚珠轴承等。纺织贸易摩擦开始向产业链上游―――纺织料蔓延,此外,木地板、鞋类产品、锁、家具、建筑用配件及玻璃制品等轻工工艺品也成了被调查的热门产品。
2、贸易摩擦从显性走向隐性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交往面,同时加剧了经济摩擦的程度与深度。摩擦除了对外经济政策的直接碰撞外,还有很多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的,并有从显性摩擦向隐性摩擦演化的趋势。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已从一般的配额、成本价格、产品质量问题,发展为以技术标准为主要的贸易壁垒,进而上升为带有特定色彩的摩擦。从美国为保护钢铁业,在选举因素影响下而起用“307”条款的贸易保护,到欧盟带有特定人权色彩的以劳工保护借口进行的贸易纠纷,都说明我国所面临的贸易摩擦更多带有不确定性和隐性。
3、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主力军”
2006年6月,墨西哥经济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塑料卷笔刀作出反倾销终裁,自6月13日起征收10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最近两个月,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为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纷纷运用“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采取保障措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自2006年6月起,印度政府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丝绸产品收临时反倾销税;7月1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真空吸尘器和电熨实施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7月份,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一次性可刻录光盘进保障措施调查……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产品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各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中,发展中国家占了60%以上。
4、特定商品摩擦激化
我国特有的劳动成本优势,使得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WTO成员国对此加以特别的关注,这类产品的贸易摩擦成为高发区。按我国加入WTO时所达成的协议, 2005年我国对欧美的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但2004年国外对华纺织品特定保护措施的贸易保护调查,涉案金额达30亿美元。虽然 2005年6月11日我国同欧盟经过艰难谈判,最终签定《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我国的纺织品停止调查,到2008年欧盟市场对我国纺织品全面开放。但是,我们清楚这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对来自我国的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激化可能。
二、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1.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生产的全球性和统一的世界市场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具有趋同的各种制度、规则,甚至文化和风俗,而这在目前和相当长的未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只要这些差异存在,国与国之间在增强相互之间联系之外,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2.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些国家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达国家由于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给其国内企业造成了压力。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很多发达国家便采取贸易争端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赢取空间和时间。
3.国外对我国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
国外对我国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也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有增无减。现仍有许多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继续采取“替代国”等歧视性办法,这种非市场经济待遇对我国出口企业确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及有效应诉构成了很大障碍。
4.发达国家国内的政治和其他利益的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还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典型的非经济因素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和安全因素。比如,美国政府出于信仰原因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上迟迟不肯调整政策,并在技术领域设置诸多限制,阻碍高技术机电产品对华出口。挑起中美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实际上代表了美国国内面临竞争威胁的制造商的利益。
三、我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一方面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对待,因为贸易摩擦的增加是一个国家在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贸易摩擦的发生。
1.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要想真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位次,不仅来源于本国经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同时还必须下大力量研究和驾驭WTO规则。为此,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在国内各行业及相关企业,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WTO规则及其相关知识。其二,自觉运用WTO规则,围绕贸易实务中商品属性、价格条款、运输保险、检验索赔、谈判签约等方面进行洽谈和磋商,在充分尊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双赢的互利合作机制。其三,对于在外经贸活动中使我方利益受到损失的事件或行为,要认真分析造成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自觉运用国际法律规章和WTO规则,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谈判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是我国频繁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源。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多边、双边和区域经济谈判,逐步推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理解,使更多的国家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从而为国内企业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多哈回合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的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在这次多边谈判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团结与自己有着共同利益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争取在谈判中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当然,对于可能开启的对自己不利的某些国际经济条约的谈判,我国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坚决予以抵制。
3.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战略
据有关人士披露,国外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出口增长质量高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国家要加大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上来。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传统的“出口至上”发展战略使我国频繁陷入贸易摩擦的漩涡,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摒弃轻视内销而鼓励出口的政策,进一步淡化出口的作用,重视提高国内市场的容量。
4.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应高度重视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讲过一个观点,“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介组织谈不上市场经济”。为了应对贸易摩擦,须充实和建立真正意义的国际商会,可通过招募会员单位,组织出口企业集体包团形成合力走向国际市场,应对国际贸易中遭遇的摩擦等难题。尤其各外贸大省大市,更有迫切需要。单打独斗的企业既无法改变同行业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也无法在国际贸易纠纷发生时依靠孤军奋战获得成功,更难以靠一家企业开拓新市场,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式下,集体整合显得尤为迫切。各地可根据产业结构的不同,国际商会下设专业分会,同时,为防止形式化,还将设立专门的章程和工作人员进行协调沟通,切实起到商会的对外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养琰,陈 鸣.打造和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5,(3): 3-15.
[2]黄辉.中欧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5.
[3]潘悦.反倾销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