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就的故事3个
名人成就的故事 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名人成就的故事 张衡的成长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的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后来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17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正是由于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使得他在各方面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的研究上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相类似的仪器问世早1700多年。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他写的《二京赋》“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名人成就的故事 周恩来
周恩来(189-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部长。国共两党合作时,先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第1军第1师党代表,第1军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总主任。1926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任中央和上海联合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委员,特别军委书记,参与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中共五大后,任中央军委书记。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后转赴上海,任中央组织局主任,仍主管军事工作。六届一中全会后,任中央军委书记。1931年任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中参加红军最高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1937年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曾代表中共方面参加执行停战协定的军事三人小组。1945年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47年兼代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建国初期,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协助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他的军事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