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农业创业致富经历
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看看那些养殖农业创业致富经历,学习他们的创业方法,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养殖农业创业致富经历一:
养鸡大王陈伟的致富经
在青山绿水间的翠屏区明威乡白塔村,家家户户因“鸡”而富。截至目前,该村成立的留诚养殖专合社,辐射农户1100余家,年产绿壳鸡蛋2000万枚,鸡苗500万只,总产值达5000万元。而缔造这一串数字神话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带头人的陈伟。?
返乡创业当“鸡王”
陈伟是留诚合作社的发起人,养鸡逾20年,从50只鸡起家。2010年,在外成功创业的陈伟回到家乡白塔村,看到当地村民几乎还是采用圈养或是零星放养的传统模式搞养殖,不仅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好。
陈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塔村守着这么多山山水水,不充分利用,岂不是白白浪费资源。“那时条件真苦,全是泥巴路面,下雨时全成了泥浆路,设备和原材料无法运进来,全凭自己肩挑背扛运进来。”陈伟回忆当时搞建设时的场景,感慨万分。
在家人的支持下,陈伟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引进了优质种鸡2000余只,一场轰轰烈烈的林下养鸡就此展开。“为了让养殖的鸡品质好,我采用每亩不超过50只的集中放养模式,不仅能保证鸡的喂食,还能保障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陈伟指着远处的水塔对记者说,“专门打了两口井,这里的鸡平时喝地下水,喂的也是粗粮。”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年下来,林下养殖销售额高达20万余元,无数村民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一时间,村民纷纷上门参观,讨技术、学经验。
筑巢引得“凤凰”来
“一人富了不叫富,全村人富了才是富。”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涨,陈伟向村民们提出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土鸡、绿壳蛋做大做强。此话一出,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纷纷推荐他作为合作社负责人。
2011年,陈伟注册的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很快得到批复。合作社成立后,他为村民提供鸡苗、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村民接通自来水,而村民则自己提供场地,白塔村17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后,规模逐渐扩大,长宁、宜宾县、筠连等地很多农户都加入到了陈伟的养殖队伍中。
做鸡生意的陈伟发现蛋生意更可观。于是,他加大推广绿壳鸡蛋力度,如今,成都、重庆等地都有买家订购他的鸡和蛋。陈伟告诉记者,宜宾市正在评选十大畜牧产品,香林绿壳蛋被翠屏区推荐入围。
“我们的土鸡25元一斤,绿壳蛋2元一枚,效益比普通的鸡和蛋要高点。”养殖户刘宗容说,他们不担心销售,这由陈伟负责。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的土鸡、绿壳蛋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一时间前来调研、参观学习的农业专家、省市相关领导纷至踏来。一批科技项目落地白塔村,种鸡场,孵化场,育雏区,化验室,技术培训室在这里拔地而起,为合作社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谈到今后的发展,陈伟信心满满。他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下养殖产业,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强产品品质,让市民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养殖农业创业致富经历二:
大山深处养泥鳅年入百万
若不是回乡看到老家变化不大,她也许不会选择农村创业。她说,或许一家人还继续留在外地,一家四口还继续着聚少离多的生活。
创业期间,为了流转土地,她独自一人上成都,下重庆,奔赴云南昭通,辗转贵州毕节,行程数千公里,签下了19份土地流转合同。
目前,她养殖的泥鳅已经销售了60多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120万余元。122亩的泥鳅养殖基地,只有她和她的父母在管理和经营。她就是在南溪区仙临镇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冬梅。
回乡创业
张冬梅今年29岁,是南溪区仙临镇合众村七组人,早年家贫,4岁那年,父母迫于生计举家外迁,成为打工一族。特别是她大学的时光,一家四口长期三地分居。渴望能一家团聚的她,却因为现实而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张冬梅上大学后一直都在做兼职。手机促销、发传单、餐馆服务员等等,基本上能合法挣到钱的兼职,张冬梅都愿意去尝试。从大二开始,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再也没有问过家里要一分钱。张冬梅粗略了算了一下,一年能为家里省6000多元。
2010年,张冬梅从山东经济学院毕业后,在当地做了一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每月工资几千元。2011年,她又到重庆做财务管理,与此同时,她的父母正辗转新疆、青海等地工作。一直想创业的张冬梅开始有些不甘平庸的生活。
转折出现在2013年,张冬梅一家回乡省亲。难得团聚的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回到合众村时,看到家乡的样貌和20多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张冬梅的心里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她把这个事情和父亲一提,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在家乡大干一场。
“爸爸懂得泥鳅的养殖,我们这里山清水秀,还比较适合养殖。”张冬梅说,泥鳅的养殖效益短、平、快,寸苗成鱼出水需要3—5个月,2000—3000斤/亩,每亩的收益在2.4—3.6万元之间,一年可以收两次,收入在4.8万元到7.2万元之间。市场前景也比较看好,说干就干,父女两人当即决定回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回乡创业。
百亩基地
2013年下半年,张冬梅和父亲张修定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父女共同出资80万元开始创业路程。当时,父女遇到的一个难题便是土地流转,由于当地村民外出打工者较多,再加上对土地流转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一家人陷入资金、技术到位,而场地未落实的尴尬境地。
就在这时,张冬梅接到几个电话,告知她可到对方所在地进行泥鳅养殖,可流转300—500亩土地,每年每亩的单价只需要80元,租赁时间由张冬梅定。甚至还有免费出场地,让张冬梅一家技术入股,年底五五分成。
面对“诱惑”,张冬梅并未动摇回乡创业的决心。既然有村民不愿意,那她就一家家的跑,和对方谈合作。当年,张冬梅开始搜集外出打工人员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只身一人前往成都、重庆、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等地,说服他们签订土地流转合作协议。她一个个地找,一遍遍地查,历时26天,行程数千公里,终于签下了19份土地租赁意向协议,共租赁土地122亩,每亩585元。
土地问题解决了,张冬梅便和父亲开始着手养殖场的修建,从平场到挖坑等基础活路,张冬梅都亲力亲为。养殖场办起后,父女进行了分工,张修定负责技术管理,张冬梅负责养殖场运营。
“如果按照新疆当地给我们的土地租金计算,我们可以节约100多万元的成本。”说起为何坚持留在家乡创业,张冬梅说,他父亲当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一来是想“羔羊跪乳”来报答乡亲的恩情,二来是想通过养殖带动家乡人民致富。
年入百万
由于张修定掌握着一套熟练的泥鳅育苗、出苗、养殖技术,加上张冬梅一直在努力学习经营,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办起后,生意还不错。截止目前,她家销售水花、存苗、成鱼的营业额已有60万元。
目前,该合作社主要从事泥鳅苗孵化、商品泥鳅养殖工作。在技术上,张冬梅一家还突破了传统“静水自然交配”孵化模式,将泥鳅的受精率提高到了95%以上。“目前,我们自助研发的活水孵化器‘U’型培育池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张冬梅说,这个技术的创新,使泥鳅的成活率基本提高了40%左右。
“我们生产水花的能力在1000万尾/次、寸苗100万尾/次,成鱼年出水6—8万吨,年收入可达到120万元左右。”张冬梅说,按照目前养殖场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投入大概在30万元左右(除去一家三口的工资),一年的纯利润在90万元左右。如此一来,她家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到2015年就开始挣纯利。
张冬梅算了一笔账,稻田和泥鳅种养配套,一亩可以产成鱼1500斤左右,按照12元/斤计算,一年都要增收近2万元。目前,已有20多户农户已经和她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准备进行泥鳅饲养。
另外,张冬梅还准备新流转200亩土地,配套种植梅花和特色水果,新建农家乐等,准备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