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的“错与锉”

2016-12-09

所谓“二向箔攻击”,是指发射一张纸片状的“箔”到对方星系,使其空间“二向化”,也就是从三维崩塌成二维(类似于将一栋建筑按比例投影法画成一张图纸),从而彻底无死角消灭对手的一种星际战争方式。我不知道科幻大神的构想在物理上有没有可能,但是在理论上,这确实是一种无敌的战法。无敌就无敌在,没有毁灭任何东西(二维图纸可以完整保留三维物体的全部细节),却可以使对手在你面前化为空气。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赛中的“二向箔攻击”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论中的“二向箔攻击”

“二向箔攻击“在辩论中又可以叫做“错与锉”。

辩论中的攻击并不一定要证明对方“错”,完全可以只是证明对方“矬”。

“错”是事实或者逻辑判断,“锉”却是一个价值判断,前者只是正误之分,后者才是高下之别。事实上,由于几乎任何判断背后都有隐藏着的价值观,所以揭示出这个价值观并且说明其低人一等(也就是“锉”),往往才是辩论的取胜之道。

比如说,怎样证明美是客观存在,而不只是主观感受?展示艺术品的共同原则和规律?费力不讨好。

一是不能保证真有什么统一规则,

二是这对铁了心的反对者其实没啥意义。

此时,为了避免陷入同一维度的纠缠,你就必须明确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为美只是主观感受的人维度比较低,不是因为“错”,而是因为“锉”。因为在真正的审美体验中,一字一句、一笔一划、一枝一叶,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非要反复吟咏揣摩,才能悟出其丝毫不可变易的必然性。如果不把美当成和山川河流一样客观实在的东西,就说明你根本没领悟到底美在哪儿。说得通俗点,如果你认为唐诗的美只是你“觉得”才美,那还不够,必须要真心相信这些诗句的“美”客观上就在那里,你喜不喜欢无所谓,喜欢说明你有品味,不喜欢说明你不懂行,这才是真正的审美之道。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吗?并非美本身有主客观之别,而是审美能力高的人自然会觉得那是客观,层次不够者自然会觉得只是主观,音乐家听到不和谐的伴音会像“客观上”吃了烂苹果一样恶心,普通人则完全可以“主观上”进行忽略。可见“客观”和“主观”,对应的其实是层次的高与低。巴赫觉得平均律“客观上”就得那么写,你要是非说主观上怎么着都成,也行,我只能致以维度上的打击。

你可以说我不对,但这只能说明你很锉,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向箔攻击”。这个方法不是为了鄙视人,而是要提醒各位,理解维度的区别,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层面跟什么层次的人讲话,是避免陷入无误争端的必要前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