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参考论文

2017-06-05

目前许多高校频频发生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这些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问题参考论文篇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频频发生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这些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然而,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解和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视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频频发生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这些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心理疾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心理障碍。。然而,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解和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视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本文依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现状

最近,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过激、犯罪行为频频见于报刊,如刘海洋伤熊案、马晓明杀亲案,还有马加爵杀害同学案等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普遍性、严重性的特点。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的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1.2产生的原因

1.2.1家庭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片面重视对子女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子女其他方面,特别是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养方式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在生活上非常溺爱,有求必应,但对他们的升学、成才期望过高,。其结果是这些学生除了会读书外,其他什么都不会,高分低能。一方面养成了他们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缺乏集体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进入大学后,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和安排,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又不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光,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恐慌、焦虑、内疚,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甚至有些学生因此产生了畏学、厌学和逃学的心理。

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很大,从幸福和谐的家庭里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性格开朗、乐观大方;而从单亲家庭,或父母不和等不幸家庭出来的学生一般显得敏感、寡言、冷漠、孤僻,心理上存在着阴影。因为父母往往将生活的不满和愤恨转化为一种观念加诸到子女身上,使孩子产生多疑的性格,否定他人的行为。这种学生往往好走极端,一旦遇上挫折,甚至会仇视社会。

家境贫困也是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其中更有5%——7%是特困生,这些人在极其贫困的物质条件下求学。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际交往成本上升,也使校园中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因素阻碍了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必要的交往,使他们变得孤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面对同学优裕的生活条件时,感到了强烈的自卑,与同学相处变得特别敏感,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学生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还有的学生因此而心理扭曲走上犯罪的道路。马加爵杀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导致他产生强烈的自卑,与同学格格不入,进而心理扭曲仇视同学而引起的。

1.2.2学校生活方面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进行角色转换与适应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心理落差太大。其次是新生在大学中只是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被众人所关注完全不同,失去鲜花和掌声的他们会感到失落,这也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学教育采用的是一种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中学里学生主要是被管理者,所有的时间基本上都有老师和家长来安排。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活有自治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可是许多“被管惯了”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自由”,反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迷恋上了上网,想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心理满足,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其结果是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这一阶段过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集中到人际交往、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与恋爱、择业等问题上。首先在人际交往上,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由于交际困难,导致他们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其次在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成绩一落千丈,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了疾病的产生。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情绪,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作为专科院校学生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专科院校的许多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因为考试失利,被迫选择专科,许多学生的专业也都是调配的。原本上专科心理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且所学专业又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和痛苦之中,既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有极大的不甘,又想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振作,可是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感觉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过度紧张,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专科院校的学生对前途比本科生更多了一份危机感。学历上的差距使他们对就业前景感到渺茫,为了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参加五花八门的证书考试,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这极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从校方来看,多年来高校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专业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许多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不太健康。同时,不少高校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当作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修课来开设,不够重视,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愿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参与咨询的教师也并非是专家型的,难于对症下药。

1.2.3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社会上又对心理问题有错误的看法,讳疾忌医,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明涌入我国,网络时代到来,这些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极大的冲击。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危机,社会伦理价值重新构建,社会道德评价出现真空。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道德评价出现混乱。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作为大学生,学生听到的多是社会的期望之词,许多学生对自身在社会位置的定位极高,然而一接触社会后,困难重重的求职之路,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了强烈的苦恼和自卑,巨大的心理落差也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在高年级身上,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身上。

2.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是一种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仅体现在生理方面,还表现在心理上,要使专科生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多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与子女进行交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并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有可能的话,家长还应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其次,在学校方面,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心理老师的工作,心理学教育应融入整个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的方方面面。所有教师应随时留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后勤服务队伍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他们的家境不同而区别对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的开展。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的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预防效果远胜于“亡羊补牢”。学校应加大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再次,从社会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过去,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原因,我们对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这种现象要求得转变,关键是要转变人民的观念和意识,为此,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一个人的“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他们、嘲弄他们。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者,要有一颗平常心。同时,社会应加快新的道德观的建设,摈弃金钱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以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的观念。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应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会心理调适,有了心理疾患就象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人际交往,以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参 考 文 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6卷5期

2.廖日文,思想道德修养,浙江教育出版社

3.魏范青、刘晓春,大学生心理问题探

4.傅北水,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八大诱因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问题参考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