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摇篮剧情介绍
红色摇篮基本信息
片名:《红色摇篮》
别名:共和国摇篮
集数:29
总导演:金韬
编剧:邵钧林
摄像:顾克利
国家/地区:中国
类型:革命历史
首播:cctv1 2010年1月16日(20:00)
出品单位:中央电视台、江西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委宣传部
红色摇篮演员表(主演):
王 霙--饰演--毛泽东
王伍福--饰演--朱 德
刘 劲--饰演--周恩来
黄俊鹏--饰演--陈 毅
张晶晶--饰演--贺子珍
红色摇篮剧情介绍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江西瑞金的壬田出发,翻越武夷山南麓,向福建长汀前进,12日进驻福建长汀县四都乡。古田会议之后,正当红军大发展之时,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案。为了督促毛泽东尽快“转变观念”,李立三委派周以农前往红四军,强令朱毛红军攻打南昌、九江。毛泽东处于两难境地。权衡再三,毛泽东决定服从中央指示,在游行示威中巧妙地做起了“推”字文章。其间,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被狡猾残忍的何键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毛泽东挥泪率部撤离了长沙。1930年10月,红军攻克吉安,横断江西半壁。毛泽东“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基本实现。
1930年底,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向江西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一次军事“围剿”。骄横狂妄的国民党军第十八军的师长张辉瓒,一路扬言要“剃朱毛的头”。正在这危急之时,红军内部又发生了令人扼腕的“富田事变”。面对内忧外患,毛泽东和朱德等排除干扰,按照“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一举歼灭蒋介石的“王牌师”。毛泽东放声歌吟: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1年2月,蒋介石“二十万军重入赣”,分四路对只有三万余人的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四军统帅部对反“围剿”战略方针出现了两种意见:有的主张“开步走”,退到四川去;有的主张四面开花,分兵退敌“削萝卜”。面对分歧,毛泽东坚决主张“诱敌深入”,以弱削敌,破敌取胜。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钻牛角”,巧设连环阵,16天横扫700里,五战五捷,大获全胜。在蒋介石的哀叹声中,毛泽东又挥毫填词《渔家傲》一首:横扫千军如卷席。
1931年6月,蒋介石不甘心前两次的惨败,再次调集三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亲自坐镇,发誓“以身许国”,“舍命疆场”。毛泽东沉着率军千里大回师,果断决策,冒险出奇兵,牵着敌军大游行,六战五捷,再创中外战争史奇观。蒋介石虽未“舍命疆场”,却被迫通电下野。毛泽东凯歌东进,谋划建国方略。
1930年5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成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决议。然而好事多磨,“一苏大会”召开的日期四次延期,开会地点一变再更。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邓小平在瑞金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一苏大会”的召开和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和苏区中央局最终选定建都瑞金。1931年11月7日,“一苏大会”在敌人飞机炸弹的爆炸声中开幕,一个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胜利诞生在世界东方。在叶坪村的樟树林中,毛泽东正式当选为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从此,人们开始称“毛委员”为“毛主席”。
####形势多变。1931年12月,在打赣州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苏区中央局多数同志意见相左。面对博古等提出的夺取中心城市的“左”倾“进攻路线”,毛泽东力排众异。有人扬言:打下赣州,再和老毛算账!无奈之际,毛泽东退隐华山。攻赣失败后,朱德、项英请毛泽东“出山”。毛泽东率领东方军出征,喜获漳州大捷。
因对“左”倾冒险“进攻路线”说“不”,毛泽东被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一些人视为“右倾机会主义”代表人物,受到了“缺席裁判”,且“一审终结,不许上诉。”博古等授意,要剥夺毛泽东的军权。周恩来苦心调解、斡旋,都无济于事。在宁都小源村“榜山翁祠”召开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使博古等人如愿以偿。从此,厄运开始降临苏区……
被削去军职的毛泽东,住进了长汀福音医院。贺子珍在医院生下一男孩,给郁闷中的他一些慰藉。临时中央执意剥夺毛泽东工作的权利,反对将之“召回”瑞金。毛泽东被困于汀州城外的卧龙山下长达三个月。博古等“洋房子先生”一到瑞金就冲着毛泽东大反“罗明路线”,邓小平等深受其害。
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忍辱负重,将工作重点转向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领导查田运动,制定科学划分农村阶段分成的标准,纠正划阶级成分的“左”倾错误;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一要打仗,二要建设”,科学制定苏区经济建设总方针和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开展苏区经济建设,发展苏区教育、文化事业。为了巩固苏维埃红色政权,毛泽东指出:共产党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他提出:要把最先进最积极的分子选进苏维埃去,颁布法律严惩苏维埃政权中的贪污腐败分子,率先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教育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博古拱手将红军的指挥大权交给了不懂中国国情、不了解红军反“围剿”战争规律的洋顾问李德。这个外来的念歪经的“和尚”根本听不进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受挫,陷于被动。博古还置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支持于不顾,将毛泽东架空,剥夺了毛泽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实权。而毛泽东却心系前线,亲往会昌“巡视”,给困境中的南线红军将士带去了信心和勇气。
红军打破五次“围剿”无望,中央书记处被迫决定突围转移。毛泽东为突围转移又献一策,再遭博古拒绝。共和国主席无事可做,只得前往于都“调查”,差点被当成“包袱”甩下,幸得周恩来相助,才被匆匆通知参加长征。萧瑟秋风中,毛主席望着驮在马上的箱子,感慨万端:别小看这个“马背上的共和国”,那可是新中国的摇篮,相信她一定能茁壮成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舍弃爱子、胞弟,告别战友与父老乡亲,踏上了漫漫的铁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