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为话题的作文_宽容作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意味着理解和体谅,它是品德修养的内容,是道德深厚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关于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1
增进同学关系,营造和谐气氛,包容是其中的一剂良方。
首先,包容是一种胸怀。
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文人的包容则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可见,胸怀宽阔的人在利益面前,在得失面前不斤斤计较,而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以国家伟业为重。正如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外国记者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时,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回答说:“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生命的潜能。这广阔的胸怀让外国记者动容,赞不绝口。
其次,包容是一种气度。
齐王韩信未发迹时受过“胯下之辱”,但在国家统一之后,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任命他为巡城校尉,与他共谋国事。可见,襟怀大度的人在对手面前,在仇敌面前不耿耿于怀,而是化敌为友,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正如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引起议员的不满,他们批评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豁达的气度让议员们默然,心悦诚服。
再次,包容是一种力。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总理突然咳嗽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却说:“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力,让理发师无比感动。在伦敦奥运会上,陈一冰用金牌的动作却拿了银牌。正当国外观众为他感到不平时,他却带着微笑,坦然地亮出“冰力十足”的条幅,热情拥抱自己的对手,表示对他的理解与包容。陈一冰失去了金牌,却彰显了他的人格力,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可见,有人格力的人在群众面前、荣辱面前正是不骄不躁,谦和有礼,荣辱不惊,潇洒自如。正如有句名言所说:“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里的“道”,就是我说的“包容”这剂良方。国与国是这样,单位与单位、同学与同学同样是这样。朋友,好好珍藏“包容”这剂良方吧。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2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相关的话。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狠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着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着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扞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3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们都需要学会宽容,以一颗宽厚的心原谅别人;我们都需要懂得宽容,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别人。这是最基本的吧,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摩擦,若总是记恨别人,那生活便总是昏暗的,懂得宽容别人也是给自己的生活一些美好。
爱迪生发明灯泡成功后,要一个学生把灯泡拿到楼上去,可能是太过紧张了,学生一个趔趄把灯泡打破了,其他学生都埋怨他,可是爱迪生却没有责备他。第二次成功地制出灯泡,爱迪生依旧要那个学生拿到楼上给他,这回,灯泡没有再被打破了。其他学生都不明白,为什么还要那个学生,难道不怕再打破灯泡吗?爱迪生回答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学生不再有负担吧。是的,表面的宽容远没有心中的宽容来得真切,若是真正的宽容,那就应该用行动来体现而不是用言语来表达。
纪伯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这是怎样的境界呢?我以前一直都不懂得,哪会有这么傻的人呢,或者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
可是后来,我渐渐懂得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在被别人伤害后,那一阵苦痛是难免的,但是我们也也这苦痛中成长,用微笑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用宽容的心原谅他们的过错,甚至感谢他们曾经那么深的给予我们伤害,才使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成长。感谢亲人,感谢朋友,这是我们常常做的事。可是,感谢伤害过自己的人,宽容他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若是能够做到,那我们就是真正长大了。世上本没有好人坏人,只是你放大了他的优点或是缺点,他便成为了你眼中的好人或是坏人。
听说过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做过一个游戏,老师要小朋友们记下自己讨厌的人的个数,然后有多少个讨厌的人就带多少块石头在身上,一天结束之后,老师问同学感觉怎么样,结果有个带了十多个石头的小朋友说道,“好累啊,干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了!”老师回答说,“这些石头就像那些你讨厌的人一样,越多便越影响你的生活,若是宽容别人,把这些石头都放下的话,你们就会每天都很开心的。”就像这样,学会放下,懂得宽容,我们才会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齐桓公宽容了曾与他为敌的管仲并重用他,唐太宗宽容了直言不讳的魏征并以他为镜,楚庄王宽容了在庆功宴上行为不端的功臣并不记恨。这些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有着一颗宽容的心,不因为自己的地位而任意妄为。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品质,做一个宽容的人。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让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不断成长。
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4
包容是人类的美德,不,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各不同。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
我以前的邻居是一对中年夫妇,带一个上中学的孩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和和美美。我经常看见他们有说有笑地一起散步。曾几何时,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消失了。夫妇俩开始频繁吵架。我下班回家,经常不得不耐着性子欣赏隔壁的“战争交响乐”。家具的碰撞声、瓷器的碎裂声、男人的谩骂声、女人的嚎啕声、孩子的啜泣声,八音齐奏,此起彼伏。后来,男的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了女人一个人。人整个儿变了,见天阴着脸,不哭不笑,似痴似呆,看了令人心碎。这是缺少“包容”而导致家庭解体的例子。
人类还远远没有学会“包容”。“9。11”以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不幸的事实不断提醒我们,人类距离学会“包容”还有多远。也就是说,我们还远远没有低等的生物体“聪明”。
但是,为了和谐的生活,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必须变得聪明,真正学会“包容”。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包容”的意识呢?
“包容”,归根结底,根源于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才会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而爱的荒芜和消亡,将使最亲密的人彼此伤害、仇视以至兵戈相向,就像我的邻居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