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习练太极拳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带有目标去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好太极拳的三大要素。欢迎阅读!
练好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初学太极拳要掌握太极拳的注意事项,这样能避免很多误区,并且要打好太极拳基本功。
练好太极拳的要素一、展现漂亮的拳架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有漂亮的身型,拳架要规范大气,这就要求身体形态要附合太极拳的要求。
一是立身要中正,就是打拳时身体正直,始终保持人体中轴线假设线不偏歪,动作以中轴线为中心移动,保持全身的稳定性。 武术谚语就说“头要正,身要拧,上下一根绳”。在推手中就要千方百计的守住自己的中心线,想方设法通过引手,牵动对方的中心线偏离,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我顺人背的局面。
学习太极拳要保持身体中正安舒,练好拳架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二是动作要舒展,做到外三合,使动作饱满不瘪,脚步长宽适度。既手足合,手与重心所在脚相齐相对;肘膝合,肘膝相齐相对;肩胯合,肩胯宽度适合,保证裆圆身稳。
三是要求“四平”,即眼平视,保证不低头猫腰,拳架自然美;两肩平衡,保证身体不摇摆,防止扭扭捏捏;胯平稳,保持低盘稳固,下盘稳,上体才能轻松;身体平移,太极拳动移动要低平移动,防止身体起伏,破坏拳架结构。“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
练好太极拳的要素二、练出太极拳的松沉劲
练太极拳想要出功夫,必须练好“松沉”劲。松是方法,沉是目的。练出松沉劲,是太极拳的中级功夫,此时身体有负重沉重感,两臂松沉如绳系,行拳走架有空气阻力感,推手实战身稳劲足。
要想练好太极拳松沉劲,就要明确松展、松柔、松关节,松中带沉,还不能松懈。
一定要在静中松,在松中沉。松要松得透,要松得沉劲到脚底,无一丝滞力。王宗岳拳论中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这提示我们在练拳时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是做到心静,心静才能体松,心静、心松是上体松的关键,因为意识是身体运动的主驱动,只有心态平合,不急不躁,保持冷静,才能正确分析判断,指导身体运动。如果精神紧张,身体是达不到太极拳讲究的松沉状态的。
二是虚领顶劲,头往上虚领,不能用力上顶,而是用意想像头上顶物,或如发悬梁。这有力于气聚凝神,促使两肩松沉。
三是松肩坠肘,两臂要松得如系物沉坠,并且肩坠与虚领顶劲形成对拉劲,目的是促使腰背松沉下坠。
四是含胸拨背,两肩里裹,两臂如抱大树,后背有横向对拔感,以便内气下沉丹田,胸空腹实,使气位下降。
五是松胯圆裆,下落两胯内侧,裆口撑圆,裆松坠走下弧线,使内气更加下沉,后撑命门。
六是通过松胯圆裆,就会加强两脚的蹬力,使内劲下沉地下,再借地球反作用力,加大腿部上托力,让低盘稳固,低盘固,上身就会松轻。
七是动作要慢,每个动作都要体现点线连接的过程,运劲如抽丝,虽动尤静,身感空气有阻力,加大身体的松沉程度。
八是骨肉分离,肉松骨挑。练太极拳时要放松肌肉,但筋骨却有挑劲,感觉身上的肉挂在骨架上,并有弹性,又如雪压松枝。
通过以上方面的注重练习,太极拳的沉劲就会练出来,身体沉稳,上轻下实。
练好太极拳的要素三、练成虚静轻灵功夫
身体沉稳,拳架就漂亮,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推手也能稳中取胜。但是,对于散手实战来说,沉稳中还要求灵活,所以必须练成轻巧空灵的功夫。虚静空灵乃太极拳高层功夫。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就有:"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充分说明太极拳身法轻灵的重要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练出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太极拳上乘功夫呢?
应该从“境静”和“身轻”上去悟去练。
静境是指在意识支配下,有如人入无人之境,空旷得万籁俱静,聚气敛神。在境静空间里练拳,一定也会让心更加静下来,专心致志,没了心浮气躁,摒除了杂念,自然进入物我两忘的空灵的天人合一境界,心静安舒,心态坦然。
境静是身轻的前提,有了境静,心情也静,才会用意不用拙力,不用力实则有大劲,练出的太极拳就会做到无人如有人的境界,实战能彰显有人似无人的大无谓气概。
人常说太极拳"四两拨千斤",其实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行气、以气催行,轻灵自如,以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整劲。有了轻灵的整劲,行拳走架,如人太空行走之轻美,如履薄冰之轻灵。若实战,抖弹发力,一触即发,随心所欲,出神入化,所向披靡。
练成太极拳的快捷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首先,理论上要了解太极拳的渊源流派、明白所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风格特点、运动规律、技术方法和招式动作名称。
各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拳路安排、风格特点等都各成一体。
拳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也有着和别的拳术不同之处,了解清楚后,练习太极拳的手法、步法、身法、劲法等也就简单明了了。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例如陈氏拳的掌为瓦拢掌、开步要脚跟内侧先着地,而其它太极拳就不同了。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习练过程中做到符合要求就容易多了。
有了认识还须多练、多体会。有的人因为做不好记不住而不好意思练。
要知道太极拳看起来较易,要练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定须要大胆模仿,多跟多练多体会方能掌握好。待到拳练熟练好,整个人在练拳和生活中都会变得更加自信。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帮助你延年益寿,太极拳是一项完美的健身运动,对身体非常好。
二、基本功、拳路和推手同步进行
基本功包括关节活动、拉韧带、基本手法、腿法、步法、桩功以及单式动作和几个动作组合等的练习。
每天安排部分时间练习基本功是非常有助于太极拳的全面提高的,自古就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
除基本功外,重要的是练好拳路。拳路习练应先学练简短的入门套路,再学练较长的传统套路,如此省时又便于掌握。
在学拳的同时配合推手练习收获就更大了。现实中很多人认为练好拳才能练习推手,那是保守的不科学的说法。
其实练拳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也是要走由浅入深的过程,练拳和推手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
三、先方后圆、先高后低、先简后繁
练习时先方后圆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之一。初学时所走的弧线总是带有凸凹,断续之形,要走之圆总是偏来摆去,做不到平滑圆活是很常见的。
不妨先放宽要求,只要将大概路线、方向做对即可,待到熟练后渐渐力求圆活饱满。
拳架有高中低之分,采取何种拳架练习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练功时间的长短、功夫的深浅等都要区别对待。
初学的、体弱的和基本功不好的一般宜采取高或中架练习,待动姿势正确,腿力增强、体质提高后再慢慢向低拳架发展。
高架便于灵活,低架有助于长功。但不管采取何种拳架都应尽量做到舒展大方、中正自然。做到身法与相应步法要配套,也就是高架步子小些,中架步大些,低架步幅要更大。
开着小步子下着低身法练拳是常见的错误,原因是练功时间长了,身法能下低却忘了把步子开大。另外,还要合理安排好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所谓简就是将肢体动作的手型、步型和路线、方向、位置简单做到就行。
如一个起势动作,只要做到平开步、手型为两掌、路线为前上弧、方向为掌心向下,位置起到与肩同高同宽即可。
随着手脚动作的熟练、正确后,逐渐将身腰转动、眼神、呼吸、劲路运转和节奏韵味等方面配合练习,一招一式分步掌握。
然而,有些习练者一开始就想面面俱到,每个动作啄磨半天,出手开步犹豫不决,结果是手忙脚乱,反而欲速则不达,掌握提高很慢,对学习对记忆都不利。
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第一、要思想放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念放松
打拳自无极始,预备式首先做到意念放松,意念放松方法很多。比如依次放松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依次意想头面放松,两臂放松,胸腹放松,两腿放松,从头一直松到脚。
亦或采用循径放松法,按照经穴放松。从百会到会阴,从肩井到劳宫,从环跳到涌泉,依次放松。通过意念的导引,使全身放松。
全身放松,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动作舒展,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当我们进入打拳的状态时,有的时候还会紧张,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我们出门散步,周围的人很多,我们非常自热,心态很放松。
如果当你意识到周围人的目光都注意你时,心里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走起路来不知所措,反而显得不自然了。这就是心理作用。
打太极拳也是如此,我们很不经意地做某个动作时,非常自然、流畅,如果正正经经地往那儿一站,准备打拳,反而紧张不自然了。这种专注的意念越重,紧张的程度也越重,有时甚至手指都会发抖。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就需要排除自己的紧张感,顺其自然才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
所以打拳时意念不能过重。但也不能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散漫、懈怠。正所谓,有意无意是真意。比如我们在上步时,要在不经意中把后腿提起来,再轻缓地送出去。这样就做到了放松,既轻灵,又沉稳。
第二、套路要熟练
套路不熟练,也会影响打拳放松。有的人打拳时间不长,学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太极拳,心思都用在记套路上了,以至没有心思去探求放松问题。致使动作紧张、僵硬、不协调、不自然,影响打拳质量和养生效果。
俗话说,熟能生巧。十招会,不如一招精。拳经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套路熟练,打拳才能放得开,松的透。
久而久之,内劲自生,外柔而内刚,进而达到出神入化。打拳如同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到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登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选择一条持之以恒,才能到达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