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的征文3000字
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魂。我们要传承长征魂,共筑伟大的中国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的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的征文3000字篇一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取得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百折不挠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
我觉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我读过一本叫《长征故事》的书,里面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革命故事。我看完这本书时已是热泪盈眶,因为我被那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所振奋而感动,他们那种挺身而出,英勇抗敌,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诵。历代主席毛泽东与刘少奇也在内参加战斗,毫无领袖作风。在红军奋战时,连娇小懦弱的女人都勇敢地参加红军,奋力地抵抗敌人,抗战时,红军们有时一天的口粮就十粒谷米,战士们就靠这十粒包谷米,挺过了一天。充满革命客观主义精神的女战士,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还唱歌谣激励战士:
金包谷,银包谷,
吃上一把好走路。
一粒包谷一口水,
十粒包谷挺到黑。
红军战士们就这样抵着饥饿行军打仗。
彭德怀为了战士们的生命,不惜杀掉自己的坐骑,另人敬佩的老班长为了给受伤的战士补身子,自己甘愿吞食鱼骨,还有整整一个炊事班的战士们,为了扛起那口为战士烧水的大铁锅,牺牲了全班士兵,一位身为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
战士们的日子是苦的,但虽艰苦,却心中仍只有坚定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那艰苦的日子是无法用文字去描绘的,当山上空气稀薄时,我们的战士不曾放弃,当坠入草地时,我们的战士不曾忘记。
长征的精神如涓涓小溪边生长的无名的野花,零星的、散落的,但却是芳香的,天然的,浓郁的,悠长的,红军循着雪山与草地,以钢铁般地毅力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伟大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
枪声已远,马蹄依稀,历史渐行渐远,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那面旗帜却巍然屹立于中华大地,飘扬在中国上空,驻扎在每个中国公民的心灵深处。长征是什么?长征是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斗争精神;是前赴后继、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是舍己为人、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历史已悄然远去,而它留给人们最多的不是耻辱,不是落后,不是软弱,而是回忆,使纪念,是困境中的崛起,使奋斗中的执著,使革命精神的化身。历史是过去最好的见证,也是未来前进的强大动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斗争,那茫茫的大雪,险峻的雪山不得不向我们低头;那泥泞的草地,恐怖的沼泽不得不在我们面前屈服。有蓝天的呼吸,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喊,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波前却步;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红军正是因为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执著着自己的执着,才为历史有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追寻革命的足迹,追寻长征精神。“长征”这个伟大甚于响亮的词汇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征精神光芒万丈的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激励我们前进。
21世纪的今天, 中国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光荣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应该发扬长征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创新学习方法,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努力拓展知识面,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攀登上学习和科学的高峰,报效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作贡献。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要忆长征,纪念长征,更要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长征精神是一杯茶,余香袅袅;长征精神是一首诗,韵味十足。我们将牢记革命前辈的遗训,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之巅!
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的征文3000字篇二
阳光肆意地洒在书桌,我浏览着红军的长征故事,思绪不免飘到那历史的长征中。拨开历史的迷雾,出现在我眼前的,是那流血不流泪的长征,是那用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是那人类精神坚定无谓的象征。
睁开眼眸,出现在我眼中的,不在是那高耸的大楼,而是长征的队伍,长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冬雪,如山如海的红军士兵形色悲壮。“同志,赶紧走吧,不然就掉队了!”耳边的声音换回了我的思绪。抬眸望去,只见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留着利落的短发,皮肤黝黑,身上套着宽大的军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当我望到她的眼眸时,那份坚定使她神采奕奕,也让我感到震惊。“同志,你又想啥呢,赶紧走吧!”姑娘咧着嘴,露出两颗小虎牙,阳光下的她,是那么耀眼。“哦,原来是位小红军啊。”我暗自想着。大部队在不断前行,我的体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时旁边的小姑娘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同志,你的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要不休息一下吧。”我不免有些担心便上前询问。“同志,我叫小红,还有,我没事,咋们继续往前走吧。”说完她便又咧着嘴朝我笑。部队继续不知疲倦地前行,突然,小红猛地倒在地上,我大惊,连忙呼叫,可当卫生员赶来时,却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这时小红望向了我,此时她眼中的那份坚定愈发明显,她举起自己的右手,握紧拳头,用最后的力气像天空呐喊:“红军万岁!”众人垂首静默,再次抬眸,眼眶已是泪水。卫生员说小红是营养不良才这样的,原来小红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山时为帮助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山下被雪覆盖了。但是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将雪球塞入挎包,让挎包显得鼓鼓的。直到她的身体不行了,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属于一个小女孩的坚定,最后匆忙赶来的将军得知后,静默良久,然后将自己的军装退下,盖在小红那逐渐僵硬的身上,然后郑重地向她敬礼,在场的士兵也默默地将手举起,为小红献上军礼。
红军队伍继续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我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只见他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我不忍,便转开了眼眸。这时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和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猛烈地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像是在为小红和军需处长哀嚎。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令众将士敬佩的丰碑。我默默地闭上了眼,为他们祈祷。
“孩子,醒醒,你怎么趴桌子上睡着了?快醒醒!”耳边的呼唤使我再次睁开双眼,可出现在眼中的已不再是那大雪纷飞的漫漫长征路,而是母亲关切的目光。“妈,我没事,我想休息一下。”“好,那你好好休息,我出去了。”母亲离开后,回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再次忆起小红与军需处长,我的内心纷乱如麻。 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的小红,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拥有着比大人还坚强的意志,知道体谅他人,知道无私奉献。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那时那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于那些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再忆军需处长,由于长征物资紧缺,他为了那一件棉衣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试问谁人不动容? 我仿佛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