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运营管理论文

2017-06-06

会展业在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展运营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会展运营管理论文篇一

浅谈政府主导型展会运营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型展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经济的浪潮中。当今会展业,已不再是过去单纯引资交流的平台,正承担着更多的任务和使命,其中,尤以政府主导型展会为甚。本篇论文,则以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为例,针对其担负的责任和战略意义,就其当前发展中的困境和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和阐述,希望对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主导型展会 困境和问题 思考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36-02

前言

会展业在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产业。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特别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发展瓶颈,如:市场化不高,过分依赖政府投资,财政负担过大;自我创新能力不强,等等。本文的应用载体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以上所列问题和瓶颈,为了深入剖析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模式,接下来本文将从政府主导型展会概况、政府主导型展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使本文产生实效。

一、政府主导型展会概况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概念定义是“政府作为主办单位或者承办单位、由政府投资和组织举办的展览会,旨在贯彻国家政策、引领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流传播文化文明”。当前,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包括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阿论坛、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西部博览会等。其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所在地域的差别,所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归根结底都是为政治外交和经贸交流服务。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发展的初期就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政府是展会的主办方,政府是展会的投资方,展会的管理者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等等。而本文接下来要谈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以上诸多特点。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区域综合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国家站在东北亚特殊外交战略和东北老工业振兴决策的高度设立的。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成功举办八年来,仅仅围绕“机遇、交流、合作、发展”这个主题,统筹兼顾商品贸易、投资合作、会议论坛和文化交流这四大主体发展板块,为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经贸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累计吸引合同投资总金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现已经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各国开展经贸交流合作并向世界开放的重要平台,加快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长吉图开发开放、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成为东北亚区域各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成为东北亚区域各国间对话交流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经进入了发展模式化、范式化的深水区,创新发展的主动性过弱,展示产品结构性矛盾凸显,等等,需要认真思考,加以解决。

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自身存在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的特点。同时,其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了“同构化”和“低度化”的问题和趋势。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八届的历练打磨下,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也不能忽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展会发展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市场化运作模式简单固化,载体创新难度大

市场化运作是展会成熟与否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此方面的工作投入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打造品牌效应的同时,市场化的深化没有跟进和提高,这是由始至终困扰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发展的难题。回顾过往八届,市场化运作载体在逐年突破和增加,已经跨越了幼稚的发展阶段,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可是,随着博览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竞争的激烈角逐,如何才能创新载体,想必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所面临的同样困扰和问题。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最近三年来,市场化运作载体,仅仅停留在街路、市中心、机场、媒体、会刊、会展中心楼体资源上,在载体的创新上显然已经进入了固化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会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市场化运作团队专业性不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和合力,所以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二)博览会实效性不强,知名度不高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国字号品牌的打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推介的思路上,工作思维和路径还过于狭窄。换句话说,务实性还不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出成绩,解决好博览会能为参展商带来什么这个问题,博览会才会有很好地发展。博览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领导人的个人效应,当地媒体、网络的宣传,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博览会办得有实效,办得有商机,办得有实惠,办得互利双赢。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博览会的发展。同时,在长春市民中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这样一个国字招牌。由此可以推断,在省外、境外知道此博览会名号的就寥寥无几了。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对外宣传做的不好,就会对招商引资、招商招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展会招商层次偏低,展品结构化矛盾突出

在现有的招商模式下,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仍然停留在低端的商品展示上。博览会举办期间,在台湾馆、香港馆和泰国展厅,参观人员川流不息,场面异常的火爆。但是,这里所展示的商品却是食品和服装。对于国字号展会的发展,如果以这样的低端产品来打造国际性国家级展会,显然是自毁门牌。所以,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展品的结构上,要追求“高、精、尖”产品,这才是未来博览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否则,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三、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创新运营发展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人类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政府的投资、依靠政府的信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日趋激烈的会展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主导型展会终究会虚假繁荣,停滞不前。所以,必须加快政府主导型展会转轨升级,创新发展运营模式。

(一)打好市场化运作这张牌

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政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依靠政府巨大的投资,来完成博览会这张大盘的运转。这样的方式在给博览会带来正的外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效应。政府主导型展会必须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这张牌,拿好自己的本钱去谈合作。在创新载体方面,可以借用新闻联播这个平台对博览会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播放的过程中,要图文结合,最大限度播出战略合作企业的LOGO形象;也可以借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个栏目对博览会进行对外宣传。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可以借助长吉图开发、长春电影节等载体,吸引国际大企业进行合作,在推介宣传博览会的同时,还可以提供企业推销产品的机会和舞台。市场化运作,讲究的是“共识、共享、共赢”,在市场开发时,要把政策、服务、信息倾向于展商和客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市场化的深入。

(二)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

博览会的发展思路是三位一体,对外宣传,打造知名度是先头兵,紧跟其后就是招商招展和市场开发。如果在品牌打造上,无法体现广度和深度,是很难进行后两项任务的。东北亚博览会已于2012年9月初被成功更名升格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这对于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是一件盛事。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足以见得国家对东北亚的特殊关照和重视。接下来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东北亚为载体,迅速制作出符合东北亚区域特色的宣传片和吉祥物。同时,要加快制作吉祥物的动画效果,编制出一些符合东北亚历史和大事件的故事,并迅速传播。媒体方面要紧跟东北亚发展的脉搏,适时跟进,利用媒体效应更好地宣传东北亚,使东北亚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经济增长极。

(三)集中力量解决展品的结构性矛盾

东北亚博览会的宗旨是服务东北亚、面向全世界。这一国际性的展会正在搭建区域内各国经济、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交流的平台。因此,东北亚博览会的自身定位必须紧紧依靠东北亚,必须符合东北亚区域发展的要求,必须上升到更具包容性和广泛性的高度。而回顾已往的八届东北亚博览会,食品和服装、化妆品展区人山人海。虽然为展商们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和利润。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东北亚博览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这些低端的产品和火爆的场景。要紧紧抓住经贸往来、通道建设、重大项目约定、科技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上,这才是一个展会应该有的发展方向。展会要突出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和旅游业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体。博览会的发展要向文化、旅游、经贸交流方向靠拢。这才是东北亚博览会未来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其在未来的会展经济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

(四)培养和吸收会展专业人才,提高办展的专业化水平

博览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抓好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的建设。现如今,在中国高校中,会展业被看做是冷衙门。当然,这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初临工作岗位时,也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建议吉林省博览局自己办一所学校。招生对象可以限定为有志于从事会展业的高中毕业生及以上学历。所有的课程安排,要结合国际和国内各知名展会发展状况和经营模式展开。同时利用东北亚博览会的平台,给予学员充分的锻炼和展示机会。此外,要定期聘请东北亚区域内的专家学者和营销学方面的大家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补课。坚持这一机制的长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秘书处的队伍素质建设就会上升到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东北亚博览会。

四、总结

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在会展经济的浪潮中,必须修炼自身的内功,加强自我创新的意识和决心,狠抓队伍建设和考核;同时,还要塑造自身的外面条件,做好宣传,提高自身品牌,将国家利益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内外部的强强联合和作用,定能探索出运营发展的新模式。希望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能够为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转型带来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大可.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08).

[2]2012中国吉林省发展报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会展运营管理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