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教学建议

2017-05-27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以拟人的手法,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教学建议,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在字形方面,估计学生对“漆、辫”二字的掌握难度较大,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老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参考使用下列识字教学方法。

1、出示课题,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笋”字。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

3、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

漆黑、轰隆隆、自豪。

4、动作演示识记,如:

揉一揉、扭动、向上钻。

5、借助图画、实物识字:

山冈、笋、辫子。

6、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7、写字指导:

从本课开始,安排连词书写。9个要写的字中,有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书写时,一定要提醒学生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 AABB 式。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轰:左边的“又”字捺画变点。

二、朗读感悟

这篇童话选择一处春景,展示春天生命力的旺盛。要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以情感熏陶学生,设计贯穿全文的问题,感受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可采取读读、画画、议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1、观察插图,激发兴趣:

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激发学生了解笋芽生长过程的愿望。

2、教师范读,启发思考: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3、读读,画画,议议:

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可将个别读和轮读、齐读、分角色读结合起来,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漆黑沉睡撒娇呼唤唠叨爱抚

滋润照射温暖自豪健壮叽叽喳喳

2、句子积累:

⑴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⑵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3、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4、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四、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编一条谜语。

2、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教学札记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词句是课文的基本,斟词酌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的有效契机。在一篇课文里,有些词句比较难理解;有些看似简单的词句,深入地钻研才会发现意义颇深。它们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怎么让学生去感悟这些词句的含义呢,这就需要展开想象去体悟。

所以在《笋芽儿》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依据重点词句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进行扩展性想象,如我引导学生抓住雷公公的动作,想象雷公公对笋芽儿说些什么的?笋芽儿听了又是怎样想的?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课文最后“笋芽儿终于成功了,它会对帮助过它的朋友们说些什么呢?又会对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了延伸,而且语言潜能得到开发,认知储备得到激活,情感世界得到滋养。学生们踊跃发言,妙语连珠,使课堂高潮迭起。

↓↓↓点击下一页查看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