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形势政治课论文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育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形势政治课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形势政治课论文篇1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摘 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符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教育引导和思想疏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思想教育导向的基点,开展各有侧重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法上应以导求严、求活、求和谐。要发挥思想教育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人员专家化、工作科学化、个体博学化、特长多能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教育环境
环境是指生物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而且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起决定性的影响。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每个大学生都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围,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根据大学生一般的实践范围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以及传媒环境四个部分。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研究各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家庭环境及其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相对比较独立,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但是其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等,往往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家庭的长期影响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性格、品行和对社会、对事物的基本态度。
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成为家里重点关注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现代家庭早已走出孤立生产单位的时代,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密切相关,社会要求家庭抚养教育子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预期不断加强。也就是说,家庭的教育职能大大加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相应加强。二、学校环境及其影响
在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的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地。因此,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环境有硬环境与软环境之分。硬环境主要指办学指标、建筑、道路、实验仪器与设备、公共服务设施等;软环境主要指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管理艺术、师德建设等等。硬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但相对而言,高校的软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更大。
首先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要方面。各学科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坚持什么样的观点、立场去讲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而言,学科教学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起极大的舆论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的组织和教学艺术的运用过程中,能不断地使学生激思、励志、娱目和动情,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是校园活动的影响。高校不仅具有教书功能,而且具有育人功能。大学生个人能力及社会实践的锻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校园活动所涉及的面很广,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因素也较复杂,其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对相关校园活动给予积极的引导,就完全可以用积极教育因素占领大学校园里的各项活动阵地,使大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再次是教师榜样的影响。
大学生尊重科学,渴求知识,必然尊重传授科学知识的教师。在大学生心目中,教师既是他们业务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导师,也是指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进步的长者。所以,教师自身人格对大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再好的教科书、道德格言和奖惩条例都替代不了的。最后是校园风气的影响。学生置身于校园环境三至四年,必然要受到校园风气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校园风气是一种具有全局性的稳定的精神力量,它普遍存在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之中。一个学校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师生产生感染与熏陶作用。
三、社区环境及其影响
社区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在行政管理上,高校相对街道、乡镇等概念是基本独立的,但是师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又难免和高校所在的区域相联系,因此,社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
一是文化传统的影响。
不同的社区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都会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质与文化传统,同时也难免存在自身的文化惰性。如果能将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并加以继承与发扬,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还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是社区风气的影响。
和校园风气一样,某种长期、稳定、起主导作用的社区风气对社区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社区风气对生活在其中的成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道德规范的影响。
在社区里,协调和制约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舆论和道德规范。和社区其他个体一样,如果高校师生生活在该社区,就必先要适应社区特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被容纳。四、传媒环境及其影响传媒亦即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影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是相对于人际传播的一种间接性传播。传媒环境是社会舆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交往日益增多,计算机网络不断普及,信息业得到飞速发展,传媒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趋深远。传媒作为当今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广泛性、导向性、全面性、可证性等特点,决定了传媒环境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其他宣传媒体自由程度的日益增强,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大学形势政治课论文篇2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育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全球化进程、教育体制创新机制不健全以及社会发展条件密切相关。为了促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全球化进程、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变化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归纳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发展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国家未来发展的兴衰与否,更是与当代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日益显现出来。2 0 0 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 6号文件)正式出台,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发育情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建设,我们国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向上,责任感强烈,拥护祖国以及党的领导,勇于创新,良好发展的,但是仍然有一些需要社会和教育系统加以引导的不良思想倾向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自我意识强,利益倾向严重
当代在校大学生大都属于90后,他们生活在和改革开放显现成效的中国,西方的很多思想渗透到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思想冲击等诸多因素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加之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一般的中国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父母,祖父母等多方面关爱的当代大学生,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利己主义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另外,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仍然将目光盯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偏远地区的工作,奉献意识弱化。
(二)消极依赖,实践能力差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主动提升自身能力,寻求合适的岗位,而是把这些本该由自己打拼的事情托付给家长、老师。,靠家长托关系找工作,寄希望于老师和学校,希望老师和学校能送工作上门,提供又稳定又高薪的职业,这些想法都是很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另外,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工作薪酬、环境要求高,但是自身实践能力却有限,在企业中难以委以重任。
(三)集体意识淡漠,诚信意识缺乏
现阶段大学生的崇尚独立意识增强,抵触父母以及学校的引导教育,他们集体意识淡漠,很多大学生在集体中只强调自身利益,没有集体感,缺乏全局思维,强调个性化。另外,诚信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尽管各高校每年考试之前都会与学生签订诚信倡议书,但是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雷同卷,今年研究生考试中的漏题现象,无疑不是诚信缺失的例证,除此之外,很多大学毕业生利用假学历、假文凭欺骗招聘单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四)沉溺网络,承受力、判断力薄弱
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日常社交网络中占据了80%的时间,其中游戏占据了大量时间。深入学生生活进行调查,他们很少有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与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QQ、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由于长时间沉溺网络,很多大学生对现实理解不深刻,缺乏判断力,听从网络上的一下个人见解,不加判断,盲目接受,人云亦云。另外,有少部分大学生不参与社会实践,盲目相信网络上有些网站宣传的虚假信息,进行网恋,在被骗后承受不了打击,轻生的报道也频现报端。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既是机遇,亦是挑战。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演变加剧,“个体本位”的西方价值观逐渐消解传统主流道德的根基,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复杂化。大学生观念新、思想活、反应快,特别是在社会文化多元的背景与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下,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探索的问题更为复杂,但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思想开放度扩大,文化选择能力薄弱;自我主体意识增强,但社会责任感淡化;价值取向务实积极,但功利化色彩过重;道德认知水平提高,但自律性较差等。大学生对网络的需要和依赖空前增加,而虚拟世界、虚拟社会、虚拟婚姻、虚拟暴力、视频、裸聊、网络犯罪、BBS、OICQ、FTP等网络话语不断催生。
(二)传统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得到保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2、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形式大于内容;3、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4、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三)社会生活条件、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
实践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形成了以重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发展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追求个性的发展与丰富,日益形成了把追求个性发展和展示个性看做是自己的重要权利的意识;有的大学生不加分析地崇尚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甚至主张全盘西化,从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还有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意识缺失、团结协作意识较差等。这些都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和困难。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建立
1、完善家庭教育
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将父母作为第一影响因素的学生达到53.8%,而将父母作为前五位影响因素的学生总数也达到了83.5%,因此,我们呼吁每个家庭重视对孩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通过引导孩子多看新闻,多阅读报刊杂志,探讨时事新闻政治等,让孩子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
2、注重学校教育
各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等课程的时候,要讲究方法,注意采用创新灵活的手段进行课程的讲解。让当代大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呼吁社会教育
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要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多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需的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全面、多样化人才,使校园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以充分发挥,特长得以充分展现,都能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2、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
实施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坚持培育和发展“待学生如朋友”的师生关系理念,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大学应有大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抱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长提供帮助。一是要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多作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同时要虚怀若谷地听取学生的反映意见,建立健全各种与学生沟通的机制。二是要建立学校领导联系(一个或几个)分院(系)的制度,建立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互动的机制以及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入住学生宿舍进行一线调研的机制。三是要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给予学生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围绕“求真、向善、唯美”的原则,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
3、加强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作用
高校党团组织与学生社团作为连接校方与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能更好地实施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方面,由于学生党团组织在生活中与学生的贴近性,在实际工作中更能显示出特有的亲和力。党团员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向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形成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团组织源自并存在于学生群体中,能更加直接、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相关部门即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高校党团应继续保持并加强对这一组织的影响力,通过学生社团本身所具有的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一系列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4、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其次,做好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教育工作。再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后,关注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动态,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与帮助。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进工程”,即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尤其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宿舍互联网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状况复杂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对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心理问题预警和危机干预处理机制。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每年利用网络版心理测试系统对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和普查,并对有关学生如何更快适应新环境提出建议。
(四)改进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1.不断拓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领域侧重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善于用阶级的观点、国家的观点、政权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在新时期,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和工作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要求。
2.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时期,我们固然不能放松对这个主阵地的建设,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大众传播载体、网络载体、社会实践载体、文化载体和典型人物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当前,网络载体日益受到重视。网络现在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校园BBS,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等,这些都是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途径。高校在今后应该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3.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偏重于理论灌输法,在新时期,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这样的方法已很难发挥理想的效果,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既要继承优良传统方法,也要探索新的适应新情况、新条件的方式方法。如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心理咨询方法、矛盾冲突与缓解方法、社会控制方法等。这些新方法的吸收和引入,既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学生思想实际变化的需求。
(五)加强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就高等学校内部而言,富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是关键。这里所言之教师,绝不仅仅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和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高等学校内部应该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观念。让专业课教师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田丽华,张凯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郭华.论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观的成立及其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