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2016-12-02

在高三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要对试卷做简单的分析。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三政治期末试卷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政治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

本次高三政治教学调研测试卷由常州市统一命题,重点考查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三册书。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全卷难度系数为0.62),区分度大,溧阳市统一组织阅卷,可信度高,有效地诊断了学生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

本试卷有如下特点:

1. 试题紧扣教材、考纲,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能力。

2. 知识覆盖面较广,题量适中,分值恰当,三个模块的主要内容都作了考查。

3.主观题选材新颖、设问灵活、综合性强。试题选材大都不是我们平时十分留意的热点、切入口较小;哲学题的知识范围大,综合性强;设问上没有体现题,都是“为什么”或“怎么样”而且不是很明显,思维力度大,学生得分不高,显示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方向。

4.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大多数选择题得分率在80%甚至90%以上,只有5道选择题的得分率在45%以下,哲学题占了3题。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全、理解不透。

如:选择题第27题漫画的文字说明告诉我们考查的是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第二个表现的理解,而实践的作用有四个,由于对这四个作用理解不透和对“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三个表现理解不细,导致不能准确区分、作出选择;28题③④两个选项明显错误,但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不能准确排错、失分严重。34题第二问“公民为什么要增强纳税人意识?”源自课本的答案就有5分,由于学生遗忘严重、记忆不全,致使均分只有2.22分,其它主观题由于基础知识记忆不精确、知识混淆导致失分的现象很多。

2.学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方向。

如:选择题第2题问“当某种商品处于A点时会引起哪些变化?”学生以为在价值线以上的点都是价格高于价值就是价格上涨,因此就误选了B项,其实价格高于价值不等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代表的是价格变化的一种趋势,仔细观图某种商品处于A点时反映了价格下降的趋势,因此,应选C项“生产者应压缩其生产规模”。选择题8漫画反映的是国产商品经海关出口绕了一圈再经另一海关进口摇身一变成了原装进口,这是一种商业欺骗行为,所以应选A“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而学生以为真的是原装进口产品与国产商品的比较,因此,B、C、D都可能选。35题第(1)问要求回答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它变成了体现题,整体把握不到位,材料审不全、审不准,答案牵强附会、得分低。37题第一问要求分析影响节能灯推广使用的原因,实际要回答节能灯推广受阻的原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它做成了节能灯推广使用的原因,导致该题得零分者不少,令人痛惜。

4.学生思维不开阔,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不到位,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如: 34题第一问其中说明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意义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就事论事,知识迁移能力弱,调整个税首先要联系个税的作用,而调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相当于增加收入,所以有利于促进消费,改善人民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减轻税负是还富于民的表现,因此有利于理顺国家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35题第二问可从政府的性质、宗旨、依法行政、行政监督三个角度回答,但有的学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导致失分严重。

5.学生没能掌握解答主观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部分学生客观题的得分较高,但主观题的得分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各类主观题的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考试时,看到题目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常常答不到“点子上”。很多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相关教材中提取知识,更不会把教材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书本知识,要么只回答书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还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不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对高三政治后阶段复习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

立足课堂,重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透彻理解基础知识,精确表达基础知识,辨清易错易混知识,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舍得花时间记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重视审题能力培养。

平时教学中要舍得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审设问、读材料,挖掘材料和教材理论的结合点、切入点。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精评、精讲好期末考试试卷,并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练习讲评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大热点,也要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切入口小、但立意高的小热点,如本次考试涉及的“三公消费”、“中越关系”“白炽灯的使用”等;同时要多角度设问,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高考的要求。对于易混易错知识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区分。

4.精选、精练、精讲

本着重质不贪量的原则,精选材料、精编学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坚持讲练结合,使复习知识、习题训练、反馈总结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节课扎扎实实做一道主观题,精评一道主观题,让学生切实感悟答题的方法,学会分析、学会解题、规范答题。

5.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在当今突出语数外的高考制度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精力投入不足。老师更应坚守阵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为本”,努力做到“三贴近”,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重视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优补弱,尤其要关注临界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政治成绩。更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三政治期末试卷分析(二)

这次省适应性考试,很好地检验了广东省考生对于全国卷的熟悉和把握程度。关于这次适应性考试,分析如下:

第一,出题风格方面。与全国卷相似,大多采用复合选项的形式出现,对于题目类型的设置也是依照全国卷模式而来,分值的分布的情况也是比较符合实际。

第二,难度设置方面。这次考试,对于全国卷真正的出题内在模式还是有待提高。个别题目选项设置难度大,知识跨度大,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且容易出错,估计做选择题已经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大题方面就比较中规中矩,总体难度像全国卷,但同时也有点“广东卷”的味道。

总体而言,把这次适应性考试作为一次阶段性考察是可以,但大家还是要把重心放在一模考试,这才是重头戏。广东考生第一次面对全国卷“洗礼”,而这仅仅是开始,后面备考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全国卷很明显体现出来的就是不要有抱侥幸心理,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

备考建议:

1. 做题方面,要善于总结一些答题思路,基本要形成一个思路就是,先如何高效审题,接着怎样联系知识点、然后如何确定答题方向,最后又怎样组织答案。努力建立自身一个思维过程,这样备考效率才会提高。

2. 关于框架的建立,政治的学习框架图很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框架图,能够达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从框架图出发复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抛弃“死记硬背”的政治备考陋习,全国卷改革下,死记硬背是不管用的,要学会把知识用活,夯实基础,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