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乡愁散文

2017-02-16

淡淡的思念很难忘,淡淡的乡愁很撩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品味乡愁散文,供大家欣赏。

品味乡愁散文:我的美丽乡愁

我们的家,就在我们的心上一直放着。从一条江到另一条江,从一条河到下一条河,古代的先人们长途跋涉来到了东方,筑鸟巢,开天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那小小的鸟巢,就是我们温暖了5000多年的家。

但,离开了家,就有了愁苦的纠结,就有了几千年的漂泊。大海苍苍茫茫,即使一片树叶似的小舟,也会注定找不到岸,将会在这无边无际的遥望里走向虚无,走向海天之间那些遥远的愁苦。乡愁的意义该有多么大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这是一首作于1804年的诗歌的标题,也是诗人和妹妹两年前在返回格拉斯米尔湖的途中,与公园水边的几棵水仙偶遇时的心境:“……我从未见过那么美丽的水仙。它们和长满青苔的岩石相点缀,有的把头依靠在岩石上,仿佛枕着枕头消除困倦;有的摇曳着、舞动着,仿佛湖面的微风逗得它们开心地欢笑。这些水仙看上去是那么的欢乐、光彩夺目、千姿百态……”乡愁的意义,也就变成了诗人一如水仙般的思绪,虽不明媚,虽不浪漫,但却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那孤独的最高处。“乡愁即水仙”,200多年前的华兹华斯似乎这样告诉我们说,也似乎在暗示诗人精神世界里的那几棵水仙之所以能清香至今,是因为我们不解美丽、不解水仙,更不解当年那些空灵飘逸的愁苦罢了。

不难理解,水仙是英国人的最爱,全都被大片大片地种植在野外,每年三四月间,门前屋后,山川原野,水仙花总是一个劲地朝最热烈的程度绽开,然后怒放、枯萎。我崇尚这样一种神往的姿态,单就水仙花而言,的确是清丽、忧郁了一些,宛如那美丽的仙子一般灿若高天,她们身上的贵族气在大地上散漫开来,直抵我们的心灵。想想看,假若我们一天天老去,我们的水仙情结不散,假若那水仙的清香越来越纯粹,那么,我们的乡愁是不是越来越愁苦了呢?所谓美丽的,总是愁苦的,这愁苦,因了我们几千年的漂泊感不去,因了我们对于水仙花香的另一种阅读,所以后来,愁绪漫游,我心似水。

我时常怀想中国那个诞生《诗经》的古代,我们的先人临水而居、逆流而歌,他们的思想是纯粹的,是无为有为的,是有道可载的,所以才会有“大道无形”、“上善若水”这等佳话。历史的呼吸,总是在不经意间回响,一个个先人从南走到了北,又从西走到了东,漂泊感的万千纠结,大概是一个“空”字。我想,天是空的,时间是空的,愁苦是空的,水仙清香是空的,万事万物是空的,人,后来也会是空的了。

空,没有终点。好比一个人的乡愁上路,一走,就是今生今世,也许他看不见,也许他看见。

品味乡愁散文:乡愁

有人说,山是故乡美,水是故乡纯,人是故乡亲。故乡扮演的是深刻的存在,对故乡的思念就成为一种地域人格的深深积淀、潜在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在一般意义上,故乡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故乡。

故乡的风土人情,种在我心灵的土地已经很久很久,早已绽放一道诱人的风景。那风景,即是名山大川也为之逊色与羞怯。

前段时日白天小睡,恍惚入梦,梦回故乡,醒后自感无任失落,落寂之余信笔记下梦中情景,题曰《记梦》,现辑录于此,以永久念之——

戊子年四月初七午后,楼外小雨淅沥,卧室内空气清新,独卧席梦思,恍惚入梦,见故乡屯前幼时洗澡的大水坑,长满水,白亮亮的一片。水南沿处有一卧倒石碑,我见之扶立,碑上刻有字迹。水边半卧一四足似狗类动物,腰身长长,大而不难看,但从未见此类动物。

从水坑处归老宅,走进大门洞后步步登高,始见田园旖旎风光。园中一棵似去年栽之果树,上半截冒出一处嫩芽儿,且有几片绿叶……

上述是我真实的梦中情景,故园对每个游子来说总是最深情的依恋,是那般恋恋不舍,藕断丝连,即使在梦中,也离不开她,真是魂牵梦绕!

四川省汶川“5€Y?2”大地震,震惊中外,每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关注同胞的命运。汶川的地震,他们的家园毁于一旦,地陷屋塌,造成数万人生命的终结,惨不忍睹。每天我都特别关注央视媒体的最新报道,有些情景催人泪下。他们的家园没了,有的只是亿万同胞们的关注与爱心。这对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是一种考验,我们个个伸出友爱、援助之手,就连我才9岁的儿子也向四川灾区奉上一片爱心。这段时间,女儿每天放学归来,第一句话就说,四川灾区的孩子们太可怜了,他们家没了,多数父母也没了,成了孤儿,这可咋整?女儿告诉我,她已数次以手机短信形式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并与同学们一起向灾区捐款。

四川灾区远离故乡的游子,他们的乡愁是那么触目惊心,心在滴血、颤抖。

仅剩两天就高考的女儿如我一样,是性情中人,她对故园的依恋与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闲暇时,女儿总与我提起故乡的人与事,每逢故乡来人,她总是问这问那,目光中流露出对故乡的些许关心与期盼。

是啊,由于工作繁忙,一晃已半年时间未回故乡了。故乡的庄稼苗情很好,是因为今年多雨的春天。爸爸来城就告诉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此言不假。前几年故乡春旱,拉水种地曾耗尽故乡人多少心血与汗水啊!拉水种地的劳累情景历历如昨,我在《思乡日记》中做过叙述,在此就不再赘言。

爸爸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也是我对故乡美好的祝愿!

夏天的故乡最美,犹如妙龄女郎一样风姿秀逸。山坡上的野花都已竞相绽放,田间庄稼苗被勤劳梳理得棵棵挺拔茁壮,屯西的小溪水潺潺的音乐伴着片片蛙鸣,是劳累一天的故乡人最悦耳的催眠曲。记得小时候,父辈人说,夏天没有西河的蛤蟆叫就睡不着觉。是啊,故乡人对西河青蛙的鸣叫,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躁,反而是一种深深的依恋与慰藉。故乡夏天真的是太美了!

“景不自美,因人而彰”。故乡的纯朴与美丽的确因与故乡如今我熟悉与不熟悉的人们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勤劳与勇敢,把我那偏远的故乡镌镂得明月清风,如诗如画。

乡愁是一种隐隐的痛,轻轻触摸也会令人心中一阵阵颤抖。

又有人说,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他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故乡,生来注定是我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每每想起,她正离我越来越远,也离我越来越近。

品味乡愁散文:品味乡愁

听着外面的秋雨声,在茶香氤氲的室内胡乱写上几个字,无意从空间看到远在桂林里的哥哥为工作而在雨中的奔波,又想到四年后自己又会漂泊何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伤。放下笔,脑子里闪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还没来的及细细的品味,就已深深的的感同身受了。

有时感动不需要惊天地泣鬼神,也不要平地一声雷,只需要温润如玉,只需触及心扉。

曾经有一段心事简单明朗透着淡淡的蓝。心怀这样的心事,有时看看天空中偶尔掠过的归鸟,轻飘的枯叶,心潮早已不能够平静,也有一段纯净的快乐,支撑着日复一日的疲惫。无数次在暗夜中摸索前行,只为找寻似曾相识的欢愉,从而纪念一路上的点滴情怀。也许岁月无情地堆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蜕变和心灵的衰老。当一切都已经改变见多了悲欢离合,经历了难分难舍,心也就不再受到束缚。可能这就是生活中磨练出得最好状态吧。但乡愁却无时无刻不在身边。

乡愁总是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远在异地的游子,一端是故乡。游子走得越远,乡愁收得越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身上也就勒出最深最深的痕。

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深深融入了那片土地,有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欢喜徜徉........当自己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写下多年的倦意,但仍得托上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继续上路.那一丝一缕思乡的情结,总会把记忆带回遥远的时光.那年无忧的快乐与青春若隐若现,显得很不真确,在记忆中变得渐行渐近,又好像渐行渐远。唯一不变的是临别是四面相对的目光。盈眶而出的是割舍不断的思念与丝丝的牵挂。这些思绪悠悠洒洒,飘荡了游子的整片天空。容不得轻易磨灭,容不得随意辜负。他们已经深植骨髓。伴着心脏永不停息的搏动,起伏不定。随着血液每时每刻的流动。当我心情复杂的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累,开始发酵,每走一步都不忍回头。于是我有抚摸着故乡记忆的门环。在他乡一遍遍的回想,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我也说不清楚了。但记忆中的家乡永不会变,那座山,那条河,那座城。。。。。变的可能是我的容颜。

乡愁其实是不经意间离开时的回眸而留下的记忆。在淡黄色泽的灯光下,还弥漫着款款的温馨。记忆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乡愁也因此变得混沌不清。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在外漂泊游子的无言叮嘱;是断肠人流离失所最真诚而又无奈的渴望。在那浓浓的乡愁里,有父母无休止的叮咛,还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在时间的长河里时时闪现,萦系心头,挥之不去。还没记得他们的好,已模糊了视线。当你转身想仔细看它时,却听不到它熟悉的呼唤,也看不到熟悉的笑脸,找不到渐老的身影。只有岁月的流逝和沧桑在心头碰撞。家中两鬓斑白的他们为你牵肠挂肚,也许我们却不知情。天气预报成为他们每天必看的节目,他们会守在电视机前不为关注家乡近期的天气,而是关注你所在城市的天气,因为你还在那里。每一次的气温的骤然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担忧与惦念。

乡愁是你看不到的想念与牵挂,是你所在城市的阴晴变化。远在千里的他们,每次手握你拨给他们的电话,他们总是异常的欢喜。对家里的情况总是报喜不报忧。于是电话那头的他们似乎过得很好,但这头的你已经热泪盈眶。在外的你即使心里装着满腹的委屈与痛苦,但家人的关怀使得自己格外温暖,因而咬牙自持。乡愁还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儿时的地瓜稀饭,而永远适应不了吃不惯的大鱼大肉一样。乡愁让我有一种思维定式。我会在端午节时想起奶奶亲手包裹的竹叶粽子;会在中秋节时想起一家人在老屋院子吃月饼的情景;会在春节来临时想起枕头底下爷爷悄悄放的压岁钱,想起村庄上空飘荡的鞭炮声。

有一些事经历了就成了回忆。虽然有一点忧伤,但却顿顿的落在心头,会偶尔忽略但却不会忘记。就如家乡库区的碧水虽时涨时落,但总能印着昔日的影子。有一些情感,像少年简单的心事,经历过如一场浩劫过后的思念,便会透着淡淡的光芒,就像是潜伏在每一个角落的乡愁,每一次触动,心总会不由自主的颤动。此消彼长。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异地听到熟悉的乡音,心中那块柔软的地方会慢慢融化成水流,滋润着干涸的心灵。就是如此简单的乡音,有时就埋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在千百种口音中对突然响起的乡音中如此梗慨。于是我们会在两种不同语言中做到娴熟的转化。乡音永远是属于那一方故土的印记。

一路的荆棘,一路的坑洼。狂风暴雨中举步维艰,却像一枚卒子过了楚河汉界而没有回头。只能在一座一座的城市中拼搏。经过了多少事,见过了几多人。来来去去聚聚散散,全然模糊不清。身已经疲惫,心也有点累了。唯有在皓月当空的深夜,披着月的衣裳。将隐在心底的一缕情感对月倾诉。月缺了,忧伤在淡淡的秋风中萦绕;月圆了脸上积泪成痕,那是思乡滚烫成的颗颗泪珠,流失一路乡愁。

剪不断的乡愁,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在风雨中愈加的思乡。在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里。站在远方城市的某一个阳台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远山翠绿。只是钢筋水泥让我想起了故乡黄昏的那缕缕炊烟。心每在此刻都莫名的惆怅,以至我有时不敢看每天的夕阳,它很美,但美得有点忧伤。那炊烟似乎在述说着季节的流转,认识的仓促。又似乎在责问远方的你何时归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座城市,或者某一个角落漂泊很多年。从县城到省城,从南方到北方。期间我们的父母会渐渐老去,兄弟姐妹还有童年的玩伴皆已安定,而我却在异乡为客,过着为实现一个昔日暗暗许下的目标而独自前行。

故乡的情景是我对父母的思念,是我对生我养我的那片黄土地的眷恋,是我对库区生活影子的追忆。也许多年后,在某个梧桐更将细雨的黄昏,我会带着漂泊的行囊回到梦里的地方。双脚踏在故土上,让我这个在别人生活的城市里拼搏的人感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温馨与亲切。这种情怀是难以言语的了。

这些年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抚摸故乡,她有了变化。记忆中的地方都随着这些变动而成为记忆中的风景。只有那些而是打柴捉鸟的山坡还在寂静的守望者我的归来。村口的那棵古树也不见了她硕大的阴影,只有一个巨大的树桩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岁月的痕。那条穿过村子的小河已没了当初的纯净容颜,那个我昔日垂钓的库区也漂上了垃圾。许多人我一不认得了,正如有很多人不认识我一样。这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了。忽然莫名的产生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与自己出生的地方相连。虽然岁月让故乡变得遥远,但在心里却格外清晰。一脉似水的深情,仍漂泊远方拼搏的亲人,仍无时无刻不忘向故乡倾诉。忘不了故乡那熟悉的景物。火红的鸡冠花,绵延的黄丘陵,古树下的石磨,无声的的老屋。

回想从前,一个少年落寞的坐在山坡上,要看着夕阳降下的远山。想象这山外的世界。那是知了声声鸣叫,而少年的心早已飞出了山外,幻想着背井离乡去追随自己的梦。而今真的出去了,那些年忙于白天的工作而乐此不疲,然而日久了,夜里总抑制不住思乡的心情。有时我们就像是一艘小船,远涉重洋,经历了千波万劫后,才发觉只有当初的港湾还珍存着原来的梦想。而它因为命运的牵绊已无法展开轻盈的风帆了,回归从前的航向。

生活就是一个无尽跋涉的过程,故乡只是跋涉途中一个寂寞的思念异地谋生的艰辛,也许一把当初那个万丈豪情的少年无限的感慨。故乡也在流年中变化着时空。以前栖息的老木屋已更加的沧桑了,就连梦中的小河也染了尘。可这些情结却依然魂牵梦绕。

故乡不是儿时一个永恒的影子,故乡有着这一生都不能忘却的亲人旧友。那些落在记忆深处的面孔,那些曾经回荡而在耳边的声音。让我在他乡遇到风雨时感到温暖,感受慰藉。让我有勇气走过荆棘密布的道路。故乡有我最爱的父母,永远在在那条没有路灯的路口为我点亮一盏回家的微灯。故乡有童年的玩伴时常给予的一声问候;故乡记忆深处倒映着不死的情结。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故乡又是如此。也许一旦迈出家门就失去故乡的庇护。从此生活在另一个地方。当风雨来时,我们只能自己坚强的承受,但心的深处却对那片故土念念不忘。

它是一盏灯,温暖着所有孤单的日子;它是一双鞋,伴我走过漫漫长路;它是一坛深埋地下的老酒,虽年陈但你却不失芬芳。

人生不管身在何方,走的再远,也难割舍的是那份乡情。身在他方,心系故园,是因为那片土地有所系之物…….

品味乡愁散文相关文章:

1.精选乡愁散文

2.描写乡愁散文

3.想念故乡的乡愁散文

4.描写乡愁的散文

5.关于乡愁的现代散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