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联欢晚会的观后感3篇
2016联欢晚会的观后感1
2016猴年春晚让人耳目一新,扑面而来的是一台雅俗共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释放出满满的正能量,用文艺表演的方式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关键政策,成为海内外亿万中国人憧憬中国梦的共同关切。
一年多前,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突出时代主旋律,反映时代的风貌和风气,也应是春晚的特质。
今年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通过歌舞、小品、杂技、情景剧等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回眸建设小康的可喜成就,展示决胜小康的坚定信心,分享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既表达了中华儿女欢庆团圆、共迎新春的喜悦之情,洗涤一年的辛劳,驱散一年的烦恼,又在笑声中也所有启迪,触动心灵深处的某根和弦。
无论是百岁抗战老兵张玉华向全国亿万观众敬军礼的那一瞬间,还是以RAP形式唱出“党风政风社风,清风满怀”百姓心声的《春福来到》,抑或机器人无人机伴舞的壮观场面,还是小品《是谁呢》敲打腐败,都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兴喜气,异彩纷呈,充满了时代气息。即便是反映道德伦理、走温情路线的歌曲《父子》,演员现场落泪也触动了不少观众的父子情。猴年春晚的基调、律动,上演了一场庞大的全民课堂,每一个节目都寓教于乐,让亿万观众体验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策导向,感受到到奋发向上的时代脉动。
我真的太喜欢看春晚了。
2016联欢晚会的观后感2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春节前夜13号,万人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现场直播。
一开始,晚会进行得非常顺利,可快进行到一半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人的口型和声音对不上了。直到快结束时才恢复正常。就这样,短短的一夜之间,网络上的各种评价便充斥着眼球,这其中,有的叫好,有的指正,有的赞赏,也有的批评。
春晚从198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28年的风雨历程了。28年来,春晚渐渐地被大众所接纳,渐渐地被大众所喜爱,因此,每次办春晚都有了压力。工作人员精心的创作设计,让春晚这个民众大舞台能够满足老老少少的口味。可是,因为人们看惯了千篇一律的春晚,原来一开始的新鲜感褪去了,于是有些人便提出要取消春晚的决定。可我却认为,春晚是春节的一大亮点,没有了春晚,新年还能有中国风吗?
对于这次春晚,在我看来虽有不足之处,但已经很让我满足了。小品人物虽不新出,但所表演的小品却能令人捧腹大笑;最新的主持组合给春晚添加了不少新意;真唱,春晚中最大的突破,虽然有些人认为唱的不是很好,但这一大突破,已经给了观众一种震撼感。
春晚的节目热播着,时间点点滴滴地过去,零点的时钟即将敲响,“5、4、3、2、1”我迎来了新的一年,闭上眼,许了一个心愿。2015,缓缓离去,背负着那沉重的悲哀;2016,悄悄来到,它带着我的希望,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
2016联欢晚会的观后感3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槽无语。
对于猴年春晚来说,段子手基本上算是注定溃败的一役,因为凡能吐槽的作品都是因为存在一个理想化的状 态,而现实与那之间存在着尴尬而微妙的落差,比如淘宝模特和买家秀,我们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吐槽买家秀,因为从买家秀中可以看出她们努力做成卖家模特的 样子而不得,这种努力、自我幻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叫作“槽点”,吐槽的前提是有槽点出现。而一旦人家自己独成一派,完全没有向卖家模特努力的样子, 自己就完成一套内部逻辑的自洽,这就构成了一套封闭的美学系统。这个系统中,槽点基本上完全消失。这样一来,它彻底变得无趣。猴年春晚就是如此,人家根本 没有向你们想要的娱乐晚会的形态上靠近哪怕一小步,而是独自变成了一部用文娱表演图解政策的大型汇报式活动。如果说以前的所有春晚,多少还有一些小小的、 参差的豁口,那么猴年春晚彻底变成了闭合的环。
多年之后,我们或许才会明白,猴年春晚注定成为中国文艺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节点。它完成了一个多年来的梦想——终于把春晚拉上了标准制式的“汇报演出”的基座。
很多普通观众觉得,这次春晚算是一次由于导演和节目组水平不高造成的“事故”和“失误”,但实际上,今年的状态才是导演和节目组所梦寐以求的样貌。
或 许,我们应该换个思路去考察央视的这台庞大的晚会。我们作为普通观众一直在一种善意的民间逻辑中打转,认为春晚是一台晚会,它就应该具备娱乐的基本功能, 最多可以接受掺杂一点点宣讲的东西,因为毕竟要符合中国特殊的情况。但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图样图森破,确实naiive,因为在真正的掌舵者心中,春晚是 一台汇报演出,它就应该具备宣讲的基本功能,最多可以再掺杂一点点有趣的东西,以避免宣讲过于干瘪。是我们与他们之间从根本上就出现了根基性的理解偏差, 而造成了大多数人对春晚报以了错误的期盼。
人们的幼稚是从呼唤六小龄童上春晚开始的。那些做呼唤状的人们都在声讨央视不顾民意,但是他们并 不清楚央视春晚本来最重要的就是用来传递上意的。它的主要功能和主要角色就是图解政策,而不是娱乐大众。很多人都用第一届春晚乃至于最初的一两次晚会当做 例子反讽当下的节目,先不要说最初的时候还没有被命名“央视春晚”这么具有代表性的名头,姑且论述当时的情形,那时候一切都还尚未具备框架,一切都处于实 验状态,当条框都残缺不全,就是最自由的时刻,但框架总是会有的。同样,换个角度去看当初,我们就能明白,最初的那一两届,在我们看来叫作真正的联欢和接 地气,但实际上,在人家看来,那算是一种可怕的散漫。旁逸斜出是偶然的,在中国,它注定也必须被纳入严肃而规整的系统中,一步一步地向这个目标迈进。
大 多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总是幻想着要把春晚办得像美国超级碗,或者至少也得像芒果台跨年晚会,但那都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意淫。哈文也好,冯小刚也罢, 最终都证明,谁也无法让春晚真的变得娱乐。在我们惯常的思路中,都觉得这应该归纳为谁都不能扶大厦于将倾,但实际上,从上意的角度去看,大厦绝不是在逐渐 将倾,而是渐渐扶正的。因为我们所希望的正,是那种放松的,娱乐的,去宣教意味的东西,但实际上,从上意的角度去看的正,反而是宣讲的,歌颂的,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的。我们是因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一座建筑,我们希望它向右,但实际上最顶端的看不见的大手一直在向左拨弄。因为在人家的设计图中,那座楼的塔尖就 指向左边,这写在人家的建筑章程里。只要建筑图纸不变,一切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