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方法
导语:近年来,河蟹病害日趋严重,河蟹也越来越难养殖。下面,小编整理了以下的资料,和大家分享河蟹的养殖方法。
一、河蟹的养殖方法:搭棚建池
河蟹育苗池根据养蟹数量而定,一般0.5-1亩。池深0.8-1米,水深0.4-0.8米,池坡比1:1.5左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池底为硬质并且池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平面向出水口倾斜。池塘呈长方形,东西向排列,长宽比为5:3。
二、河蟹的养殖方法:清池消毒
清池可以杀灭池内敌害生物。放养蟹苗前要清除育苗池内的淤泥,填好漏洞和裂缝。新建的蟹池或用鱼池改建的蟹池,放养前都要用药物清池消毒,清池药物主要有漂白粉等。漂白粉清池的使用方法:先计算池水体积,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克(20ppm),将育苗池所需的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通常清池后5天即可放养蟹苗。注意盐碱地建池池水碱性大,PH值较高,不能用碱性强的生石灰作清塘药物。
三、河蟹的养殖方法:接运蟹苗
要做到“人等苗、车等苗、塘等苗”,蟹苗运到塘口后应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2分钟,再提起,如此往复2-3次,以使蟹苗适应池塘水温和水质,然后放入网箱内暂养,蟹苗放入网箱后,活蟹苗自动游出,再拆出网箱。待蟹苗活动正常后,投喂药物水蚤。
四、河蟹的养殖方法: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放养蟹苗80-150(5-10公斤)。规格大、质量好的,密度可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
五、河蟹的养殖方法:种植水草
种植水花生、浮萍、苦草的,要先用河水对水花生、浮萍、苦草进行冲洗,洗去附着的大部分虾籽、鱼卵,然后用20ppm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灭菌,这样即可净化水质,又可将水花生、浮萍、苦草作为栖息地和幼蟹饵料。
六、河蟹的养殖方法:精养细喂
(1)温度:蟹苗仔蟹阶段的适应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25℃左右,水温下降到12℃以下,蟹苗就要冻死。因此,要严格控制大棚池内水温,如果水温偏低,要设法增温。 (2)喂料:用新鲜野杂鱼加适量食盐,烧熟后去骨搅拌成鱼糜,再用麦粉拌匀,制成团状颗粒,直接投喂。其混合比例为鱼0.8公斤加麦粉1公斤,每日饵料按蟹苗体重的100%-150%计算。蟹苗刚进池每日可投喂3-5次,到7天以后,每天早晚各一次,饵料一部分投在池边浅水区,另一部分撒于水生植物密集区。
(3)控制池水水位:蟹苗刚下塘时,水深保持20-30厘米。蜕变为一期仔蟹后,加水15厘米,变为二期仔蟹后,再加水15厘米。转为三期仔蟹,再加水25厘米,达到最高水位70-80厘米。
七、河蟹的养殖方法:加强管理
(1)及时检查蟹池防逃设施。发现防逃设施破损的要及时修复,发现敌害生物(青蛙、水老鼠、蛇类等)进入池内,必须及时杀灭。
(2)每日巡塘三次,做到“三查三勤”即早晨查仔蟹吃食,勤杀灭敌害生物;中午查仔蟹生长(发育阶段),勤检修防逃设施;傍晚查水质,勤分析水质状况。
(3)池内保持一定的数量的飘浮植物,一般应占水面的二分之一左右,过少要种植投放,过多需捞起带出池外。
八、河蟹的养殖方法:防治病害
河蟹育苗阶段蟹苗易发生病害,因此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蟹苗进池前可用甲醛消毒。预防和治疗蟹苗病害,现阶段主要药物有河蟹上岸停和螃蟹速康(百奥009)等。脱壳期的管理河蟹脱壳是其生理固有特性,是河蟹生长、发育、变态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在河蟹的生命周期中,其脱壳的次数越多,生长增重速度就越快。河蟹脱壳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体质健壮的河蟹5-10分钟即可完成,体质弱的则需一个小时左右。脱壳时的河蟹是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受病菌、敌害乃至同类侵袭的最危险期,所以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河蟹的脱壳规律,在河蟹脱壳前一周,最好采取换水消毒措施,确保河蟹顺利脱壳。河蟹一生中要以过28-30多次脱壳:蚤状幼体期约3天脱壳一次;大眼幼体初期为4-6天一次,后期为7-10天一次;体重3克以上的幼蟹大约15-20天脱壳一次;一秋龄和蟹种以越冬至翌年秋达到性成熟期,约有7-9次脱壳。值得注意的是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河蟹生长速度滞缓,不仅脱壳次数少,而且没步。如何判断河蟹的脱壳期,一是从摄食情况看,正常情况下,河蟹临近脱壳食量将明显下降,二是即将脱壳的蟹背壳呈黄色。河蟹的食性饵料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其种类、质量及丰欠都直接影响河蟹的养殖效果。了解河蟹的食性,有助于河蟹养殖中对其生态环境的优化及饵料的合理配制。
(1)天然饵料河蟹属杂食性,主要食取水生植物和小鱼虾、贝类及底栖生物,乏食时兼食有机碎屑。经对湖泊放流的河蟹抽样分析,65%的河蟹胃含物主要为植物性饵料,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饵料(蚌肉、小鱼)与水生植物同时存在时,河蟹首先摄取的是动物性饵料,其食物团中水草仅占总摄食量的35%。水生植物在天然状况下作为河蟹的主要饵料,在于其易被食取,因为在螺类、虾类繁殖季节,动物性饵料在河蟹的食物中可达60%-70%。河蟹对水草的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周年养殖期,菹草(春季)、黑藻(夏、秋季)为两种不同季节的喜食种类,金鱼藻、黄丝草、苦草为替代性食物,马来眼子菜、聚草(狐尾藻)为迫食性种类。当然这种排序并非固定模式,河蟹对水草种类的选择与水生植物种群结构及各自的生物量有关。河蟹的食物组成均为多样性,试验证实,河蟹对多样食物的摄食量明显比对单一食物的摄取量高。池塘养蟹,若需进行水草移植,除收集多样性草种外,应特别注意对菹草的移植。菹草俗称“麦黄草”,是河蟹早春季节的喜食种类。
(2)人工配合饲料对河蟹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各地差异较大,但总的原则是配方组成首先必须根据河蟹自身的营养成份:蛋白质、氨基酸的大致含量,结合人工饲料源进行配制。不可忽视的是最佳人工配合饲料源必须考虑粘合剂、微量元素及促长素(脱壳素)的合理成份比例,以及稚、幼蟹和成蟹的区别,研制出适口性、营养性、消化性和稳定性能好的饵料,满足河蟹的摄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