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电器品牌之路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年,它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海信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持续健康发展。下面一起看下海信电器品牌之路吧。
品牌之路
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0日,是海信集团直子属公司,作为海信集团3C产业之一,海信通信立足于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领域,旨在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移动终端产品和服务。目前产品线涵盖EVDO、TD-SCDMA、WCDMA等智能终端。
早在2000年,海信集团就成立了移动通信研究所,正式涉足移动通信产业,积极进行相关的技术预研和开发,努力追求深层次的终端开发能力,积极推进产业的实施进程,力争尽快实施产业化。海信通信已拥有500多人的专业技术开发团队,涵盖软、硬件开发、PCB、结构、工艺、ID、测试等工作。
至此,海信通信已完全掌握了移动终端的设计、生产技术,在协议软件、底层驱动软件、应用软件、数据业务、MMI软件、射频电路、基带电路、外型设计、工艺结构设计,积累了大量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经验,具备国内一流的开发实力。
2001年海信推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CDMA彩屏手机,成为运营商的基本测试标准手机。2004年,海信通信自主研发的WCDMA 3G手机W2003率先完成了Mtnet测试,研发团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06年,海信推出全球最薄的双网双待机。
继2007年海信通信以国家免检企业的身份获得了第一批TD手机生产许可证后,海信两款手机T68 、T66率先获得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第一批TD入网许可证。2008年,T66、T68成为奥运会志愿者指定用机,预示TD产业商用化的到来。2009年,海信通信推出第一款自主开发的LINUX智能手机。2010年,荣获中国电信“最畅销中档EVDO手机产品奖”等四项大奖。2011年,海信荣膺中国电信“业务支撑最佳合作伙伴奖”等四项大奖。
2011年,海信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高通MSM7627A:27A芯片平台的智能机海信E910U8,由此全力出击智能市场。2012年,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运营商的大力支持,海信通信又推出了T96、TG99、E920、EG900、EG906、EG870、E860等针对不同细化用户群体的优秀智能手机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千元智能手机等市场上占据了先机。海信通信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在智能的道路上,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系列智能终端不断问世,已搭建一条丰富的智能产品线。
目前,海信通信公司拥有19条先进的手机贴片生产线体,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万台/年。与此同时,海信通信掌握了国际先进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供方管理体系,并与美国高通、美满科技等世界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海信通信已建立24个直属办事处,拥有300多个诚信代理商,500多个专业售后服务网点,在驾驭渠道和系统管理的能力方面日趋成熟,系统完善的销售体系支持实现产品快速决策、快速渠道分销,推动海信通信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海信手机在国际市场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印度、泰国、新加坡、越南、俄罗斯、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实现销售。
追求研发深度、建立产品优势,确保产品质量,全赢国内外两大市场。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诚信、高效”的经营理念,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移动终端产品制造基地,为民族通信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海信企业文化
海信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相关措施
多年来,海信始终强调质量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树立全员质量管理观念,坚持周董事长提出的“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使企业一损俱损”的质量理念,坚持把用户完全满意作为海信永远追求的质量目标,坚持走技术创新的路线,走以质量求发展的道路,始终坚持把技术质量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培育。 保证产品质量
确定公司的质量观念。
1、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让企业一损俱损。一个企业的最终命运是由他的产品质量所决定的。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2、用户是质量的唯一裁判。用户标准、市场标准就是企业最高的质量标准。
3、技术创新是产品质量的根本。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同时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
4、善待供应商就是善待自己。业内一些企业以己之大,欺人之小,把各种苛刻的条件施加给供应商。海信认为,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善待供应商。损害或者剥夺供应商的利益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
5、要有好的产品质量,先得保证人的质量。人品决定产品。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富有责任心同时又有创新意识和灵活性;而质检人员,必须是性格正直,工作严谨甚至是“苛刻”的员工。海信电视在质量检验大事上,质检员比总经理的权力大!
6、不能以创新为由改变质量标准和传统实用的方法。质量管理不能偷工减料。公司的设备和方法在改进,但质量标准不能滑坡。
7、质量是财务指标的红绿灯。少做广告,重聚口碑。质量上的投入,回报的不仅仅是口碑,还有企业的效益。向质量要效益与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生产投资相比,是“零投入”,是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