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成长励志故事精选_有关青春成长励志的故事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对那些有关青春成长励志的故事感兴趣,那么青春成长励志故事精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成长励志故事精选:我在成功上打了漏洞
作者:孙君飞
当心里涌着较多热血的时候,成功大概是我活着的最大目标。或者说,当我的内在仍习惯膨胀的时候,我认为只要跑一跑、跳一跳、出出汗、流流血,成功就不难到手。
实际上,我对成功概念的理解一直不够清晰,甚至存在人云亦云的倾向。哪里人多,我便朝哪里跑,扎堆成功的人生毕竟会热闹许多,在人群里找到两三个朋友,稍稍帮助我一下,也许成功就容易些吧。
我也看励志故事,也喝心灵鸡汤,但要问成功是什么,成功拿到手后又能干什么,我照样结结巴巴、答非所问。手里终于有些积蓄了,房子也有了,曾经梦想能够拥有一个书房,架子上摆满书,这也实现了(能否看完则另当别论)。那么,心愿的满足就是成功吗?用占有的物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可视可感的东西来标记和纪念自己某段人生的履痕,就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吗?同时,我却不奢望成为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转折,人生的困惑仍不能随之转折过去,我甚至感到后天的困惑更加折磨人,它们从外界钻进我的体内,而我的体内并没有解答和化解之法,它们不停地聚集、变换和交杂,但我又不能停留在困惑中无所作为,这样便带来了挣扎和痛苦——一个在内心里不能做到澄明无碍的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精神上的榜样呢?
活着活着,在这个世界上让我热血沸腾的东西竟然越来越少了,反反复复地膨胀着,生命的弹性也变得不那么坚韧了。手掌里、房间里拥有的东西确实增加了许多,多到有时候真想装入袋子,拎到别处,交给尚且需要它们的人。但自己不热衷的东西,他人就一定喜欢吗?真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看到别人有的东西,也要求自己必须有?越占越多,越多越乱;交人非要三教九流,爱好非要五花八门;一出家门就马不停蹄,即使载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回来,也要在车上发一阵子呆,前思后想哪些东西还没有弄到手,然后才能放心地掏出钥匙,打开自己的家门。这就是追求成功应有的状态吗?在这个地方成功了,我马上忘掉它,却偏偏要顾虑另外那些空着的地方,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填满它们?我成了这个时代的惊弓之鸟,我面带笑容,心里面却死死地紧绷着;努力地靠近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不是去真诚点赞,而是想怎么得到他们成功的密匙和渠道;好久没有爱过人了,好久没有思忖过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死寂还是安宁,是空虚到真的一无所有,还是腾空后依然喜悦平和?
依然困惑,依然贫乏。表里并不一致,春暖并未花开。物欲如同山高,快乐却不水长。柳暗处取功利,花明时失幸福。看似别人都能简简单单成功,我却复杂曲折、此起彼伏,成与败一言难尽,苦与乐满纸周折。不想再要那么多,自己毕竟不是容器。不想再加入成王败寇者的魔鬼训练营,将来登上高处,却蓦然发现,身边竟然没有一个递衣服的人,在成功中瑟瑟发抖的滋味,一定苦不堪言、后悔不迭。
这些年的跌跌撞撞、患得患失,终于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成功犹如一柄漏勺,我只去捞最大块最耀眼最有斤两的东西,捞是捞到了一些,却漏下更多更小更轻更真实的东西,漏下的东西竟然更加珍贵更加不可或缺,试问——我漏下了多少快乐、幸福和安宁?成功有时候恰恰异常吊诡,得到了此,却失去了彼。正如捞到一条大肥鱼,鱼的鲜味却在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漏掉了,因为这是一条被污染过的鱼,仅凭眼睛判断不出来。而火烧火燎一门心思要成功的人,又难免由于自以为是、偏听偏信、过于乐观而时常看走眼——到手一条大肥鱼,却失去鲜味,又不够安全,取之何益?食之何乐之有?原来,并非一切成功都归于圆满,也不能说某些地方不圆满的人就一定是失败者。十全十美的人生的确少见,才会被当成心灵鸡汤一再熬煮,等喝到我嘴里时,还能剩下多少鲜味和营养?
我在一柄漏勺上掂量成功,轻重快慢全由自己,得失苦乐全由自己。得而知珍惜,失而能弥补,在我今后的人生里,这大概是所剩不多的又极漫长的必修课吧。
青春成长励志故事精选:修炼你的“目中无人”
作者:马少华
近日,有网站在做中日围棋擂台赛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当年的中国队主帅聂卫平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那是1985年7月,日本围棋名将小林光一发挥神勇,六连胜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国队主帅聂卫平面前。聂卫平已成光杆司令,能否阻挡住小林光一,无疑意义重大。
因这两场比赛间隔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聂卫平找来了小林光一的所有资料,对他的棋谱、性格、习惯,都进行了细致的解剖、研究。聂卫平说,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小林光一,睁开眼是他,闭上眼是他,走路想着他,吃饭也想着他,以至于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状态。
那段时间,有时他的朋友、领导在路上遇见他,跟他打招呼,他都不理睬,视而不见;有时跟他一起吃饭,吃到半路,他突然站起来走了,置同桌的朋友、领导于不顾。
聂卫平说,这都是朋友们后来告诉他的,其实他当时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些事,因为他的所有精力都在小林光一身上,根本没有看到跟他打招呼的朋友、领导。在饭桌上突然离开,也是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招数的变化,需要马上摆出来。所以,聂卫平开玩笑地说,那时候很多人都对他有意见,说他目中无人,还没赢下来呢就开始摆架子。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蓝天野,今年刚荣获“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是中国话剧舞台上大师级的人物。
这个故事是曹禺的女儿万方讲述的。万方小时候,跟着爸爸去北京人艺的后台,遇到了蓝天野。因为蓝天野跟曹禺很熟,经常去他们家玩,跟可爱的万方更是打成了一片,所以万方很兴奋地过去跟他打招呼。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蓝叔叔明明看到她了,却丝毫都没有回应,冷冰冰地从她面前走了过去。
万方很伤心,以为蓝叔叔不喜欢她了,就去找爸爸哭诉。曹禺告诉她,你蓝叔叔正在酝酿角色,已经进入了角色的世界,外面的世界跟他没关系了,不要去打扰他。
万方说,直到那个时候,她才真正知道,原来一个优秀的演员可以认真到那样一种境界。在平时你可以跟他一起玩,一起闹,但一旦进入了角色,他就不再是他,外面的世界跟他再也没有关系了。
不管是聂卫平,还是蓝天野,在世俗的眼中,他们确实有点不通情理、“目中无人”,但正是这样的“目中无人”,才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
人们都爱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专注的时候是最美的。”其实,这份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并欣赏得了的,因为它不是世俗的东西,甚至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
因此,当你遇到有的人“目中无人”的时候,先不要站在世俗的角度去批判他,因为他很可能正沉浸在另一个世界。世上绝没有不经“专注”就能成功的事,在你的成功路上,你也需要修炼你的“目中无人”。
青春成长励志故事精选:相信自己的“奇迹”
作者:夏生荷
19世纪80年代前,法国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每5个新生婴儿中就有一个在学会爬行之前夭折,而那些早产并且体重不足的婴儿,死亡率则更高,75%的这类新生儿因为体温过低,会在几周内死亡,满心的期待,换来的却是无可奈何悲痛离别,这让许多年轻的父母痛苦不已。
斯蒂芬·塔尼是巴黎妇产科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这家医院主要是为住在城市里的贫困妇女们提供住院接生医疗服务,该院在当时的法国属于贫困、弱势的“二流医院”,无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软件技术上,都无法与法国一流的大医院相媲美,而塔尼也只是该院里一个资质很浅的“二流医生”。
但和同事们的冷漠与得过且过相比,塔尼却相当善良和“有抱负”,每次看到早产的新生儿夭折时,他都非常难过和自责,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没有尽到保护婴儿的责任。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受当时整体医学水平的限制,普遍发生于任何一家医院里,跟他个人没什么关系。
可强烈的责任感让塔尼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只有大医院、医学博导们才有可能攻克的难题”,拯救新生的早产儿。他的这个抱负曾一度被同事们拿来当笑柄,“因为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可塔尼却始终坚信有一天能实现,并时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
1978年冬的一天,塔尼带着3岁大的女儿去巴黎动物园里玩,当他走在动物们之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小鸡孵化器,看着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待在温暖而舒适的孵化器中活蹦乱跳时,塔尼突然灵光一闪,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把救助早产新生儿的“钥匙”。
几天后,塔尼将巴黎动物园里的家禽养殖员奥迪·马丁请了过来,请他帮自己制造出一个“大的小鸡孵化器”,并将其命名为“育婴保温箱”。为了保证安全,该保温箱并未采取用电供暖,而是通过向外层里不断注入热水,来维持内部的恒定温度,确保放入其中的早产新生儿能始终生活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不会因为体温持续走低而丧命。
之后,塔尼说服了一些早产新生儿的父母,请他们同意将孩子放入到“育婴保温箱”中去。一年下来,有500名早产新生儿住进了塔尼的“育婴保温箱”中,其死亡率一下子由之前的75%大幅下降到32%!
这一结果,让塔尼激动不已,他开始游说巴黎市政府,要求推广他的新发明,后者终于被说动。2年后,巴黎市政府要求全巴黎的妇产科医院都要配备这种“育婴保温箱”,3年后,塔尼的“育婴保温箱”在法国普及,后来又走向全世界。
由于“育婴保温箱”对挽救和保护婴儿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带给了无数早产儿生的“奇迹”,其作用超过了19世纪的任何一项发明。塔尼也被人们赞誉为“早产儿的救世主”。
今天,改进后的“育婴保温箱”还新增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早产儿的家人再也不用担心失去孩子了。
谁都可以有梦想,谁都可以有抱负,千万不要因为自身的平凡和世俗的嘲笑而放弃心中的梦想,做一个有心人,坚持下去,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创造奇迹的“斯蒂芬·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