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之“拧中再拧”“旋中再旋”
拧旋走转是先天八卦之源、之体,“拧中再拧”、“旋中再旋”是后天八卦功夫之具体体展现。八卦掌前辈云:“拧旋走转先天之大法”;又云:“一拧一旋,功夫内涵”。拧旋之功是八卦掌功夫在运动中阴与阳的相互转换,表现为刚与柔、柔与刚、虚与实、实与虚之变化,蕴含着不测之深邃哲理。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八卦掌之“拧中再拧”“旋中再旋”。
八卦掌之“拧中再拧”“旋中再旋”
一、拧旋走转为先天八卦掌功夫动中之体,“拧中再拧”、“旋中再旋”为后天八卦掌动中之用
先天八卦掌逆中行顺,即逆藏先天阴阳五行,顺化后天之阴,行有为变化之道。后天八卦掌顺中用逆,即顺退已发之阴,返出先天之阳,达阳健阴顺。这是先、后天八卦掌练功中的主要区分。八卦掌功夫以先天为体,以后天为用。
长期以来,先、后天八卦掌之功虽然受到八卦举习练者的普遍重视,但有相当的习者对“拧中再拧”、“旋中再旋”之技法理解不深,践行有误,表现出拧旋无度,起落无节;阴阳不清,刚柔难现;回身、返身难辨;拧身、旋身模糊。为此,笔者撰写此文,谈一点对“拧”与“旋”粗浅认识和理解。
拧与旋在整体运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劲力,含于其内则为阴阳,发于其外则为刚柔。那么,运动中什么是“拧”?什么是“旋”呢?周而复始拧旋走转在先天八卦掌图上,双臂、双掌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侧举于身左或身右侧,前手臂对准圆心,后手臂之掌指靠向前手臂之肘尖。无论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走转,凡直着进里脚者为摆步,为“拧”,为乾、为阳、为刚。作用于体内为阳为体,作用于四肢为刚为用。八卦掌之“拧”,并不是主观上的阳或刚,也不是肢体上的阳与刚,而是整个身体“拧”出来的一种劲力。双腿拧、胯腰拧、身躯拧、双臂拧、双掌拧,都朝圆心拧去,像发条上劲一般,拧出客观、自然而然之阳刚之劲。“拧”何以能出阳刚之劲呢?是由步法的虚实变化和身法的阴阳转化而成就。当向前迈进里脚“走”出摆步时,胯、腰、身躯、双臂、双掌及各关节均自然朝身后“拧”去,与前行摆步之期自然而然形成相反的“拧”劲。整个身体这种在自觉、不自觉状态中“拧”出的劲,不是六阳纯刚,而是刚中寓柔。
八卦掌之“拧中再拧”“旋中再旋”
当向前迈进外脚“走”出扣步,为“旋”,为坤、为阴、为柔。作用于体内为阴为体,作用于四肢为柔为用。扣步运行中,胯、腰、身躯、双臂、双掌及各关节均随着外脚的扣步一起动,自然而然形成整体一致朝一个方向的“旋”劲,像陀螺的旋劲一般无二,这也是身体在自然状态下,双腿、双胯、双臂、双掌,乃至整个身躯“旋”出的阴柔之劲,这种劲不是六阴纯柔,而是柔中寓刚。
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步法上呈现出摆步实而扣步虚,又摆步虚而扣步实,环而无端。身法上呈现拧为阳而旋为阴,于动中相互转化。掌法上呈现摆步拧身为刚,而扣步旋身为柔,刚柔互易。动静上呈现脚、踝、膝、胯、腰为动,而身躯、肩、肘、腕、掌为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所以,在拧旋走转中,只有练出先天八卦阴阳之体,才能得到后天八卦刚柔之用。才能练就气行形随,形以气帅,气以神帅之功。正是:拧旋走转涵阴阳,龙形猴相虎坐翻,环而无端云雾里,四面八方玄妙藏。
二、“拧中再拧”、“旋中再旋”是后天八卦掌重要技法之体现,“拧”与“旋”之妙用尽在自然而然运动之中展现
下面结合形体动作谈一谈“拧中再拧”、“旋中再旋”于后天八卦掌中如何展现,展现中如何体现其妙用。
“拧中再拧”:以“鸿雁出群”为例,在后天八卦图北方坎卦之位,面朝西自然站立,右足前进半步,脚微扣,同时双臂从身两侧上举,掌心均向上,举至胸高,右掌在前,左掌在后。上动未停,左足前进一步落下,右掌随右臂向右转身之际向里拧转,拧至大拇指反朝下,掌心反向前,同时左掌向右腋下穿去,大拇指朝外,掌心向上。上动未停,双掌经身前弧形向身左后上举,双掌心均朝上,左掌在前,右掌在后,身体转成90度,掌对圆心。此时,双脚、双腿向前使劲,而双掌、双臂却“拧”着向后使劲,矛盾劲力产生,“拧”的技法完成。认真说,很大一部分八卦掌习练者将“鸿雁出群”之式也仅练到此而已,不练“再拧”或不知有“再拧”之技,有的人练此技时双脚用力往地下扎,导致周身关节僵硬,气与劲受阻,此为弊病之一。二是拧旋时不是以胯带腰,致使拧旋无度,劲力不整,动作支离,形体散乱。三是摆扣不清,摇胯晃肩。若达“拧中再拧”之技法要求,须足、踝、膝、胯、腰、肩、肘、腕、掌协调一致,达拧身有度,转胯有法。
“再旋”:左脚落地停留片刻之际,又向前“探”进三至五寸落地,再进足要轻快敏捷,步进身拧,同时及臂、双掌、身躯向后继续拧转90度,同时双掌翻腕向里拧,拧至双掌直立坐腕而掌指向上,掌心向前。注意,要身拧、掌拧、臂拧、胯拧、腰拧,双膝拧中合劲裆圆活。“再拧”之时整体要步法似断未断,身法似停未停,掌法刚柔内含,既猛又快,既捷又活。“拧中再拧”之势,是式中藏式,法中藏法,刚中藏柔。而外形却悠然飘逸,轻灵洒脱,又如苍鹰盘旋空中,突然俯冲。但须阴阳随势而转换,刚柔随势而显藏,虚实随势而活用,动静随势而分明。
下面结合形体动作谈谈八卦掌之“旋中再旋”技法的练法。
八卦掌势法中,拧与旋紧密相连,二者于动中可拧可旋、可旋可拧。拧中用旋、旋中用拧。转换之间,进退之中或拧或旋,或旋或拧,或拧中带拧、或旋中带拧。以“黑熊反背”为例,说明“旋中再旋”:将石掌向左肩扣去,身躯随着右掌扣时向下缩矮,同时进右足于左足前扣步落下,两足尖相距二、三寸许,左掌护于右肋下。上动未停,旋身左转之际,左足向身左侧进步,转体180度,同时双掌向身两侧前后分开,掌心向下,就像摆放物品一般,两腕要有向外的撑劲,左右两虎口相对,两臂如同半月形。以上是“初旋”。“再旋”:上动未停,左足继续向前“探”进半步,同吋左肩、左臂、左腕前向外向下撑去,谓之“旋中再旋”。形体动作没有变,只是瞬间又前进半尺多,这在技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再旋”之际,左足落下要足尖斜朝前,腰塌住劲,两肩、两胯缩住劲,谓之外开内合。
身体稍左前倾,两眼先看右掌,再看左掌。腹内似觉圆活虚空。柔中藏刚,后足之蹬劲须实中有虚,方可达敏捷之中又不失刚健之内含。
“旋中再旋”之势为四肢加强蓄劲蓄势、变势变劲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形成一股强大而柔韧劲力。
“拧中再拧”、“旋中再旋”之技法要求在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合乎自然运动中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妙用在于若拧时可突然转为旋,若旋时可突然转为拧,拧、旋之变仅在瞬间。久之,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功,就可产生奥妙无穷的变化。
三、“拧中再拧”、“旋中再旋”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和“阴阳不测之谓神”的彰显
《易经•系辞传》曰:“阴一阳之谓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拧中再拧”、“旋中再旋”就指的是“道”与“神”的彰显。“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指的是气,是说气总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一阴一阳”则指的是气流动的那个规律。“拧中再拧”、“旋中再旋”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规律就是“道”。如左“拧”或左“旋”的技法完成后,瞬间形成左摆步之足为阴,右扣步之足为阳,而左臂、左掌为阳,右臂、右掌为阴,体内左侧为阳而右侧为阴。反之,右“拧”或右“旋”,而达右摆步之足为阴,左扣步之足为阳,而右臂、右掌为阳,左臂、左掌为阴,体内右侧为阳,左侧为阴。“拧中再拧”、“旋中再旋”就是一阴一阳;是一刚一柔;是一虚一实;是一动一静;是一摆一扣。是前进与后退,是伸缩与显藏。八卦掌之64掌法、384之手法是经过拧与旋的繁衍而派生。
“拧”与“旋”之技在“一阴一阳”基础上将“阴阳不测之谓神”纳入莫测变化之中。时而阴时而阳,阳而阴,阴而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在拧可变为旋,旋可变为拧,拧旋相接相连之中,阴阳随机而变,刚柔随势而换。拧中藏技,旋中藏法,故谓之“神”。
练出看得见的东西不为能,练出看不见的东西方为能。刚柔、进退、闪展腾挪看得见,不是能,阴阳之变,阴阳不测看不见、摸不着,只有体会,是真东西,为能、为大能。所以说,拧旋之功是值得练八卦掌功夫者用大功夫、花大气力去深入研究与实践的真东西,因为它能给你很多很多不知道的功夫,给你很多很多从未领略过的功夫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