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英瘦金体书法

2017-06-19

徐国英,号胡杨、龙文斋主人,生于1944年,秉承家学,临池五十余载,楷书尤精,其楷法融颜、欧、褚、瘦金等诸体之长.那么他的瘦金体又是怎么样的作品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欣赏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图片1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图片2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图片3

徐国英瘦金体书法图片4

书法 | 瘦金书·书法史上的「奇葩」

后人评价宋徽宗是「一代昏君,千秋巨匠」,关于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成就,后世毁誉参半,多有因其人而损其书画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唐后主李煜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是隽永诗篇,然其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政治家,一直被人讨伐。

或许在另外一个文艺的世界里,他们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那么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宋徽宗赵佶自创的「瘦金书」,欣赏一下属于它独特的魅力。

「天骨遒美,逸趣蔼然」是赵孟頫《跋宋徽宗摹唐人明皇训子图》中对宋徽宗「瘦金书」之赞,数百年来对于宋徽宗「瘦金书」的评价实际上是存在争议的,赞扬之声有之,诟病之语亦是不少。

「瘦金」其名

「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以独特的笔法自创的,有人说「瘦金书」原名「瘦筋书」。一般认为「瘦金体」本为「瘦筋体」,以「金」易「筋」, 只是人们对赵佶「御书」的珍重。

但是不是真就如此呢?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早有「瘦金书」一词,指其具有劲瘦如铁的特点。明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到:「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这里提出「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的自号。根据上述两条材料,「瘦金书」应当是一开始就有的称呼,而「瘦筋书」、「瘦筋体」可能是后世人在理解上不同而产生的别称。

宋徽宗其人

宋徽宗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赵佶本不能继位,但哲宗英年早逝,无子,因此登基继位,为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二十五年,历靖康之难,成为亡国之君。到底是玩物丧志,还是赵佶其实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这是一个问题。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纪》,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关于他的艺术天分,《宣和遗事》中说他「才俊过人,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典」。清代叶昌炽《语石》云:「道君虽青衣受辱,艺事之精冠绝今古」。再加上流传下来的关于宋徽宗的书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宋徽宗本人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高的。还有一点,那便是宋徽宗崇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这对他的书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瘦金书」的形成

关于瘦金体的形成源流,历来就有学者写过多篇文章进行分析。综合来看,应该有两个大的部分:一是书法本身的取法;二是绘画艺术的影响。

书法上的溯源也是有很多异议的,有人说赵佶师法黄庭坚,还有褚遂良、薛稷、薛曜等之说,不过比这更直接的可能是「援画入书」的影响。赵佶擅长工笔画,有人评价他的字「点如菊,撇捺似兰,横直如竹,虽字亦画。」

好了,了解了一些背景后,我们就来欣赏欣赏瘦金书的作品吧。

《楷书千字文》规整而硬瘦劲挺、透着灵秀之气,《大观圣作碑》纤细优美、沉静而内敛,《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灵动娟丽、不落娇弱,《秾芳诗》豪气跃然、瘦硬中见丰腴……这些作品的美感特征,并不是每一个书家都能够达得到的。

后人模仿「瘦金书」的一些作品

学者叶昌炽在《语石》中提到关于「瘦金体」:「直如矢,劲如铁,望之如枯藤冒树……亦如游丝袅空,烟蕴直上。」这对「瘦金体」「瘦硬劲挺」的特点作了生动的概括。纵使有不少赞誉之声,但历代特别是官方权威对于宋徽宗的书法都不够重视。

的确,以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更加偏向于欣赏含蓄、敦厚、外蕴藏于内的书体,而「瘦金书」看起来给人一种锋芒毕露、刻薄软弱、缺乏内涵的感觉。

小编认为「瘦金书」虽然看似锋利,但给人一种爽利果断的感觉,傲骨天成,其间又不乏细腻和温柔,笔力的柔和与直硬构成了一定的动态感。尽管整体看起来过于整饬,有一种形式化的感觉,但还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