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怎样指导孩子读书

2016-11-30

人生与追求因读书而有根据,一旦找到此类书籍就应读熟,作为行为根据。所以,读书很重要,那么家长们怎样指导孩子读书呢?

一、教育孩子读书——从父母读书开始

1、孩子读书与否——家长是否读书?

这组美国权威机构调查的数据对中国父母不无启发:一般美国人每年读不了一本书,而且58%的人从高中毕业后就从来没有读完过一本非小说的书;估计不到 20%的人购买了书店里80%的书。美国教育部确认:一般成年人只是在七八年级的水平上进行阅读。21岁到 25岁之间的年轻人,20%在低于八年级的水平上进行阅读。这是美国成年人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貌。正是在这种美国成年人不乐观的整体阅读状况影响下,中小学阶段的美国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在下降;美国中小学的阅读教学,也不被重视。美国总统小布什来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坦率承认了这一点。

中国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处。家长朋友,您是否也属于这种类型的父母?相信走进我们中华家庭教育房间的家长已经关注着这样的问题。为了孩子读书,首先从教自己读书开始。

2、什么是读书——重新认识“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看( 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人们一般的理解也大同小异,例如“阅读是要了解作者的意图”、“阅读是消化吸收一些资料”。这些定义的每一种只是谈到了阅读的某一方面,是狭义上的阅读。

我们现在提倡一种“大阅读”,也就广义上的阅读。英国的“大脑先生”托尼•巴赞认为,阅读是一个多级的过程,它包括下列步骤:识别字词、吸收、内部结合、外部结合、交流等内容。显然,这就是广义上的阅读——一种“大阅读”:因为目标明确,活泼愉快,技巧灵活,让孩子的整个身心投入其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交流,进而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孩子读书

二、领悟读书之道——家长要知道的读书法则

1、快乐法则

“头悬梁”、“锥刺骨”、“三年不窥园”、“学海无涯苦做舟”,这样一些古训超越朝代的界限,异口同声告诉父母:学习可不是轻松的事情,读书就是吃苦。偏见!是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的时候了,是应该大力提倡快乐学习的时候了。

快乐绝招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这才是教育本源。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快乐绝招二: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它们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它们。“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快乐绝招三:少发或不发命令――注意同孩子的语言交流方式。

“读书去!”“今天不读完这几本,有你好果子吃。”这样的命令语气,只是父母单方面恶劣情绪的传递,缺乏对孩子人格与自主性的尊重。毫无疑问,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最好改为询问形式或选择式。“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读书了?”“今天你能够把这几本书读完吗?2009年第11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上的一文《给孩子出好选择题》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2、兴趣法则

兴趣是求知和学习的最大动力。要一个孩子花上20分钟背一首诗歌,父母连哄带骗也很可能一无所获;但是他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下,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个下午。即使太阳把皮肤晒黑,大汗淋漓也毫不在意。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明智而聪明的父母,常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点,找到诱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这比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更加有效。

(1)讲故事——一种悠久而有效的方法。(詹天佑的家庭教育。)

詹天佑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专家,与他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鸦片战争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一次,父亲绘声绘色地讲了战争中的一场恶仗,最后叹气说:“ 中国还是输了。”“为什么中国兵比外国兵多那么多还打输了?”詹天佑很是不理解。“因为中国没有好枪、好大炮。这些家伙可厉害了,能够把很大的石头炸得粉碎。”“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枪炮?” “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枪炮的技术啊。” 詹天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父母的故事不能解决他心中疑惑时, 他就找来一些书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启蒙教育下,詹天佑最终走上了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做贡献的道路。

(2)“忽悠”教育法——一位现代家长的教育智慧。(陈应俊老师博客)

早晨,儿子告诉妈妈,他的语文考试不理想。妈妈看了考卷,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于是脸色难看起来。“你想过,你为什么要读书吗?”妈妈问儿子,儿子摇摇头。妈妈又问:“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儿子想了想说:“嗯,不会无聊。”顿了顿又说了一句,“还可以学到知识。”其实这位妈妈自己也很困惑该怎么跟孩子说为什么要读书。

一位家长说,我是这样“忽悠”教育的:我儿子成绩虽然不算优秀,但对读书兴趣还算高,因为我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忽悠他。孩子喜欢看漫画,自己也喜欢画,于是我就威逼道:“你要学好语文哦,不然你漫画里的人说的话都是错的句子,还念错别字,很丢脸哦!而且语文学得好的人才会编故事!要学好数学哦,数学让人有条理,你的故事才不会颠三倒四不清楚!要学好科学哦!不要编出不符合科学的故事哦,让人笑呢!要学好英语哦,因为最最好玩的迪斯尼在美国……”“忽悠”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工作,要注意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这种方法一位专家肯定说,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心志不成熟,所以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知识是很正常的,父母、老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这可以从孩子各自的特点着手,找到孩子兴趣点然后进行引导。”就像上面那个家长一样,孩子喜欢漫画,他就通过漫画来引导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也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爱好,在教育他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时就跟他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从而让他喜欢上读书,这可是很需要一点创意。

(3)兴趣点教育法——找到孩子兴趣点进行引导。

2009年3月的《少年儿童研究》导读有这样一篇文章《让孩子读孩子的书》。孩子喜欢又适合孩子的书有很多种,您的孩子喜欢看漫画,手不释卷,您让他看吗?(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说实话,我就很喜欢《不输在家庭教育》书中的漫画。儿童教育专家刘秀英甚至建议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欣赏卡通漫画,2009年第3期《少年儿童研究》还这样认为《漫画是让孩子获得快乐的重要载体》。

3、简单法则。

这一法则的核心思想就是从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地方开始施教。就读书而言,图画和影视就是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幼年阶段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科普、卡通类的动画片。中央电视台“大风车”之类的儿童节目都是好的选择。在引导孩子看儿童节目的同时,要有意识与读书结合起来。您看一们家长这样引导孩子。家里买来了鱼养在盆里,这也引来了小家伙的疑问:为什么鱼不会沉下去?为什么?游动时它要摇头摆尾?家长正在忙着做饭。您会怎么办?帮孩子一起来个实验,先动手试一试,不行就请孩子拿出百科全书去找答案,甚至让孩子网上“百度”就行。

三、走上读书之路——营造书香家庭

一般来说,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就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影响下,自己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我女儿现在就在看过《杨红樱系列的马小跳系列书》之后,从同学那里借到了《巴拉拉小魔女》之类的书,因为她们语文教材里提到过《红岩》,所以我就把家里的《红岩》拿给她,激励她好好看,还给她铺垫上问号:你知道江姐的故事吗?这里还有一个叛徒你知道叫什么吗?女儿对这本如获至宝,可是三天之后,也不见她在读书时间看这本书,我有点纳闷,就问她,你怎么不看《红岩》?女儿说,我看不懂里面的事,我说,那《鲁滨逊漂流记》你怎么能听懂?我在孩子入睡前,给她读《鲁滨逊漂流记》。她说,读跟听不一样?您瞧?在完全没有进入情境的情况下,女儿对这样的书,还是看不进去的。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谈一谈,孩子读书的第一要件:

1、选好时间——让读书成为需要。

一是固定时间。如果产生某种形式,就能够产生真正符合某种形式的心情。大人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很不想工作的时候,如果一直坐在办公桌前,就不可思议地开始了工作。即使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的孩子,也要让他养成每天一次坐到书桌前的习惯。先约定,在某一固定时间读 10分钟。这样反复下去,孩子不知不觉开始了真正的读书。先从每天读10分钟开始,一周就能够读70分钟。要是每天能读上1小时,一年就可以读 52本书。这52本书,足以使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拉开距离。而5年之后呢?咱们大家可以算一算。

二是分散内容。一本书,厚厚的三四百页,要孩子半个月读完,他可能会有为难的情绪。但是一位家长想了办法,他这样告诉孩子,你每天只要读5页到10页就行,孩子一听,重压感消失,心情也舒畅,高高兴兴完成了阅读任务。在大量阅读的时候,也在增加认字的数量,认字如滚雪球,会愈认愈多,一般智力的儿童,在两三年内几乎可以认完一辈子所需用的字。起先是会认不会写,会读不会用,但这些都不要紧,等长大了理解能力提高了,自然就会写会用了。孩子识字,第一次见面叫“陌路相逢”,第二次见面叫“似曾相识”,第三次见面叫“一见如故”。书读多了,生字自然而然就认识了。读书不就是如此吗?!这也是《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

2、定好地点——让读书成为氛围。

一要精心布置书房。没有条件的,也要精心给孩子准备一张小书桌,准备一个小书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市电视台去该市最好的一所职业中学挑选职工,面对学校选送的3位优秀毕业生,电视台负责人问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你经常读那些报刊书籍?”答曰:“我学习一向很用功,平时不看闲书。”再追问他看过什么文学文化名著,这位班长同学眨巴着眼睛,好一会后,恍然大悟般地蹦出这样一句答案:“《故事会》。”

还是让我们多给孩子准备书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外部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让孩子坐下来读书不容易。父母应该巧妙利用孩子的贪玩心理,让孩子身处书房里、书桌前,把书房布置得如同外部一样充满魅力,自然而然孩子就想走进家,想坐到书桌前,并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书本。

二要让书籍伸手可及。有的家庭装修得很是精美,就连书籍也只选大部头,为的是美观设计好看。孩子的书报总是要放到指定的书柜,可是您忘了,书籍一定要放的触手可及方便取用才是根本。诞生于书香门第的学者之所以能够成为学者,重要原因不是因为基因、遗传,而是家庭环境。请您看看您的家,也是这样让书本伸手可及的吗?您认为家中茶几上放上书影响家中的美观吗?怎么放孩子、家长爱看的书?(请大家说一说。)

3、讲好故事——让读书成为享受。

当父母在麻将桌上吆三喝四的时候,当父母在电视机前哈哈大笑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心中很可能不是滋味: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读书?所以,为了孩子读书的大事,父母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和让步。在指导孩子读书的问题上,父母的意见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家的邻居有个孩子叫欣欣,他的父亲、母亲、 爷爷、奶奶各自固执己见,都想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让孩子读书。父亲说读《论语》,爷爷要让孩子读《三国演义》,母亲说见别人家的孩子在读《窗边的小豆豆》,奶奶认为自己是退休教师要听她的,为了孩子作文写得好,这个时候就可以读《小学生精选作文》。孩子就在他们的推荐中无所适从,大人的努力因为发生冲突而影响力大减。

在参加了家长学校的学习后,欣欣家里人认识到,其实,不论是哪种书,都应该以“孩子爱听的故事”来作为准则,父母完全可以适当加入里面一起读。欣欣在有父母参与的读书活动中,欣欣的热情往往很高,学习效率特好。逢到朋末,家中人聚会时,请欣欣讲讲书中的故事。欣欣当然高兴这样的展示活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还可以为孩子寻找一个读书的竞争对手。这个对手可以是家庭成员,还可以到UC朗读房间去读,让孩子有一种兴奋和种激情。当然还有很多种读书的方法。相信您一定是一位有创意的家长找到适合孩子的读书方法。

您或许记得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唯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古人还有一联说“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您也许认为,在当今社会,我心向往的,但如今也是可望而不可即——书倒是有了不少,事却实在太多。读书并非所有人共同的乐趣,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看书就头痛”。可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永远是人生的赏心乐事之一。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沉醉于喜好的书中,梦着书中人物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试想,我们就是这样爱好读书的家长,在家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孩子怎么会不爱上读书呢?

一本书一条船,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搭载上这条船,走遍世界书为侣,亲子阅读扬远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