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申论文章_经典中国梦申论范文文章

2017-03-10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国家公务员的申论考试,怎么会忽略中国梦这个考点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梦申论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梦申论文章篇1:“两岸一家亲” 携手共圆中国梦

从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到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台湾同胞与大陆13亿同胞都是骨肉天亲。2300万台湾同胞中98%是汉族,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梅县、潮州;其余2%是高山族。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后海峡两岸曾长期对峙隔绝,“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成为中华儿女、两岸同胞既深且痛的历史伤痕。加之“台独”分裂势力的一连串倒行逆施,将两岸关系推向险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只要这个基础得到坚持,两岸关系前景就会越来越光明。”

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对台重要讲话,为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两岸同胞信心,破解两岸关系难题,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指出:“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使广大台湾同胞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更多受益,让我们所有中国人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特别是习近平关于“两岸一家亲”的重要理念,从亲情血脉、历史文化、民族复兴等亲切朴实的角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呼吁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充分体现了大陆领导人的诚意与善意,也充分显示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务实态度。

自开放台资赴大陆投资兴业政策实施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大陆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包容的对台政策,促进两岸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在海关、财政、税收、土地,产业发展、台湾居民就业、入出境便利等方面赋予特殊优惠政策,构建了全面具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进口伙伴、第一大顺差来源地与第一大投资地。仅2014年两岸贸易额就达2000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超过900万人次,其中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超过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空中、海上客货运航点、航班总量继续增加。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交流精彩纷呈……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

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需要更多两岸中华儿女共同来谱写。当前,两岸关系再度处于重要节点,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即将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双方增进互信,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此次“习马会”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正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最好回应,也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体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诚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所言,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和衷共济,不管航路多艰险,风浪有多大,我们都能到达美丽的彼岸。

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刚闭幕不久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为13亿大陆同胞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时代号角,也为2300万台湾同胞勾勒出美好愿景: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在这一精神感召下,我们两岸同胞一定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积极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想就一定能够早日成真。我们深信,此次“习马会”必将在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贸易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深化两岸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两岸领导人实现会面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得到两岸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只要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能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两岸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梦申论文章篇2:释放中国梦的文化力量

1949年开国大典,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那一刻,千里之外太平洋中的一艘邮轮上,归心似箭的梁思礼手握收音机欣喜若狂,他和同船的严仁英、王光超等围着连夜自制出的五星红旗跳啊唱啊,仿佛在度过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节日。

这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半个多世纪前,先后载着梁思礼、华罗庚、朱光亚、王希季、钱学森、师昌绪、郭永怀、张文裕等一大批留美学人回到中国。他们放弃优越的国外条件,义无反顾踏上艰辛的归国旅途,将自身投入到国家民族的梦想之中,他们对新中国的建设影响深远。

当大洋彼岸向世界夸耀“你若努力,便能成功”的美国梦时,梁思礼、钱学森等中国人却选择了中国式的成功之路,将自己这一滴水融入国家这片海洋,将自身这一把火投向民族这架熔炉。历史证明,他们的成功是更伟大的成功,是万民感怀、彪炳史册的大成功。

留学前辈们的精神一直在延续。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殷期望:“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全体留德学人立刻致信习总书记表示:“在德学子愿以青春和汗水积中华民族千里复兴之跬步、启华夏文明九层辉煌之垒土,无愧于梦想、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中国梦的思想内核。这种思想内核,来源于5000年来绵延不绝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大夫精神,更来源于鸦片战争170多年来民族发展史的深刻反思、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发展持续探索的深入总结、对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不断提炼。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阐释,点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根本动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的论断,讲清了中华文明厚德载物化成天下的文化基因。国家、民族、人民三位一体,个体、社会、世界天下一家,中国梦发生自中华文化“天下国家”的深厚传统,也必将绽放在全球化加速命运共同体日趋形成的当今时代。因而,中国梦不唯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也将为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形象体认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精神的。1933年,著名报人胡愈之主持《东方杂志》调查“新年的梦想”,刊出社会各界142人列出的247个梦想,诸如“理想中的中国是能实现孔子仁的理想,罗素科学的理想与列宁共产主义的理想”等,这样谈论精神、谈论文化、谈论主义者不在少数。精神、文化甚至主义,理应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意义重大。

如今,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到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经济上的改善和飞跃,并非中国梦的全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凝聚,离不开中国价值的认同,离不开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承担责任和作出贡献。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中国梦和文化软实力天然具有互为充实的关系,中国梦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又为中国梦的文化层面添砖加瓦。中国梦与文化软实力最大的交汇点,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最集中的表现即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共同的内涵与目标。尽管它未必能够包罗万象,但已经概括出了当今时代中国精神的主体价值取向。它从孔仁孟义、程朱天理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它又是吸收了近代以来现代共同价值的中国式的展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21世纪的中国梦,必然离不开文化的中国梦。文化本质上是人的生活方式,发掘释放中国梦的文化力量,说到底就是改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创造一种清正的、文明的、和谐的、自由的新生活。

80年前,暨南大学教授张相时这样浪漫地描述他关于2032年的梦想:“应征人时年138岁,住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长江源头,应友人之邀,出山观光,驾小艇顺江而下,沿途所见,果然水天一色,清漪可爱。”今日读之仍然令人怦然心动。而这种“清漪可爱”,又岂止是山清水秀哉!

中国梦申论文章篇3: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现将“中国梦”相关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各位考生复习备考使用。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三位一体

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近现代西方发展道路,是在其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背景下确立起来的,背后更有着上千年的西方文化滋养,有着崇尚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的核心价值观,还有着几百年海外殖民掠夺的“资本”。这些都与崇尚和平、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华文化存在重大差异。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征程上将越来越自觉、越来越自信。

“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

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坚持求真务实。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杜绝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绘蓝图、实现梦想。

勇于攻坚克难。我们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善于开拓创新。我们要不能满足于寻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而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