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省的文章

2016-11-08

自我反省原是人类天生的本能。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自然就会比较优劣而产生弃恶从善的心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自我反省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自我反省的文章:自我反省

我没想过我能写多么好的文章,我只想把我的心理话说一说,在空间里不能说,因为会有认识的人,我只能找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把憋在我心理的话说出来。

我之前的恋爱史很悲惨的,说他们太残酷,不如说是我玩世不恭。说实在的,我并不是那种放荡不羁的女人,我只是更多了一份天真,与其说天真不如说我是太傻,太笨。总是改不了爱玩的个性,什么都没放在心上。直到最后,还是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满是伤痕。他们不理解我,觉得我不在乎,可是我、、、、他们都不懂,更因为是我太过头了。

现在,我终于放下了最后一段伤人的感情,新得问题又出现了。他不巧的出现了,我和他讲我的过去和他们的不理解,和他说掏心窝子的话,可是我却忘了他是个结了婚的男人、、、、他帮助我放下了过去的心碎,可是我这颗憔悴的心却开始依恋他了。我使劲的控制自己,时刻的提醒自己,他不能爱,他是结了婚的,他不属于自己。我克制自己和他不再见面,说服他对我有感觉。可是、、、、当他说要回老家,然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爱上了他,爱上了这个结婚的男人。

他告诉我,他很累。他并不幸福。他爱我,和我在一起让他很快乐。可是,我明明知道,他不能爱,他不属于我。他已经属于别人了,我心理好难过,可是我舍不得。人真的很矛盾,但是我知道不管我多么的难过,社会的舆论是指向我的,是我做了不要脸的小三。我也知道自己不对,可是我真的很不理解自己、、、、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

说实在的,我不算什么理智的人。可是我是个分的清是非黑白得人。我也并不那么开放,我是很传统的女人,可是现在,我却成了嘴里讲国法家规道理,心理却在冲破羁绊,想着能有的不光彩的幸福的人。他现在越来越吸引我,我该怎么办才好,他老婆现在还不知道,我更不想伤害他们,于公于私我都是个罪人,可是我很痛苦。我很害怕,我真的是个坏人吗?大家帮帮我吧、、、、

自我反省的文章: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原是人类天生的本能。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自然就会比较优劣而产生弃恶从善的心志。

假日的台北街头,常可以看到一些虔诚的基督徒,身上披着一块黑布,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我是罪人”。有些过往的路人,带着嘲笑的语气说;“你是罪人,我才不是呢!”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双方对于“罪人”的认识不同。前者相信人是生而有罪,必待基督的救援才能重生;后者把罪人看着是犯人,好像杀人放火之流。一个宗教信念的认定,一个是社会常情的判断。要想分辨谁是谁非,几乎是徒劳无功的事情。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做人的准则;自我反省。一般忽略自我反省,是因为他把个人认同于群众;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做对了,是我学得乖巧;做错了,那是“大家”的责任。就连什么是自我都不感兴趣,还管什么自我反省。基督徒是一群相信自己已经得到救恩的人;他们的自我反省往往出于欢跃的心情,庆幸自己找到了真理。相形之下,教堂外边的路人就像迷失的羊群了。自我反省的目的,原是为了认清自己的功过得失,使自己日新又新,因此它应该具有批评的性质,像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点都是要人想想自己在为人处事上的缺失,以便对症下药。假使在自我反省时,总是想到别人的过失与自己的幸运,久而久之,难免形成错误的自我意识。宗教之所以具有排他性,宗教冲突之所以残酷无情,往往与教义本身无关,而是出于人性的弱点;人是会犯错的。笔者在台湾大学讲“哲学概论”时,曾对各大宗教的性质与教义略加评述,学生的反应却发人深省;信仰佛教的同学希望我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教义,送了我一本《中论研究》。信仰基督教的同学立即请来精英分子,与我展开激烈的辨论。我对他们的护教热情非常佩服,但是更希望他们不要忽略自我反省对于人性的普遍意义。宗教能够指出人生的方向与目标,但是成圣成贤必须落实在日进其德的修行功夫上面。自我反省原是人类天生的本能。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自然就会比较优劣而产生弃恶从善的心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也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资。”人间处处都是镜子敏感的人随时可以自我反省。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常常感受自己的匮乏与卑微,然后努力以赴。这是各种信仰的人都可以共勉的一点。

自我反省的文章:一个80后的自我反省

80后现在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语,我也不会再因为自己的80后标志而欢呼雀跃,无限憧憬了,当我开始直面生活压力和竞争的时候,我开始在失落中成熟。

我曾胸怀着誓与父辈们生活方式相决裂的愿望,却因刻意地脱离陈腐而走上了一条不知所措的迷途。外表与行为上追求不拘一格的个性,心里却被从小所受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封锁,我同父辈们一样,在心里暗藏着沉重的责任与义务。

我总想寻找到真正的爱情,为爱付出许多,却又有着自己的不容触碰的自私与狭隘,开始很美丽,结束没道理。我一边信守非爱不可,一边在现实面前溃不成军,生活于物质大潮中的我,早已被物质冲昏头脑,在房子与面包当道之时,爱情能当饭吃吗?后来,我承认,爱情不能只有爱情。

80后读的书越多,结婚越晚,考虑得越多,越是有所畏惧。在我为婚姻扫除一切负担的同时,婚姻本身已成为一种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缺少真正的朋友,我的朋友似乎只是在玩乐的时候才相聚,我们似乎只是淡淡地交往。我寄希望于从前一起经历过患难般读书考试的同学朋友,可是,能走在一起的,几乎稀有。通过几封电子邮件或者勉强的QQ语言,总是意犹未尽,欲言又止,对于对方的所处现状的无法感同身受,也就没有了坦然相诉的土壤。而我的父辈们,他们和他们的发小从小在一起生长,在相似的年龄里结婚,互相庆贺,互相帮忙。和我在同样的年代出生的儿时伙伴,十年前我们已经杳无音信,脑子里依稀记得儿时的单纯模样,我对他们的所有信息来自于我们的父辈之间的联系,他们结婚了,我只是说声:“知道了。”继续追问下去,能得到的也许只是一个电话号码、一则短信,或者一个QQ号,让人觉得恍若隔世。

我们80后不知从何时开始热衷于在一串号码的掩藏之下,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QQ几乎每天都在线,却总是如不在线一般隐身成灰色,我们潜伏着,只为等待着自己希望出现的那个人出现,而对方或许也是这样想。我们想说,却不是对每个人都想说,QQ弥补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尴尬。

我们以品牌论个性,以成败论英雄,以倔强充坚强,以任性当勇气,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知天高地厚。所谓“宅”就是“窄”,年龄上早已成人,心理却幼稚得可怕。太多的自由与选择使我们的青春充满浮躁与肤浅。当青春的岁月在我的指尖悄悄流逝的时候,在我开始奔向30岁的时候,我突然有点恐慌,担心若干年后,当我回忆起我的青春年华时,能记起的只是一片暗淡。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