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创业故事

2017-03-11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颗创业的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安徽人的创业经验或许值得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安徽人创业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安徽人创业故事篇一

今年29岁的伍俊峰出生在一个贫困的乡村——无为县蜀山镇。1992年,初中刚毕业的他回到乡下务农。在一个农闲季节,伍俊峰跟随外出打工的同乡,怀揣100元钱来到大上海开始了自己进城务工的生活。伍俊峰很快就找到了一份酒店服务员的工作。每天辛勤的劳作虽然换来的工资不高,但他十分珍惜。

随后,伍俊峰便换到一家熟食店工作。由于他打工的这家熟食店生意特别好,伍俊峰“偷偷”地学起了手艺,白天,他蹬车送货,晚上就跟着店里的师傅干活。3个月下来,被感动的师傅毫无保留地将手艺都传给了他。为了学习更好的熟食制作工艺,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断访求名师,博采众长。到了1995年,在熟食制作圈中,伍俊峰已经小有名气了。不久属于他的第一个熟食店在宝山区开张。

如今企业资产已达数千万

随后三年里,伍俊峰在上海接连开了14家连锁店。2001年,上海统味熟食有限公司在宝山区成立。短短数年,统味熟食开始向易初莲花、沃尔玛、乐购、欧尚等诸多国际知名大卖场供货。

2006年,统味熟食已成长为年营业额达4000万元、利税数百万元的熟食加工企业,多次得到上海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奖励。2007年,伍俊峰又注册成立了上海万诚食品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购置现代化厂房大楼,建成环保、高效、高安全性的熟食、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致富之后时刻惦记着家乡

在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后,伍俊峰时刻惦记着家乡。据统计,他先后安排了数百个安徽籍工人就业,他的企业里大多数员工来自安徽。多年来,伍俊峰毫无保留地向老乡们传授熟食加工技术,鼓励他们一个个走上创业之路。

2005年伍俊峰获无为县首届农村青年“创业之星”称号和无为县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6年获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从怀揣100元的打工仔到年营业额4000万元的创业新星,来自安徽的伍俊峰已经成为千百万外出打工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安徽人创业故事篇二

外表不羁、内心却有主见。这是许多人留给他的评价。

少时淘气贪玩,偏偏就能考取北京的一所大学;在北京闯出一番名堂,又毅然选择自己创业;家底赔了个精光,从头再来做了一名职业经理人……这就是胡军,一位从事家装行业13年的年轻创业者,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创业者最需具备的品质———执着。

25岁被评为北京市十大设计师

胡军是安徽宿州人,因为淘气,家里人担心他考不上大学,可胡军居然被北京一所大学给录取了,而且还学了自己喜爱的环境艺术专业。

1997年,短暂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家里人和他商量:“毕业后就回来吧,家里也给你把单位找好了,是人人都羡慕的好单位。”胡军偏说:“不回去了,我决定留在北京元州装饰公司。”家里人自然不能理解,胡军也不多解释,定下心来在元州装饰公司一门心思搞设计。2000年,25岁的他被公司提升为北京区总经理,还被评选为“北京市十大设计师”。

数十万积蓄曾赔个精光

头衔和荣誉来得如此容易,年轻的胡军开始飘飘然。

6年里,胡军两度跳槽,皆因理念上的差异造成。胡军认为,家装设计师可以明文收取费用,但不应吃回扣。这个行业之所以到现在还不太规范,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胡军开始有了做老板的念头。

2005年,胡军毅然离开年薪10万元的万通设计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胡军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很雅致的名称———尚品生活装饰公司。虽然胡军也做了精心准备,但公司经营的很不顺利,生意不死不活,员工走的走,散的散,最后,仅剩下三名员工和他一起苦苦支撑。

2007年,公司终于有了转机,胡军也赚了个盆钵满满。2008年,他在航天城一个连队的宿舍改造工程上出了问题,数十万积蓄全赔了进去。

重新出山做职业经理人

大起大落没有击垮胡军,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他又开始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追寻梦想。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胡军曾经的生意伙伴亚光亚装饰集团为他提供了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做职业经理人。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亚光亚装饰集团晋城公司,就这样他来到了晋城。

离开了繁华喧嚣的首都,只身来到晋城,胡军首先对这个内陆小城市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他认为,正在飞速发展中的晋城日新月异,充满了商机。他认真做了自己的三年规划:一年内,做好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让公司实现跨越发展;第三年,将公司做成区域龙头。

采访结束时,胡军对记者说,他一定会在晋城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装行业品牌。

安徽人创业故事篇三

十年前,怀揣75元钱、留着齐秦式披肩长发的农村打工仔汪宏坤带着一种朦胧的梦想独闯京城,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十年后他成了拥有5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的董事长。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打工青年在北京创业寻梦的故事。

“光靠打工只能养家不能富家,人要有思想,要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干出一番事业来”

汪宏坤1968年出生在安徽桐城青草镇朝阳村,当时父亲是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每个月只有几元钱的工资,微薄的薪水艰难地养活着一家五六口人,在他的记忆里,别人家的菜都是炒着吃,而他家的菜则放在饭里蒸着吃,这样可以省些柴火和油盐。他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可他们却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作为家里的长子,汪宏坤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那时候,他一放学就到野地里采摘猪菜,顺便捡些破铜烂铁卖钱。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1986年高中没毕业,他就萌发了出去打工的念头。在父母的极力反对和自己的坚持下,他走出了小山村,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打工之路。)

汪宏坤首先到了武汉,在一家家具厂当喷漆学徒工,不到三个月,就能独立工作了。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学到了手艺,有句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武汉打工四年多,虽然技术上很过硬,但个人发展机会太少,他一直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汪宏坤也一直梦想着到北京闯一闯。1992年春节一过,他带着身上仅有的75元钱来到了北京。除了路上的花销,身上只剩12元钱,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家具厂,老板看着他那披肩长发犹豫了起来。为了展示自己多年的喷漆技术和得到这份对当时的他来说很重要的工作,汪宏坤要求在工厂车间试工一天后再定是否留下他。老板看到他活儿干得干净细致,当即同意留下。他很珍惜在北京得到的这份工作,拼命干活,有时一天只休息四个多小时。老板很高兴,当提出给他加薪时,汪宏坤婉言谢绝了,同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承包喷漆车间。当时的那个车间存在很多管理与技术上的弊端,承包后,他积极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个月后,工人工资涨了200多元,同时也降低了大量成本。后来他承包了整个工厂的油漆活儿。两年下来,积攒了3万多元钱,这是他的创业“第一桶金”

多年的打工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光靠打工是赚不到钱的,人要有思想,要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敏锐地捕捉到家具消费将随着北京的高速发展而将迅速增长,北京的家具业前景很好,市场潜力大,他决定离开工厂自己干。1994年大年初六,汪宏坤在老家找了十几个帮手,在北京朝阳区来广营乡租了一个倒闭的乡镇企业的厂房,正式开始了创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