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篇一
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
摘 要: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经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塑造而形成的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本文阐述了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素质;要求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一体化的趋势。在现代教育的宗旨下,在重视学生素质的提升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也是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现代教育中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代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几乎没人怀疑,也一直没有改变过。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学习。在这一个过程,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这些传统角色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传统的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给学生以帮助,促进真正的学习的发生。
教育问题的研究者。教师角色另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而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所以教师必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规律,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课堂教学落模式的改革问题。当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进行的教学实践,则能更深地思考教育教学理念,对新问题更敏感,更有见地。
终身学习者。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尤其重要。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经常“充电”,不仅要不断更新本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知识,并积极探索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规律、特点和新的发展动向。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关注教育技术现代化引导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
二、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具有吸引和感化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柱,任何规章制度和先进的教学设备都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将长期不懈、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具有更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一元智能”理论下采用的统一课程与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要求立足于学生组织教学,通过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现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一元智能”的狭隘性,考虑学生在理性思维、语言表达、想象力、情感、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以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当代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应该将自己置于当代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利用各学科之间的交融与整合,在各学科背景知识的碰撞和交流中,进行教学相关领域的尖端探索。根据社会的发展,在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知识转换更新的能力,突破狭隘的专业范围,通过对不同专业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对所谓的规范、常识的反思、质疑、批判、修正和探究,往往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动力。
4.强烈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诚然,引入竞争机制,即产生压力,但竞争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动力才有发展。教育界都面临着由过去的“伯乐相马”制到“赛场选马”制的转变,其结果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因此,现代社会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竞争观念,变压力为动力,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竞技场,不断地锻炼、提高自己。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法
提高教师素质,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
1.抓好师德建设,树立师表。教师应以德为本,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通过课堂教学、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影响教育、体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要结合自身进行学习,开展以“敬业、爱岗、奉献”为主题的系列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和自省反思,充实思想,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学校形成讲学习比进步、讲政治守纪律、讲正气树形象、讲师德育新人、讲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师威信的形成主要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这种威信不是教师的地位、权力上的,而是一种自然影响力、自然威望,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品格去获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爱戴。
2.确立教育现代化观念,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培训。教育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又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广大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运作的关键性要素,只有引导他们确立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信息科技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3.做好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可以通过研讨会、讲座、行业发布会、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途径进行。在成人学校中,多数教师学历不达标,而他们都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所以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吸取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是教师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能使教师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及时学习行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充实在教学中,淘汰教材中陈旧、落后或已被修改的内容。只有使教师随时参加行业研讨会,才能把握行业的动态,掌握新技术,使教学跟得上市场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不被淘汰。
4.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应制定和实行必要的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领导还应该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突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采取以老带新的措施,使他们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并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创造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针对中老年教师知识逐渐老化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以知识更新为目标的在职培训。学校应积极提供教研的有利条件,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规模空前的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充满着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社会背景中,现代教育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身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能力的督导者和协助者。现代教育者必须努力提高各种必要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吉贻祥.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J].学术交流,2002(6).
[2]沈华岚.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调整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
[3]郭永红.现代教学中教师素质新理念[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篇二
浅谈现代教育下的教师素质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教育必须为未来培养全新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也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是主观武断的“长官”,不应是事事过问的“保姆”,更不应是板着脸,守着学生,限制他们自由的“看守”,而应是学生们和蔼可亲的知心朋友,应是学生心目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博士,更应是才华横溢,活力四射,富有时代感的“多面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个人成材的条件之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笔者认为教师要具有以下素质。
关键字:现代;教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78-01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
忠诚事业、献身教育就要不惧辛苦、不计得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空间和时间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他的劳动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是难以相等的。尤其是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安于清贫,乐于奉献,才能坚守在教育战线,为现代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有高尚的品德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道德品质在教育中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修养。思想情操修养是教师完美形象的内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心灵美是风度的“灵魂”,外在风度是一个人德行的自然流露。一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正直诚实的人,其风度自然是庄重、大方、优雅、从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德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那么他在教育过程中自然是谈吐从容、文雅不粗俗、衣着整洁得体不奇异、举止优雅、大方而不轻浮。其次,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外在素质”。所谓外在素质,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风度仪表,它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教师风度的培养,一致认为教师风度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身教作用”。教师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及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操的反映。
三、要有渊博的知识
知识是师生双方心灵交汇的载体,联结精神世界的纽带。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有真才实学,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本领。这就需要教师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文化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钻研学问、不断求知看作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对待学问,要“学而不厌”。荀子则认为,当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博习”精神。教师从教之日,便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技能技巧,更要求教师具备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四、要尊重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人。只有在尊重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学会尊重,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尊重学生应该是师德的底线。所谓尊重学生,就是要将学生看作是与教师“平起平坐”、有着平等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和教师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人。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才不会伤害学生的人格,才不会无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想法;才会在批评学生时,顾及学生的面子和尊严;也才会在和学生谈话时,将身体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可否认,教育需要智慧,但这种智慧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如何呵护学生的自尊。19世纪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可谓一语中的。我们今天讨论什么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尊重学生无疑是师德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五、要喜爱学生
什么是喜爱?喜爱是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是人们表达的一种善意和关心。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以及喜爱学生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喜爱学生是有条件的,教师是否喜爱学生主要取决于学生成绩的优劣。成绩越好的学生,教师越是喜爱;成绩越差的学生,教师越是憎恶。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在教师看来便是可爱的缺点、可爱的错误,如果出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教师便会对学生特别厌恶,讽刺、挖苦、打击,批评处理起来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应试教育,鼓吹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自以为公正得很,可是,实际上,学生因为成绩不同,被教师分出森严的等级,在人格上、在教育中受到教育者不公正的对待。
喜爱是针对学生个人而言的,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行为。在教育中教师要无条件喜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可爱的,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值得维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条件喜爱学生,决不是纵容学生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我喜爱你,但决不赞同你错误的行为!”无条件喜爱学生,让学生始终能从教师那儿得到必要的尊重与信任,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无条件喜爱学生,还有助于让学生相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教师也喜爱他们,接纳他们,因为犯错误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从此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在教育中,学生如果因为犯错误而不被教师和同学接纳,失去归属感,往往都是被迫通过不断犯错误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让教师和同学感觉到他(她)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