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转变思维天地宽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1] 。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1] 。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
转变思维天地宽 从研究生当猪倌看大学生择业
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年年大幅上升,大学生就业成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一件大事。4月14日,政治局委员王兆国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择业观”。(人民日报4月15日)4月2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用自己大学毕业后曾经到农场劳动、当工人、受磨练、终身受益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出“转变就业观念最重要”,“转变观念就能发现新天地”。(光明日报4月25日)
这两则新闻使我想起一位研究生,为了施展自己所学专业,不顾家人的劝阻,放弃在成都担任一家企业销售主管年薪14万元的岗位,2004年毅然回到家乡办猪场,当猪倌,他的五元杂交良种猪成了当地供不应求的品牌,受到外国商家的喝彩,不但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立了功,还建成了创新型的跨国企业。这位研究生就是四川省自贡荣县度佳镇复家塘村的唐忠华。(东方网4月10日)
从研究生当猪倌看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转变大学生择业观绝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它涉及到政府的责任,就业道路的拓宽,就业信息的畅通,就业机会的平等,学生家长的心愿,社会舆论的关怀……但归根结底,这些外因都要通过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因而起作用。因此笔者以为,转变大学生择业观要从诸多方面努力。
人才走向市场配置已是现实,但政府的责任更大。全面小康、建设新农村、实现十一五宏伟蓝图,需要大批量的人才,大学生不是包袱是财富。如果工人、农民中的大学生占到一个相当的比例,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大学生真正愿意像唐中华那样去当工人当农民到基层到农村去干一翻事业,就有一个较为艰巨的转变择业观的过程,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套,深入到大学生中去做有说服力的思想转化工作。把转变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率纳入政府的工作职责目标就是义不容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