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

2017-06-13

教学设计作为七年级地理老师的心智成果,其形式与内容都是不断变化而没有固定模式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印度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4、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难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 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一、 文明古国(概况)

[导入]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让同学思考:这是那个国家?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回答: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二、 印度人口问题

学生: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 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1.6亿)

教师:出示印度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表。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结论: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讨论:压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三、 地形、气候和农业

教师:播放课件 印度的洪灾 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 月 月。盛行从 洋吹来的季风。再观察旱季 月至次年 月。盛行来自 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

展示课件:印度家庭在用餐 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印 度

一、 概况

位于南亚、南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二、 印度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超10亿)

压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 地形、气候和农业

1、热带季风气候

夏:降水多(西南风)---- 水灾

冬:降水少(东北风)---- 旱灾

2、地形 ---- 平坦

东北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

3、农业

水稻 沿海地区,东北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恒河上游

棉花 西南

黄麻 东北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初中地理课堂导课艺术实践

【摘要】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课堂导课缺乏艺术性的具体表现,然后细致讨论了初中地理课堂导课艺术创新方法。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导课;导课艺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课堂的导课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比其他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其主观能动性比较弱,需要教师通过鲜活的引课来引起其学习的兴趣。然而,时代改变,学生的群体特点显著变化,这就使得传统的导课方法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因此,初中地理课堂导课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地理课堂导课缺乏艺术性的表现

导课缺乏艺术性,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导课方式单调,形式呆板,没有新意,缺乏感召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听课激情;二是导语过于浅白,内容过于平淡,震撼力不强,难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欲望;三是导入或转弯抹角,或过分渲染,或喧宾夺主,看似形式新颖,作用却不明显。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常常处于冷淡的“被动接受”的心理状态,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学习地理的兴致不高,导致学生进入上课状态缓慢,课堂学习气氛不浓郁。这时候,如果教师能运用生动活泼的导语,就能为新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初中地理课堂导课艺术的创新方法

1.多媒体导课,声情并茂。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初中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视听资源,单纯的语言教学略显枯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导课,能够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从而也让音乐和美术艺术激活孩子的心情。在多媒体导课中,可以参考以下三点。第一,运用现成的视频资料进行导课。BBC国家地理中有关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其视频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用这样的视频资源来引课,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与此同时,教材上的相关知识也通过视频素材进行初步学习,可谓一举多得。第二,运用音乐作为背景进行导课。音乐可以洗涤人的灵魂,地理课通常被安排在下午,学生处于疲劳期,播放音乐,能够让学生的精神放松,从而为听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歌曲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例如,在讲世界地理中河流分布时,可以播放《蓝色的多瑙河》。第三,整合互联网资源进行导课。对于复习课,其导课的艺术就体现在各种资源的整合方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掘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将其穿插在自己的教学思路中。

2.语言渲染,直触学生内心。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够渲染所陈述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教学的效率也就上来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用语和个人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渲染的导课,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有真情实感,不能矫揉造作。具有真情实感,学生的思绪会跟着老师走;矫揉造作,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对老师教学技能的评价上,不利于引课内容的释放。第二,语言要有力度,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课的语言要像鲁迅的语言一样,针针见血,铿锵有力。这样会有一种情绪上的冲击力,让学生的思想随着老师的思路而飞翔。

3.短小精悍,把握节奏。引课的作用就如同是中药的药引子,就想点燃鞭炮的火柴。如果引课的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到后续正课内容的讲解,所以引课必须要短小精悍。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能力。引课的语言要短小精悍,就要有所侧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引课,其侧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教材内容相关。短小精悍,在学生的短期注意范围能记得住。然后就在教材中碰到了,这时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恰到好处。第二,与教辅资料习题有关。当学生课后在做作业时,发现老师引课的内容就是作业中的信息,会大幅度引起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第三,与热点话题有关。热点话题一直是学生议论的焦点,将热点话题作为引课,链接到教学中,能起到让学生全神贯注的目的。

4.提高地理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影响。人都有锦上添花的心理,喜欢精益求精。对于喜欢的事情,就非常喜欢去做。很多学生不喜欢地理是因为其地理常识比较匮乏,无法引起其共鸣。提高地理科学素养,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进行影响。在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将地理知识与初中阶段历史课堂和语文课堂上涉及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地理知识是对客观地貌地形的讲解,与个人的关系不大,这也是学生对地理学习热情不高的原因。将历史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与地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能够起到复习历史知识的作用。第二,将地理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地理测绘是大学的专业之一,百度地图上的三维图像可以看到自己家的楼顶,这都是地理测绘的成果。这样就可以将地理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三,将地理知识与政治知识联系在一起。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一直存在,将地理知识与政治联系起来,能够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在爱国主义情感的带动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导入要进行创新,从而起到导课应有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课,能让鲜活的影像和音乐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教学语言的渲染,能够直击学生内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引课短小精悍,能够避免对正题的讲解,把握好课堂节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的信任度;提高学生地理素养,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对知识与其潜在的知识结构关联起来,从而促进其自觉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当下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要在传统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当下学生的群体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设计出精良的地理导课。

作者:王海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五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立.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J].学周刊.2011(28).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