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

2017-06-07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弥久常新的话题。但是,对于怎样才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却一直难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篇一

人的全面 发展 ,是一个 历史 命题,也是一个弥久常新的话题。但是,对于怎样才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问题 ,却一直难有令人满意的答案。现实中,不少人把人的全面发展等同于人 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人的物质创造力强弱高低来衡量人的 全面发展的程度。所以,当人类借助于 科学 武器,使自己从一个匍匐于神像脚下的卑微 生物一跃而为雄踞地球的万灵之长之后,就觉得已经获得了全面发展,乃至把金钱的积 累和权力的膨胀作为人的发展的标尺,并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物质创造上,从而以一种 主子的姿态向大 自然 拼命索取。遗憾的是,当人们面对着自我创造的那些令人眩目的物 质财富时,却难有全面发展的喜悦,反而产生一种失乐园的忧郁。尤其是人们受到来自大自然和 社会 的种种报复而警醒时,才发现自我已经迷失,才发现人并没有获得真正意 义上的全面发展。于是,“认识自我”、“人的全面发展”等命题,又以新的意义召唤 着 现代 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呼声汇成一股新的人本主义浪潮。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人性 理论 的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再作一番探讨,并以之求教大方。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本能的有效社会化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人性的基础上进行。

什么是人性,至今未有定论。而且一些关于人性的定义,如人性善、人性恶等,都是人的具体社会行为的评价,根本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从字义上理解,人性应指人的属 性。这属性不仅包括本质属性,也包括非本质属性,不仅包括一般属性,也应指特殊属 性。但是,由于世界上其他物质的一切属性人皆具有,即所谓“万物皆备于我”,那么,照此 分析 人性,则人性与其他物质属性无多大区别。所以,一般都把人性界定在与动 物相区别的属性,即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的话 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社会化过程,人与动物只有形体之别,而无本质之别。只有通过社会化,人才可能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 。世界各地一些关于兽孩的报道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丧失了社会化的 环境,即本能失去 了社会化的机会后,那么他就不具备人性,形虽类人,但性不类人。即或回到社会中来,也难以适应社会。基于此,我把人性定义为人的本能的社会化。即人性是人的本能在 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的强化而形成的。

如果说,人性是人的本能的社会化,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则应该是人的本能的有效 社会化。

人的本能社会化的结果,常常出现两极性。例如人的争斗的本能,在社会化过程中, 被正义所激发,则成为勇敢;被非正义利用,则成为一种野蛮。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总视为美好的人性,违背社会意愿的行为总视为非人性的或邪恶人性的。因此,人性 范畴常常是对立的两极:善与恶、爱与恨、诚实与虚伪、无私与贪婪、勇敢与怯懦、敬 爱与嫉妒……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把那些本能朝好的方面发展者称为“有人性”,把本 能朝坏的方面发展者称为“没人性”。人们总希望人性朝好的一极发展,因此当一个人 进入社会之后,社会总是努力 教育 引导每个人,力求使其自然本能循着正确的轨道良性 发展,也就是使人的本能获得有效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一种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是由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这两种变量相互 作用的过程。这两种变量即我们平素所说的遗传与环境。有效的社会化就是使遗传与环 境这两种变量协调作用,互为促进。

人的本能是遗传的。凡本能都有一种主动显示的趋向,人的许多欲望便是本能显示的 内在动力。欧文曾说过:“人生来就具有谋求幸福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他的一切行为的 基本原因,是终身都有的,用一般人的话来说,这便是人的利己心。”[1]人的欲望促 使人不断外求,而社会的发展则给人的欲望的实现创造种种契机。人的欲望越强烈,本 能显示得越多,人性就越丰富,人的创造物也就越多,社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丰 富的社会环境又为人的本能显示提供丰富的营养。这种相互作用不断循环着,使人性在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结合的过程不断被优化。许多人认为,人性的发展就是人的自然属 性与社会属性有机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能有效社会化的过程。

正由于人性的双重性,那么,人性完善就离不开自然与社会。

按达尔文的观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首先是在自然进化中实现的,人从动物界裂变 出来,本身就经历了质的变换、质的飞跃。但是人类属于自然链条中的一环,其发展必 须遵循自然 规律 ,与自然的发展保持和谐的状态,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人类 对自然掠夺得愈厉害,为自己的发展设置的障碍也越多。因此,人性有有效社会化,决 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决不能打断人与自然相连的生物链条,要在社会过程中尽量保持人 的良好的自然本性,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在自然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只是物种的进化,还不能说明人性。猴子变人,在 生物学意义上,只不过自诞生了一个新物种,而地球上的物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倒是在人进入社会后,动物本能在社会上得到改造,在自然因素中加入了大量的社会 内容 ,才面貌日新,进一步拉大了与动物的距离。这就是说,人始终是社会的一分子, 只有参与社会竞争,才能获得自立自强,自我完善的能力——最终在社会中获得自我完 善。人的自然禀赋再高,其发展也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并一定程度受着社会的约束, 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各种人性论,实际上是人对自己在社会 上的本能发挥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究竟人自身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才真正是人,而这种 价值判断都是在各人所处的社会中所作的结论,必然带着每个人所处社会的痕迹。因此 ,要想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的社会。有了良好发展的社会,人 的本能才能真正获得有效的社会化,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才能获得有机结合。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完美的人性是真、善、美的统一。人性之真是人的本质显露的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 人性之善是社会化的人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调节的最高价值;人性之美是真与善有机结 合的形象化。真、善、美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人性真谛,展示出人性的迷人光彩。因此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之真,应该是指大自然对人性的一种规定性——合规律性,它确定人的自然价值 。这种规定性确立了人的地位并非凌驾自然之上,而是与大自然平等相处——任何时候 都离不开自然,都要参与自然的进化运动,尽管自然进化对人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让位于 社会进化,但是人类无法消除坚固的生物亚结构的实际存在和潜在 影响 ,人性之真便是 强调人与自然的新和谐。

真是人性的根本。人性的丰富、发展,必须在“真”的基础上进行,离开这一点,便 是异化。要克服异化,必须认识人性的“庐山真面目”,即人性中的各种要素,并正确 地判断人性中哪些因素应该扶持发扬,哪些应该消除克服,哪些应该愉快地接受,哪些 应该谨慎地控制。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追求人性之真,并不是为了反璞归真,而是张扬 人的本能中优良的那一些本质属性。

人性之善是社会对人的行为一种社会规定性——合道德性,它确立人性的社会价值。 动物是没有善恶观念的,它们参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竞争,或食肉,或食草的食性,皆 是适应生存的自然选择,并不存在善恶。而善与恶的观念,则是人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 ,对自身行为所作的价值判断。善,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它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辨别好坏的尺度。或者说,是社会对人性的一种规定。

休谟有一段话,对善的描述颇有见地,他说:“如果在人生的任何关系中间,我都愿 意和某一个人交往,那么他的人性在那种范围内必然可以认为不完善的,如果他对己对 人都没有什么缺陷,那么他的性格就是尽美尽善的了。这是价值和道德的最后标准。” [2]由此可见,人性之善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善的 最终实现是能和所有的人维持友好关系。而“对己对人都没有什么缺陷”,则表示善的 行为是既能满足自身需要,也满足社会及他人需要的一种行为。所以,休谟把善的人性 归纳成“慷慨、仁爱、怜悯、感恩、友谊、忠贞、热忱、无私、好施和构成一个仁善与 慈善的性格的其他一些性质。”而认为“勇敢与野心,如果没有慈善加以调弄,只会造 成一个暴君和大盗。”[3]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善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人性之善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而进行的自觉行为。 它作为一种价值,使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行为能有效地进行自身调节。它是对社会伦理 的主动承爱,而不是屈从。相反,社会环境的压力已被内化为人自身发展的动力,推动 着人性朝自我实现的道路前进。

同时,人性之善还是保证人类永恒之爱存在的一种规定。善性的最大特点便是“爱” ,而且是一种博爱。费尔巴哈认为,爱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 联系的基本手 段。他说:“爱,是完善的东西跟非完善的东西,无罪者跟有罪者,一般的东西跟个体 的东西, 法律 跟心,属神的东西跟属人的东西之间的纽带、媒介原则。……爱增强弱者 和削弱强者,降低高者和提高低者,将物质理念化和将精神质化。爱,是上帝与人精神 与自然之真正的统一。”[4]爱是社会的最好粘接剂。人性之善能充分挖掘,将是人自 身之大幸,亦是人类社会之大幸。

人性之美是人对自我价值的最高评价——合情意性,它确立人性的自我价值。

人性之真与人性之善的有机统一,是人性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在人性之美的境界里,人性中的 自然 属性和 社会 属性和谐统一,人性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水乳交融,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到自然和社会,并和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从而形成 中国 古人所追求的“ 天人合一”境界。

人性之美是人对自己的本质自由占有的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人卸下身上一切关系的枷锁,摆脱一切可以叫做强制的东西——不论是身体的强制或是道德的强制,在一种审美状态,获得了认知自由和道德自由,进行着自由创造,这是一个至善至真的境界 。也可以说,当人们把美当作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在真与善之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已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使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人性的真、善、美是三个各自独立又互相 联系的范畴。真,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及自我 发展 的社会 实践活动中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辨别好与坏的尺度,它们 分别与人的意识活动中的知、情、意三个方面相联系。美离不开真与善,它是真与善相 统一的感性形象。但是,人性之真不等于人性之美,它指人性客观实在性;人性之善也不等于人性之美,它指人性道德范畴。人性之美也不等于人性之真与人性之善,而是在 人性真、善的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结合,通过人的机体、人的言行以及外界具体事物使 之成为可感的形象。我们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性真、善、美的水乳交融。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人性并没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思想境界,马斯洛认为“真、善、美在我们这个 文化中的普通人身上只是勉强地互相联系在一起,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则情况更糟。”[5]然而,他却肯定地认为,人性可以达到真、善、美融为一体的境界。他的人本主义心 理学 提供了这种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 教育 。他坚持认为,人的自我完善的程度,在于教育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潜力挖掘的多少。尽管我们不赞同“教育万能”,但我们发现,在一个有充分民主自由的社会里,教育对人性的真、善、美 的挖掘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协调

人的发展,人性观的论争,势必引起人生观的交锋。因为,有什么样的人性,必然促使人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生活、去认识世界,去怎样发展自我。而人生观的论争,很多时候则表现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两军对垒。

个人本位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就是目的,社会的需求只不过是个人需求的集中反映,社会应以适应、满足个体的需求为主,那么,人的本能的社会化,就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造就一个个独具个性的有充分创造力的真正的“人”。

社会本位论则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建立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就是目的。社会不发展,难以保证个体需求的满足。所以,应当按照社会需求促进个体社会化,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人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服务,人的本能社会化,应该有双重任务,既 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也使人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总会偏重社会本位论。因为,在理想的社会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满足社会需要,实际也满足了人的发展的需要,柏拉图自认为他 的“理想国”里能实现这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他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异化的现象中认识这一点的,并且他还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 产相一致的,一个美好的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因之他设计了一个理想 的模式——共产主义社会,而按照他的模式建立的社会主义,应该说都强调社会本位论 。当然在一个极力要维护现状的社会里,“社会本位”也会大行其道。或者说,在一个 稳态结构的社会里,总是以社会为本。例如,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是一个靠 伦常关系维持的社会,个体对社会有极大的依赖性,社会有极大的稳定性。西方亦如此 ,中世纪是以神本位代替社会本位的。以后的一些专制国家,如德国便是坚持社会本位论的。这里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德国的康德是最早系统地提出社会本位的人,而他却 是极力推崇卢梭,并深爱卢梭 影响 的人。康德何以会产生与卢梭对立的观念呢?除了认 识论方面的 问题 外,恐怕更多的是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他身上起作用——他不敢否 定现存的社会,要维持现存的社会。正如有人评价的,康德认为“平民最值得尊敬,反 对封建特权,但又声称凡事皆应服从现有的立法权威。他对法国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认 为路易十六被处死是‘永世莫赎之罪’。”社会本位论是他这种矛盾思想的产物。由于 康德意识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在现存社会里无论如何不能协调,只好又设计一个“彼 岸世界”,寄寓他的理想。所以,马克思批判他说,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了革命, “但软弱无力的德国市民只有‘善良意志’。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 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 调都推到彼岸世界。”

个人本位论的提出,往往处于新旧社会之交,或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不满意社会的现状,就会强调个体的实现。因为旧社会最大的不合理性,便是束缚人性,扼杀个体的需要。社会被少数人操纵着,人成为社会的工具,实质成为少数人的工具,这是人 所不能容忍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知识、思考与体力都能得到发展的新人。在启蒙 时代 ,个人本位是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教 育的激烈抗议,卢梭尖锐地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中。”[6]“人 类的心灵像格劳卡斯的塑像那样,已被气候、海水和暴风雨把它的形象改变到这样程度,以致它已经不像一个人而像一个野兽了。”[7]他认为教育就把人从扭曲人的本质的不合理的社会中解放出来,恢复其自然的天性。也就是说,在他的“个人本位”的思想里渗透了变革社会的革命思想。

在动态的社会里,个人本位论也是畅行的。动态社会与稳态社会是相对而言的,所有 社会都是发展的,只是速度有快有慢,动态社会是指社会变化比较迅速的社会。在动态 社会里新旧观念交替迅速,任何一个为社会而设计的发展模式都不能保持很长时间,教 育今是昨非,也许今天社会需求是如此,明天的需求却又不同。社会需求没有准标,教 育无从设计社会,而具备应变力和创造力素质的人却是必不可少。这促使教育把目标转 向个体。 现代 社会处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之中,高速、易变是其重要特点。因之,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浪潮的涌起,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使之然。

立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考虑整个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要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人的自由创造欲望,培养出具有自由精神、个人尊严,能自主选择 、自我选择的有个性的新人,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培养,古代的孔子也曾有言:“君子 不器”。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抬高个体需求,而贬低社会需求。社会需求虽然制约着个体需求,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需求,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如何考虑个人和社 会的协调一致,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就连极力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西方资 产阶级,也在认真考虑,并努力寻找个人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使组成社会的每个人在个性创造力、道德 品质、心身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有许多 经验教训都说明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这个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 经济 、 政治 ,如果忽略人的方面,忽略人的 自身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不可能持久的,还会使社会畸形。因此,如果人要使自己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个人 的发展应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要给个人的发展留下理想的空间。

【 参考 文献 】

[1]欧文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2][3]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49、604.

[4]费尔巴哈 哲学 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7.

[5](英)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 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0.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

[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2.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