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小球技术讲解
所谓小球,并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场上都是小个子打球,而是一种打法,一种如今在NBA盛行的风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小球技术讲解,欢迎阅读!
NBA赛场为何盛行篮球小球打法:
小球战术就是像太阳的那种快打旋风式打法,跑着打,称为小球战术;像火箭,马刺这种注重防守,半场进攻的就是大球战术,不过一般好像不直接叫什么大球战术,这样的打法一般要有强力中锋或是大前锋!
所谓小球,并不是指球比平常的小,也不是场上都是小个子打球,而是一种打法,一种如今在NBA盛行的风格。可以称为小球的球队,该队中球场上肯定没有具有统治力的中锋,因此全队基本上不打慢节奏的半场进攻,如果必须得打半场进攻的时候,球场上的五名队员位置比较散开,多利用传球、挡拆、跑位来制造出投篮出手的机会。
小球在联盟中的盛行,与NBA中优秀中锋越来越少的原因有着极大的关系,奥拉朱旺、罗宾逊、尤因和奥尼尔、莫宁这些优秀的中锋仅剩奥尼尔一个人在球场上残喘;而联盟中全能球员则越来越多,场上五个人个个都能运球、能突破、能在外线远投,这就是全能球员盛行的代表。
"小球"是美国人喊出来的,英文直译smallball。小球的意思,当然不是球比通常的小,也不是小个子打的球,而是一种打法,更是一种风格。对"小球"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必须有如下特征:一、场上没有具统治力的中锋,也不围绕这样的中锋打篮下的个人战术;二、攻守转换快,不打慢节奏的半场进攻;三、在被迫打半场进攻时,五人位置分散(spreading),多传球,多跑位,挡拆、空切非常频繁,普遍第一时间出手抢投。
这三种特征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比赛节奏快,场面好看,配合出神入化。太阳和小牛因此一度成为联盟平均得分最高的球队,在球迷心中颇有分量。当"小球"成为风潮,NBA的得分普遍提高,四年前,NBA各队平均每场得93.4分,上赛季达到97.0分。上赛季最终有五支队伍平均得分为"100+",新赛季开始两周,有十支队伍"100+"。打"小球"时,由于内线大个多飘在外线,三分球出手数也明显上升,四年前平均每场14.9次,上赛季达到16次。
"小球"风潮获得了NBA高层的支持,因为好看的场面能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所以NBA不惜改变规则来鼓励"小球"的生存,比如外线不许用手接触持球进攻队员,允许有限的联防。大卫·斯特恩说:"规则改变鼓励各队吸收全能球员,一旦允许联防,你最好让五人都参与进攻,参与推进和传球。只有多传球,找到投篮队员,才能打败联防。"
篮球小球的盛行:
"小球"盛行,与几大因素有关:第一,NBA优秀的中锋越来越少,10年前还有奥拉朱旺、奥尼尔、"海军上将"罗宾逊、莫宁和尤因这几大中锋,如今奥尼尔也在走下坡路,真正具有统治力的中锋只有姚明一个。一旦你没有优秀的中锋,只有增加速度,希望以多打少,以外打内。
第二,"全能球员"越来越多,身高与技术、身高与攻击范围甚至身高与速度都不再成为必然矛盾。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神算子"帕特·莱利带湖人队开创"表演时代",就是一种"小球",当时的模板球员是"魔术师"约翰逊。莱利说过,未来的篮球,各位置的区分将变得模糊,可能场上的五人身高都和"魔术师"一样是2米06左右,人人都能控球、运球、传球并在各种位置投篮。莱利所言似乎过于理想化,然而不到10年,诺维茨基、迪奥、小邓利维、基里连科这样的球员一一出现,未来正在变成现实。
第三,美式篮球在世界屡遭"滑铁卢",欧洲篮球、南美阿根廷篮球给美国人的思维造成极大冲击。在美国人看来,欧洲和阿根廷篮球虽然也划分位置,但每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很大,大个都能投三分,挡拆、空切、传球如此普遍,那正是莱利所说的"理想国"。NBA涌入大量欧洲白人球员,也给各队打"小球"创造了条件。太阳是"小球"特征最明显的球队,主教练丹东尼正是在意大利建立了自己的战术理念。
但太阳并非第一个倡导"小球"的队伍,联盟中真正第一个坚决打"小球"的教练是老尼尔森。以前联盟由中锋统治,老尼尔森从金州到达拉斯,一直苦于没有优秀的大个,而他和儿子小尼尔森是走出美国、接纳欧洲风格的先行者。即使离开小牛队,老尼尔森也没有放弃他的理念,他用"小球"改造勇士队,现在平均每场得102分,名列联盟第七,并且在与小牛对战时占取上风。
小牛队打进总决赛,太阳队连年在西部打出好成绩,纳什连续两年被评为MVP,都是"小球"流行的证明。这个赛季增加了勇士队,奇才、掘金、黄蜂、老鹰都在打"小球"。
篮球小球的困惑:
不到半年前,小牛还在打总决赛,太阳队逆转淘汰了湖人进入西部第二轮,人见人怕。然而只过了一个夏天,仿佛遭了霜打,太阳、小牛、掘金纷纷跌入低谷。而姚明的爆发带领火箭连胜,热火队只要有"鲨鱼"归来就能勇往直前,爵士靠两大内线独霸西部第一。"小球"怎么了?
其实,无论太阳、小牛还是掘金,成绩低迷都有各自具体的原因。太阳和小牛都换了替补阵容,需要时间磨合;小斯归来,使迪奥的机会明显减少,状态不佳;掘金队马丁要做手术,这套阵容并非他们之理想。这些,和"小球"本身无关。
只有姚明带领火箭狂扫小牛"30+",才体现了"大球"和"小球"的根本区别,暴露出"小球"的本质缺陷。以NBA篮球的赛制,本身对内线大个是保护的,允许联防以后,新的"防守三秒"规则也没有让篮下单打过时。只要你有好的大个,你不必跟风去打"小球",所谓的"小球"流行,不过是各队没有优秀中锋时无奈的选择。以灰熊为例,加索尔健康时,速度很慢,半场倒手必然会把球给到他手中完成单打,加索尔受伤后,灰熊提速打起"小球",但效果不佳。上赛季迪奥表现出众,当选"进步最快队员",可太阳还是希望小斯在内线挑起大梁。小牛队虽有诺维茨基在外线神准,然而对手一旦以小防大,"德国战车"效率必打折扣,总决赛六战平均只有不到23分,所以"小将军"逆老尼尔森意志,降速并加强防守。
"小球"有其致命缺陷,季后赛越往后越明显,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支完全以"小球"为打法的球队能拿到总冠军,如今的太阳队最好也就打到西部决赛。
作为一种风格,"小球"可以丰富打法,改变节奏。比如火箭队,由于穆大叔老迈,又不可能让姚明从头打到尾,所以范甘迪也备有"小球"阵容,让海耶斯、巴蒂尔、麦迪、海德和阿尔斯通打速度。其他球队,也都有这样的阵容用来改变节奏,打乱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