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杨式太极拳演变而来,创始人为满人全佑(1834-1902)。经其弟子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修润,到民国初年定型,传播至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吴式太极拳。欢迎阅读!
吴式太极拳的起源传承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泉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王茂斋(1862-1940)山东掖县人,王茂斋老先生祖居山东省莱州市(原掖县)大武官村,他是吴式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师兄。在当时威望极高。吴式太极拳门人中流传着一本《同门录》,第一页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页是吴鉴泉宗师的英照,以后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们的照片。王先生对吴式太极拳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
吴式太极拳的特征体用
吴式太极拳的特征
吴式太极拳的特征可概括为:功架紧凑、安静自然、招势严密、细腻绵柔,符合太极阴阳理论。具体体现在修炼时必须注意:
(一)中正:每一个姿势务求端正,最忌偏斜。重心必须稳定,开合必须讲究虚实对称。
尤其是三盘(胸臂以上为上盘、腰胯为中盘、腿为下盘)功夫必须协调。要注意以腰胯为全身之枢纽,下盘是基础,上盘则以顶头悬(虚领顶劲)作为纲领。中正即《十三势歌诀》中说的“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安舒:安舒的要领就是自然,切忌牵强。要求“神清气和、体静身柔”。练拳时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动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稳、深长。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说,练拳要“放松”,应该指出,正确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法则。我们常说的“太极劲”,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身便散乱”,弊病出于腰腿。
安舒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是“气沉丹田”。如果在练拳中达不到安静的要求,也就无法做到“气沉丹田”。
(三)轻灵: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轻灵”法则。《太极拳论》开始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武术的最为重要之处。
在《太极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释“轻灵”的重要性。这两句话的意义何在?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指以轻灵为法则,在练拳中产生的“灵敏度”。就像一台灵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样,在天平的一侧,加以不同的重量,即有不同的反应。精密度越高的天平,反应越是灵敏。
(四)圆活:一般练太极拳者对“圆活”的理解都有偏颇的一面。圆活所表现的,绝不仅是“形(即拳架)”的一个方面。
形圆,仅是学拳的初始阶段,但也不是三五年能达到的;意圆,则更难也,这个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我将这两个阶段譬喻为“升堂、入室”。
能练到“神圆”的,则是凤毛麟角。
圆活的评判标准
1.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3.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这三个阶段是必须跨越的,否则,就无法谈及圆活。
吴式太极拳的体用问题
作为武术,太极拳必然要涉及体、用两个方面。《十三势歌》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充分说明体与用的表里关系。实际体与用均有表里两重意义。简单地说,即为“蓄劲与发劲”的关系。“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是蓄劲的过程;“以气运身,务令顺逆”是发劲的过程。
我们先讨论“体”,基础是“盘架”。
1.盘架“表”的体现,即形于外的。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盘架必须遵守的法则,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功能是强健筋骨,调和气血,神舒体净。其目的就是本身的修为和功力的较量。
2.盘架“里”的体现,即行于内的。即修身养性,益寿延年,明心见性,固精提神。
练太极拳讲究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用力则断;三不用法,用法则尽。这里所说的“气”是指“努气”。“法”则指主观的、不合规矩的陋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能没法。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无法则是指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因敌变化示神奇”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
吴式太极拳的问题归纳
1.必须注意阴阳消长与动静变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虚实的变化。动静互变而无迟滞之弊”。
2.始终要保持中正、安舒的原则,所谓“立如平准,动如车轮”。尤其是要注意不要犯“双重”的弊病。关键必须时刻注意“顶头悬”。
3.必须注意气的运行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又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所以在练拳时,呼吸必须均匀,深长,频率要一致。
从我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来评价太极拳,应是最好的“有氧运动。”
关于“用”的方面,作为技,太极拳有其独到之处。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具体地说,就是“十三势”的应用。
如何理解“四两拨千斤”?实际上就是“杠杆定律”。太极拳之应敌,不接触对方之重点,而移动其支点,使其失去重心。举例来说,在推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劲”。劲的应用即是在力与力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换句术语来说,也就是“听劲”。
“劲”的应用方法,也就是《打手歌》中讲的“粘连黏随不丢顶”。我不认为刚劲是太极拳主劲,刚劲是一个个性的表现。无欲则刚,柔才是太极的主导。
劲在物体上找到一个支持点,就足以支持和抗衡其他力量。但力与力之间不能有间隔,有了间隔就有了空隙,无法利用其巨大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理论中所讲的“断”。断是练太极拳的大忌。所以《太极拳论》说:“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劲的建立重要的就是“顶头悬(虚领顶劲)和充实丹田气”。属于内在的修为。外在的则是“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总之,劲是蕴之于内的修为。所谓“专主一方,支撑八面”。这种修为必须有牢固的基础。
推手是太极拳在“用”的方面一个独特的、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它是一种高级艺术,我们通常称之谓“太极拳问答”。也就是通过推手来体验二者之间的功力,其具有非常独到的实用价值。学者必须努力下功夫,才能体会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