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复习知识

2017-06-19

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的效率,它还是成功的开始;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复习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复习知识(一)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 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 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 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山海关大战和清军入关

附表: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 年女真金

完颜阿骨打1616 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 年满洲清皇太极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 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 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复习知识(二)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课本复习知识(三)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第 12 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 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 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①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 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意大利旅行 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行省制的内容

①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 11 个行省(可指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的范围);

③在中央设宣政院,西 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 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4、回族的形成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 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 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 族的大融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