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的原因是什么

2016-12-08

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那么,不孕的原因是什么?不孕的辨证论治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不孕的原因是什么

不孕症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久病大病、反复流产损伤肾气而致,或因性忧郁、七情内伤使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而成。此外,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亦可成为病因,导致不孕。

一、肾虚

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盛衰主宰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若先天肾气不足,或房事失节、久病大病、反复流产损伤肾气,或高龄而肾气渐虚,则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或素体肾阳虚、寒湿伤肾,命门火衰,阳虚气弱,则生化失期,有碍子宫发育,不能摄精成孕;或素体肾阴亏虚、房劳多产、久病失血、耗损真阴,天癸乏源,冲任血海空虚;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均不能摄精成孕,发为本病。

二、肝气郁结

若素性忧郁,或七情内伤,情怀不畅;或因久不受孕,继发肝气不舒,致情绪低落、忧郁寡欢,气机不畅。二者互为因果,肝气郁结益甚,以致冲任不能相互资生,不能摄精成孕。又肝郁克脾,脾伤则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任、带失调,发为本病。

三、瘀滞胞宫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寒、热、虚、实、外伤均可瘀滞冲任,胞宫、胞脉阻滞不通而导致不孕。或经期、产后瘀血未净,房事不节亦可致瘀,瘀积日久成癥,发为本病。

四、痰湿内阻

素体脾肾阳虚或劳倦思虑过度,饮食不节伤脾或肝木犯脾,或肾阳虚不能温脾,脾虚则健运失司,水湿内停,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聚湿成痰;或嗜食膏粱厚味,痰湿内生,躯脂满溢,遮隔子宫,不能摄精成孕;或痰阻气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发为本病。

不孕的辨证论治

一、肾虚证

1. 肾气虚证

症见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脉弱。

肾气不足,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冲任失调,血海失司,故月经不调,量或多或少;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神疲,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尺脉弱均为肾气虚之象。

治宜补益肾气,温养冲任。

2. 肾阳虚证

症见婚久不孕,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经色淡暗,性欲淡漠,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尺弱。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虚气弱,肾失温煦,不能触发氤氲乐育之气以摄精成孕,故不孕;沈阳亏虚,天癸不充,故月经迟发或经闭;先天不足,生化失期,故子宫发育不良;阳虚水泛,水湿下注任带,故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腰膝酸软、面斑多、环唇黯,脉沉细尺弱均为肾阳亏虚之征。

治宜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3. 肾阴虚证

婚久不孕,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月经停闭,经色较鲜红。或行经时间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肾阴亏虚,精血不足,冲任血海匮乏,月经量少或停闭不行,阴虚血少,不能摄精则婚久不孕;若阴虚生内热,冲任胞宫蕴热,不能摄精凝孕,亦不孕,热迫血行,则月经常提前,经期延长甚至崩中漏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均为肾阴虚之征。

治宜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二、肝气郁结证

婚久不孕,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不一,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不一;肝失条达,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故婚久不孕;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来腹痛;经前烦怒、胸乳胀痛,脉弦均为肝气郁结之征。

治宜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三、瘀滞胞宫证

婚久不孕,月经多推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甚或呈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黯,有血块,块下痛减。有时经行不畅、淋漓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故月经多推后,不能摄精成孕,故婚久不孕;瘀血阻滞,冲任不畅,不通则痛,故经来腹痛,经色紫黯有块;瘀阻胞宫,血不归经,故经来难净,或经间少量出血;舌黯脉涩也是瘀滞之征。

治宜活血化瘀,调和冲任。

四、痰湿内阻证

婚久不孕,多自青春期始即形体肥胖,月经常推后、稀发,甚则经闭不行;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目虚浮或㿠白;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景岳全书》云:“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脾肾素虚,水湿难化,聚湿成痰,痰阻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经行推后或停闭;痰阻冲任,脂膜壅塞,遮隔子宫,不能摄精承孕而致不孕;亦可因痰阻气机,气滞则血瘀,痰瘀互结于冲任、胞宫,不能萌发启动氤氲乐育之气而致不孕。胸闷泛恶,舌淡胖,苔白腻均为痰湿内阻之征。

治宜化痰利湿,温补脾肾。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