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恐龙的童话故事
童话担负着教育下一代,娱乐下一代并向他们解释世界的功能,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有关恐龙的童话故事。
有关恐龙的童话故事1:恐龙来到了学校
看,同学们都在操场上活动哩!突然间,几只庞然大物从学校的正门走进来。同学们吓得尖叫起来:“快跑呀,怪物来了!”这时,那几只怪物开口说话了:“同学们别怕,我们是龙龙组合,是来为你们讲解恐龙知识的。”“恐龙?这是怎么回事?难到恐龙复活了吗?” “同学们!我们是机器恐龙。
是科学家们根据发现的恐龙化石,采用最新的生物芯片和高分子新材料制造的,拥有比真实恐龙更强壮的体魄,更发达的智慧。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这时,同学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觉得这些恐龙真得很温顺,不像电影故事中那样凶猛恐怖。 “太好了!”同学们欢快地叫着,并纷纷爬到他们的身上,仔细地观察,还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搞得龙龙们昏头昏脑的。“跟我过来!”龙龙们带着同学回到了侏罗纪。那时的地球一片郁郁葱葱,到处是灌木、森林,许多恐龙在安祥的啃着树叶,不时发出阵阵鸣叫,一只慈母龙妈妈带着它的孩子在一片矮树丛中享用着“美餐”,突然一只小龙从树林中爬到面前来,我们对小龙爱不释手,最后还是决定让它爬回大森林中去,自由成长。这时一个同学大叫着跑了过来,带我们来到了一片丛林前。呀!
是一只阿尔伯特龙与一只剑龙正在大战!只见它们身上都伤痕累累,不一会儿,剑龙就败下阵来,成了阿尔伯特龙的口中之食。 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龙龙们把我们带回了校园,没想到恐龙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啊!这是有意义的一天!同学们都很高兴。
有关恐龙的童话故事2:恐龙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
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骼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骼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
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绵山恐龙的传说绵山恐龙来源于一个古老神奇的民间传说。天宝十四年(755),唐玄宗在绵山敕建大罗宫后,觉得自己办了一件敬天法祖的大事,心情十分愉悦。
于是兴致勃勃来到水涛沟欣赏景色。不觉天色渐晚,大臣们劝玄宗在云峰寺过夜,玄宗执意不肯,说:“朕观天下景色,水涛沟当数第一秀色,朕今晚就在此歇宿。”由于劳累,玄宗很快入睡。
睡至半夜,侍卫忽听一声惊叫,只见他满头冷汗。玄宗说:“吓死朕了!梦见无数只神兽将朕团团围住,其中一只首领样的上前讨封说:‘圣上敬天敬地,岂不知吾辈也是天地间之物?圣上乃真龙天子,恳请带吾辈上绵山栖居。’”
因梦奇异,唐玄宗便下令在此依据梦境塑了这些神兽。[据旧唐书载: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冬十月丙申,麟现于介山。]为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绵山风景区根据这一传说,塑造了这组绵山恐龙。提示广大游客要增强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美化环境的意识。
奇怪的恐龙蛋恐龙妈妈生了个特别大的蛋,她在嘀咕:我以前生的蛋从来没有这么大,这次真是奇怪!可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呢。以前,恐龙妈妈把蛋埋在沙砾里,七七四十九天后小恐龙就乖乖地出来了;可这个大蛋,在沙砾里躺了九九八十一天还没有动静。恐龙妈妈轻轻地敲敲蛋壳说:“小宝贝,该出来啦。”“我们不出来,我们在里面挺好的。”蛋里传出小恐龙轻轻地声音。
“我们?我们不是指一个人哦。”恐龙妈妈纠正小恐龙。“当然是我们啦。”蛋里的小恐龙说:“因为我们是两个。”“哦,天呐!”恐龙妈妈兴奋地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呀,真是太好了!” “你们快出来吧,让妈妈看看你们长得像谁?像我还是像你们的爸爸?”“里面又温暖又舒服,我们又有伴儿。”
蛋里的小恐龙说:“我们不出来。” “外面好玩的可多呢。你们出来,妈妈带你们去玩。”可是蛋里的小恐龙不回答。一只小鸡走过。蛋里的小恐龙问:“叽叽叽,这是谁的声音?”
“这是小鸡的声音。”恐龙妈妈说:“小鸡有尖尖的嘴巴,毛茸茸的身体,你们可以和他做朋友。”一只小鸭走过。蛋里的小恐龙问:“嘎嘎嘎,这是谁的声音?”“这是小鸭的声音。”恐龙妈妈说:“小鸭脚上有蹼,是个游泳能手,你们可以和他玩水去。”
“月亮弯弯,像艘小船??”“刚才又是谁走过去了?”蛋里的小恐龙问:“他念的是什么呀?”“是熊先生,他在念诗。”恐龙妈妈说:“熊先生写了好多好多的诗。” “我喜欢诗,我要跟熊先生学写诗。”蛋里的一个小恐龙说。
“春天多么美呀,春天多么美??”“这么好听的是什么声音?”“这是小黄莺在唱歌呢,她是位歌唱家。”
“我喜欢歌,我要跟黄莺小姐学唱歌。”蛋里的另一个小恐龙说。“外面这么好玩,有这么多朋友。”蛋里的小恐龙说:“我们要出来找朋友玩。”
两只小恐龙争先恐后地从蛋壳里钻出来,扑向恐龙妈妈:“妈妈,妈妈,我先出来,我是大大。”“妈妈,妈妈,我后出来,我是小小。”恐龙妈妈一手抱一个小恐龙,带着他们去找朋友玩了。
有关恐龙的童话故事3:恐龙的故事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
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
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
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
慈母龙每次能生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
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
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部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
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
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于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
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很可能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骼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到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