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2016-12-24

心理健康是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幸福生活、有效学习和工作的有力保障,因而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一:心理健康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龙敏.我国新建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2]李煦.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13]孙莞.基于个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4]吴琼.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5]包蓓蓓.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感受尺度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16]杜恩龙,毛航峰,张东栋.浅析建筑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空间[J].城市建筑,2013(14):36.

[17]吴文澎.高校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18]周剑锋.浅谈建筑空间对人的心理影响[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19]万玲玲,陈捷.负面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影响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4):444-445.

[20]曹艳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二: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

摘要: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存在课程定位不准、内容欠缺、教育方式单一、评价缺乏有效性等问题,优化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明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显性与隐性课程、建立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加强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

关键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

一、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2015年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2014年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二、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三、陕西省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一)准确定位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其双重性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二)科学设置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提高其实效性

1.明确课程性质。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性爱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助性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开发建设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发挥其渗透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四)建立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与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其专业性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2008(8):86-87.

[2]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03-105.

[3]王兰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3):145-146.

[4]栗文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专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43-44.

[5]吴菁.课程评价介入: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32-134.

[6]唐闻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个互补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3):72-7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2.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4.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5.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