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欣赏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欣赏:老人
土院,土墙,瓦屋。虚掩的木门。
火塘,茶壶,老人。
昏暗的小屋,红红的火塘,黑黑的茶壶,双眼微闭的老人。
老人八十四岁高龄了,明显着风烛残年的光景。我不知道老人在想什么,在等待什么,我们的到来,也许就是老人的期待。
我们,在这个冬天,期盼这样的火塘,也期盼了很久。
温暖、温馨、热烈的气氛。老人的脸上浮出了喜悦。
老人居住的地方叫吴王坟,信王吴璘的墓地所在。
吴璘,南宋名将,爱国英雄,追太师,封信王。吴氏三代率领吴家军在南宋抗金斗争中,保卫秦陇,屏障巴蜀八十余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声名、地位,足以与韩世忠、岳飞齐名。吴璘葬于兴州城西雨山之上,坐西向东,四山环抱,开阔平坦。宋孝宗御书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老人并不姓吴,也不清楚吴璘的功绩,只是祖辈为吴王守墓,老人打小便依稀地觉得雨山有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老人对吴王坟的印象只有零碎的片断。高大的石碑,石人、石马,青砖铺就的墓堂。
石碑已不知去向,碑帽砌在梯地的石坎里,若干的青砖,没了踪影。问老人,老人也不知道。
石人、石马残落在荒草丛生的沟渠边。石人没了头颅,石马剩下半匹。
这石人、石马,从大宋朝的那天开始,就忠实地守候在雨山了,日复一日地守到现在。吴王坟没了,石人、石马还在。雨山无言,石人无语,石马无声,彼此相对而坐,静默在渐渐老去的时光里。
老人与吴王坟,有着某种割舍不下的牵连。正是老人年轻时在雨山顶上找到了吴王坟的碑帽,并亲手把它嵌在半山的石坎里。石坎的片石,鱼鳞般倾斜,唯独这碑帽,端端正正的。老人用这种近乎虔诚的方式,把吴王坟留在了雨山,把自己也留在了雨山。八十多个春夏秋冬,老人笃定地留了下来。这雨山的湾湾岭岭,这吴王坟,留下了老人倥偬的身影,也留下了老人全部的记忆。
千古江山,斜阳草树。岁月如风,人生迟暮。
天晴的时候,老人还去看看石人、石马。老人琢磨,吴王坟不在了,自己也老了,这石人、石马会不会离开?说不定哪天清晨,它们便真的不见了。
老人有免费合疗、高龄补贴和养老保险。衣食无忧的老人虽然渴望儿孙绕膝的天伦,但面对吴王坟的落寞,老人并不觉得孤独。老人明白,纵使有一天,石人走了,石马走了,自已也走了,可吴王坟不会走。因为老人当年找到碑帽的那一刻,便把那个大人物嵌在了自己的心坎上。老人想,真到了那天,就把自己炼成一块青砖,和那人一起,永远留在雨山。
老人安静地坐着。我忽然担心起来,老人会不会在一瞬间,凝固成一尊饱经风霜的雕像呢?
我们之于老人,一如老人之于吴王坟,英雄之于历史,全都是过客。行色匆匆的过客。
临别时,我们给火塘新添了柴禾。
火塘守着茶壶。茶壶守着老人。老人守着火塘。
吴王坟的天空开始飘雪,土院,土墙,瓦屋,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苍茫里。
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欣赏:触目老人
离开家乡久了,再回去,总觉得变化太大太快,许多熟悉的地方竟陌生起来。走上一条条新开的马路,走近一座座新建的大楼,陡生怀旧之情。对景物如此,对人就更多些复杂心绪了。尤其是老人。倘若你常看某一老人,见他一天天慢慢的老,缓缓地老,决不至于大惊小怪。倘若半年一载偶见其人一面,难免唏嘘不已:这人怎么说老就老了,老得如此之快。叫人心生凄凉。
春节前从北京女儿家回到家乡,去探望岳父,他躺在床上只冲我傻傻地笑。小姨妹说,他连儿子闺女都不认得了,随地大小便,甚至还用手抓自己的粪便。一霎那,悲哀一下子袭上我心头。
记得去岁夏季我看他时,他还坐在门前河堤边凳子上晒太阳,有问必答。
记得前年冬天我看他时,他还遛弯,在街心广场花坛边与一帮老人聊天,谈笑风生。
记得大前年我去看他时,他还……
人的思维特快,就那么几秒钟,我脑中闪回出一幕幕岳父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像跳跃式的影视镜头。最难忘我婚前星期天每次去其家,都能听到他讲故事。让我这准姑爷子了无拘束之感。他那满面笑容,吸几口烟,再左手捏烟斗,右手比划,眉飞色舞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他早先不抽烟,因是从事烟草技术指导工作,常常要品烟,他嘴上的烟斗也就不时冒出一缕缕轻烟。叫我奇怪的是,他经手许多名牌好烟,但我从未见他抽烟卷。他吸烟斗的样子极有画意,那是远非我想象中他吸烟卷能比得了的。
岳父文化程度并不高,只小学毕业,但很爱看书很爱讲故事,我不止一次听他讲孙庞斗智,讲得声情并茂。其记忆力着实令人钦佩。
岳父豪爽、乐观,宽容。文革中他因被怀疑历史不清,被打入牛鬼蛇神行列,被关、挨斗、游街,可是我从没听他诉冤说屈,也从没听他对哪个迫害他的人耿耿于怀。
岳父是闲不住的人。他钟爱自己的工作,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大小乡镇,凡有种植烟草的地方,他都去过。他68岁才退休,之后又返聘回去好多年才离岗。赋闲后看看武侠小说,打打麻将,也上山挖野菜捡蘑菇弄药材,更多的时间是扎到老人堆里高谈阔论,高高兴兴地走,乐乐呵呵地听,开开心心地讲,他的健谈在小县城大厦广场老人堆里颇有名声。
与我熟识又认识我岳父的人无不对我交口称赞,老爷子真健康!话语中流露的羡慕很叫我自豪。前些年我在家乡,一直以为岳父的老,是停滞不前的。他的老,是浪漫的老,老得很有诗意。你看吧,嘴角一只烟斗、冒出一缕轻烟、两道长寿眉长长的白白的、满脸挂着慈祥的笑,这是多好的一帧木刻画或油画呢!我为没有罗中立那样的本事,不能把岳父的形象变成画作而遗憾。
而今,我脑中那个健康硬朗结结实实的岳父只能作为一幅老照片留存在脑海了。当时我看他躺在床上,面部像雕塑。上午的阳光从明亮的窗子照进来,镀到他的脸上,他满脸的皱纹愈显清晰,像沟壑。那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了吧!我知道,那一道道皱纹都是他走过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啊!
回家乡第三天,在大街上遇见老同学赵某之父。我看见他佝偻着腰,拄着拐杖,一步一挪,蹒跚而行。那条大街是县城主干道,又值春节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最叫人担心的是,马路上有的地段覆着冰盖着雪,即便是腿脚利落的人也一跐一滑。像他这样年迈老人行走其上,真叫人担心。我停下自行车,站在路这面,眼定定地看,心酸酸地想,老人家怎么老成这个样子了呢?
赵虽然高中不与我同班,但文革时与我交情较厚,他是当时县城中学造反派组织的学生领袖。后来下乡,再后来念完工农兵大学留校工作了几年,举家去了美国。赵的父亲一家人我都熟悉。我对赵的父亲印象极为深刻不仅仅因为他是赵的父亲。这个老人很有毅力,他常年坚持健身锻炼,并且他锻炼的方式与众不同。他跑步之后,找一个临街的单位门前活动身体,动作特别奇特。活动到头部,呲牙咧嘴,不管别人看了作何议论,自管做自己的怪异健身操。我推想,他是在活动头部五官罢!这个老人还爱学习。1996年夏天赵回国我们聚会之后去赵家,在老人家的客厅我们叙旧,我看到了老人写的毛笔字。谈论起来,我得知他不仅看书看报练书法,还学习电脑操作,因年高记忆力差,打字困难,想使用汉王笔。屈指算来,距那时已经十五六年了。这样一个时间跨越,在未老之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不太明显,而在赵的父亲身上就残酷多了。这样一想,他的老态倒也正常。
又过了两天,我又在同一地点的马路上遇见老人。那天路更滑,路面上结着一层薄冰,薄冰上面覆着薄雪,小北风不时一阵阵卷起地上的和天空仍在下着的碎雪,劈头盖脸扬向行人。如此恶劣的天气,老人实在不该出门。我穿过马路,到老人面前将自行车横挡住他的脚步。老人抬起头看了看,嘴嚅动片刻,叫出我的名字。我眼睛湿润了,为老人能记得我而高兴。我问他年龄,他说91了。我劝他,路滑天气不好,你不出来呆在家里多好。他说,不行,不出来心里憋得慌。看来,他长期养成的锻炼习惯已成定势了。他把今天同昨天看得没甚区别,把今年同头年看得没甚区别,把头年同前年看得没甚区别,渐渐的老态自己怎能察觉?那一天天弯下的腰,那一天天慢下来的步,他自己浑然不知。于是他的行为也就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延续着。我肯定,老人身边的小儿子和女儿不能不劝阻,但是老人的走,自有他走的道理。
我去年夏天回家乡,听人说赵刚刚离乡返美,他探亲那些日子天天陪老父亲遛弯。其实,儿子陪老人几天容易,常年难。毕竟儿子的异国生活还得继续下去。倘若赵看见老父亲拄杖盘跚在隆冬季节的冰雪之路上的踽踽身影,该会何等心酸!
我不忍再目睹这样的情景,可是我的目光仍久久地停留在老人的背影上,盯着他慢慢抬起的脚,盯着他慢慢挪动的拐杖,那挪动的脚,一步步,一下下,踩到我的心戳中我的心。
我仰躺在床上想着老岳父,想着老同学的父亲,想着其他熟悉的老人,有点像想用思维缠住漫无边际无形无影的时光,紧紧拽住这些精灵,可是就在我想去拽的时候,我自己也被它拖出好长一段时空了,把我拖进66岁。时光饶过谁?我睁开眼睛,窗外下午的阳光很明亮。透进阳光的窗子装满了外面一排高大白杨的上半截的枝杈,密密匝匝的树梢正微微摇晃,就仿佛时光刚刚掠过它们,连它们都轻轻摇头叹息。
我无奈了。
我不想追赶时光啊!怎么还在追?我明白追赶时光就是追赶老,我想慢下来,然而我无法让自己慢下来。
那么索性就义无反顾朝前奔去吧,生命的每一步,我们都得体验。
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欣赏:店里的老人
一座老店,一把剪刀,一个老人。
他的腰上系着青蓝围裙,头发擦的锃亮。那整齐的发丝如青草一样排布头顶。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也许是不经意间被那墙上的油漆字所吸引,红红的“理发”二字,没有招牌,就那样被写在墙上。干练,给人一种精神气。他们說这是老人写的。
老人帮人理发时,总会时不时冒出一句,“怎么样,这发型还可以?”常来常往的顾客顾及他年纪大,总会敷衍几句“还行。”只有那叛逆期的少男少女,会认认真真的和他较劲儿“老师傅手艺确实不错,就是发型种类少了点。太老了,不新潮。”老人似乎脸色一变,红一半,紫一半的。
我担忧的望着老人,毕竟年纪也大了,或许少年的批评对他来说吃不消。
几天后,当我再次经过这店时,店门紧闭。那木牌上刻着,暂不营业。果然,老人不干了。我摇了摇头 ,转身离去。
外面风微微的吹着,树叶在树梢悠悠的煽动。
日子在不经意间流逝,我的头发越来越长。母亲望着镜子中凌乱的我,“去找向师傅吧。最近他开门了。”我一惊,原来他不是彻底关门哦!望着镜子中的我,我的嘴角挂上了一抹笑容。
于是,晨起。路上行人稀稀落落,那道边的花儿微微耷拉着头,树上的鸟儿唱着清脆的歌。
我走进小店时,老人正在扫地。我准备找个椅子坐下,等老人时。却发现,屋内多了一张大沙发和几张旋转椅。那不远处的茶几上还搁着几袋茶叶和几袋瓜子,听说这是供客人等时吃的。老人这时扫完了地,围上围裙,从不远处的架子上找出一本书,递给我。面容和蔼的看着我“你找找你合适哪个?”那上面个满满的都是造型,种类繁多,看的我眼花缭乱。“向师傅,我还以为你不干了呢,原来偷师学艺去了呀!”我幽默的和他开起玩笑。“哈哈!你们现在的孩子了不得。以前啊!我呢,太沉浸于过去的荣誉,知道孩子们点醒我,我才意识到,该去学学习了。于是,自我放了几个月假,去北京找人家学习学习”于是,摸着头,朝我微微一笑。
原来,那段时间,他是学习去了。不是经受不住批评,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误解,涨红了脸。
我顶着一头崭新的发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小店。顾客陆陆续续的走进小店,无不惊讶于店内的布置,和发型的种类。也无不如我满意的离开。老人望着一个个离去的背影,嘴角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不要因为年老或虚弱,而经不住批评。要努力的将批评化为动力。让批评这束闪亮的光带我们走出迷茫。
相遇老人,受益匪浅。
依旧那老店,人们川流不息。
描述老人的写人散文:
1.描写老人的经典散文欣赏
2.写老人的文章
3.关于对老人的赞美散文
4.歌颂老人的散文
5.描写奶奶的写人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