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学术论文

2017-06-16

学术论文是描述一项学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学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代发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代发学术论文篇一

浅析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归属感

摘 要:学术归属感作为学术型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确证的一个方面,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成长及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学术归属感的含义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学术型研究生有学术归属感和无学术归属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特征和表现,阐明具有学术归属感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归属感的对策。

关键词:归属感;学术归属

一、学术归属感的涵义

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把学术作为归属感的对象,即学术归属感。学术归属感指个体对学术有较高的认同程度,并且能从学术的研究中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在与学术的相互作用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归属感,是探究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中培养方向为未来专门从事理论、科研及教学的这类人才对学术的认同感,以及是否能在学术研究中获得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成就感,进而不断促进他们在学术上探索和创造,体现自身在学术上的价值。

二、具有学术归属感和缺乏学术归属感的学术型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特征表现

1.具有学术归属感的学术型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特征和表现

(1)对学术有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表现在对知识和学问本身感兴趣,这种驱动力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的对学术进行不断探究。具体表现为在论文和学术研究过程中,能够踏实认真,有所总结、发现或创新。

(2)在个人成就感的获得上,具有学术归属感的学术型研究生能够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和不同的学者、研究者等进行交流对话,相互的认同或差异促使他们思考、探索,并有所发现和创新。他们的这种满足感不仅来自探究学术的过程,而且还会获得教师、同学甚至是权威的肯定,这也使他们的学术归属感不断加强,从而在学术方面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

2.缺乏学术归属感的学术型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特征和表现

(1)对学术没有认同感或认同感很弱。把学问和知识当作手段,探究的兴趣不是来自知识本身,而是来自外部的实效性和功用性,这种意识使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具体表现为在论文或学术创造中敷衍了事、粗制滥造。

(2)在个人成就感的获得上,学术不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相反,学术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这种被动使他们在科研上表现平平,也不会有什么成果出现。

三、学术归属感的重要性

学术归属感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个人来说,关乎到学术型研究生在学术上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自我的实现,具有学术归属感的研究生能在学术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自我认知,并最终确立实现自我的方式和目标,这使他们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信念坚定,意志坚强。

学术归属感对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院校来说,直接关系到院校的整个学术氛围和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生的学术水准。在一个院校里面,如果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多数人具有学术归属感,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磁场,吸引、影响和带动其他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进而促进整个院校学术的发展。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社会分工要求一部分人能够从事科研、理论的学术研究和创造工作,而且这些科研和理论创新工作直接制约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科研和理论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科研和理论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归属感的对策

1.从学术型研究生个人方面来说

(1)激发自身内在的求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潜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对学术有兴趣,才能对学术产生认同,对学术进行研究。

(2)重视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术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方法论的学习作为首要的方面。缺乏方法论或者方法论选择不当,都会对学术兴趣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

(3)阅读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生成的一个必要途径。只有广泛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才会产生共鸣,加强对知识和学问的兴趣。对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广泛阅读学术著作以及期刊、网站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储备知识、启发思维、习得方法论的途径。

2.从学术型研究生所处的环境方面说

(1)学校要创立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研究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生在参加这类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在学术方面的交流,可以提高其学术报告书写与表达能力。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结识朋友,碰撞思想,突破个人固有的框架,萌发创新思想,形成多学科交叉综合,促使研究生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学术上和精神上的归属。

(2)要密切关注研究生的学术风气和思想动态。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研究生会、党、团组织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多方面配合下,及时纠正不良风气,引导研究生向规范而有理性的研究方向发展。

(3)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人格垂范、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职责,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导师要将思想引导与行为示范相结合,思想培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

(4)高校应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通过助教、助管等解决生活贫困研究生的基本的生活问题,使他们安心学业。同时也应设立更多的奖励项目,鼓励支持那些在学术上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而形成良性的带动制度。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代发学术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