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后心得体会3篇
快乐读书主要是指读书过程的快乐,同时要努力做到过程的快乐与目的的快乐相统一。读书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所讲的快乐读书要从广义上来理解,包括读书的快乐、藏书(含购书、淘书、赠书、藏书)的快乐、著书的快乐。下面是带来的读书后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读书后心得体会篇一:
学生考完试了,在家闲暇时间,读了本《欣赏教育》一书,我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粗浅的感受。
在我的理解中所谓赏识、欣赏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欣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激励,一种鼓励。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和一个受过激励的人,其能力的发挥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欣赏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但是,很多孩子都有这样一种很普遍的心理:在课堂上不愿开口,他们害怕自己说错了会被老师批评或被其他的小孩子笑话。这时,“欣赏”这一利器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欣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开口,不怕说错,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和表达都得到锻炼,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
讲到“欣赏”,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在积极的尝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胆子大,乐于表现自己,而有些学生由于羞怯心理怕开口而不愿表现自我。鉴于学生的这种差别,在教学中我就做到心中有数,问题也能做到难易适中,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带笑容地说:“你真棒”“你很聪明” “有进步了”…并有时奖给他们一些小奖品。这个时候,学生很激动,心里面有一种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乐于开口说。
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欣赏与激励的重要性,我会将它作为自己教育学生的座右铭。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本书诠释了这门困扰着许多老师的艺术,同时,也给予作为教师的我许多启示。
读书后心得体会篇二:
12月份到大良梁球居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随便借了两本图文并毛茂的文化书:《英国人这样过生活》——胡蕙宁著。《美国人这样过生活》——张懿文著,上班的时候没时间看书,一直到了寒假才能静下心来看书,今天终于把两本书看完了,并两本书的异同进行对比,感觉特别的扎实。在经常遨游于网络,反而觉得心不够塌实,有点烦躁。看书倒让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知识文化。精读这两本书后,有点儿体会,下面简单陈述一下。
这两本书都是从人的衣、食、住、行,育、乐六方面介绍各自国家的特色,也让我了解一下外国文化。
饮食方面:
两国都追求生活的便捷,特别是英国人,喜欢外卖,三名治等方便食品,而且英国人吃食物的味道很重,特别的喜欢吃甜食,巧克力、布丁则是他们酷爱的食物。这也是英国人过于肥胖的原因之一吧!相对而言,美国人为了健康,还会注重似乎物的营养含量,主要原因也许是美国人“体积”比较大,不得不注重食物的营养结构。与中国消费者相比,美国人购买食物除了查看关键的生产日期外,还会仔细研究食品营养标签。而且看标签还有个名堂呢!如果标签第一个标的是食物的主含量,如果食品中主含量与标签不一致,那么这些食品就是“假货”。更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人给宠物购买食品也会关注营养标签。或许这是美国人购买习惯吧,又或许是美国人遵循的“You are what you eat ”的原则吧。单词“Brunch”,当我看到书的解释,才知道原来它是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的组合词。由于美国人也喜欢比较晚起床,吃完早餐再吃午餐就显得太饱,所以新流行出“早午餐”的餐厅。(其实也相当于现代顺德人也喜欢把喝早茶当作是“早午餐”了。)
衣着方面:
英国人喜欢用衣着打扮来展示自我风格,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敢大胆尝试。而且英国人很注重“顶上功夫”,认为佩戴帽子就是对别人的一种礼貌。在美国购买衣服则有点特殊,在美国购买东西都欢迎退货(物品全新、收据齐全)。比如部分人买了衣服回家后发现不好看,可以拿收据退回。但是部分人则转空子,把新买的衣服的标签包装好,保存好收据,把新款的衣服穿一下,赶上个时髦show一下。事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由于不喜欢这款式,全新的,要求退货。”所以在美国买衣服小心碰上个“二手货”哦!
出行方面:
最欣赏的是美国人郊外旅游的露营车,他们都习惯了过上野营式RV生活。
居住方面:
美国人非常注重房屋附近的绿化等公共环境,由于装修工作工时费比较高,美国人想重新装修自己的房子,大部分都会选择亲自动手。而英国人则喜欢翻新旧房子,也热衷于翻新旧房子转卖。
教育方面:
美国人教育奉行“自主”,把一切自由归由孩子,而中国的儿童则是“有耳无嘴”。英国人则比较喜欢幽默作风。英国人的自卑与自大的特点很明显。
享乐方面:
英国人以“派对不夜城”为最爱,而美国人则以Party all the time”的生活。两过人都不乏于及时行乐。都是以“Party”为中心。
其实这两本书的作者都不是本土的,都是外国人来到英国,美国后居住发现而写下这两本书的。所以介绍的都是比较简单,挑选一些特别的来分享一下。过精读这两本书,外国文化略有增长。也让自己对英、美两国人的生活有了部分了解。
读书能让人增长见识,继续努力,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在寒假好好为自己充电。加油~~~
读书后心得体会篇三:
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前,我对非暴力沟通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恰当的理解。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非暴力即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的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让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得到提升。
首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爱,让爱融入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探寻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找到结果,并清楚的描述下来。要成功的进行非暴力沟通我们还要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沟通要求我们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因此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让爱融入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爱他人,同时还要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在情绪低落时,我们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我们才会重获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要求我们学会表达感激。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都会受益匪浅。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但我相信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我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读书后心得相关文章:
1.寒假读书后心得体会
2.读书心得体会多篇
3.名著读书心得体会|《平凡的世界》等名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4.读书活动心得体会
5.读书交流心得体会
6.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想
7.《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8.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9.《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3篇
10.读书方法和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