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学好

2017-03-21

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掌握一个好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如何学好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中语文如何学好:

学好语文,靠落实四个字:细察深思。

语文学习有四个环节:听、说、读、写。听和说,通过声音语言,读和写经由符号文字。其中听和读培养吸纳能力,是获取思想的渠道;说和写培养释放能力,是展示思想的渠道。

听和读的过程是:品味他人的语言文字,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社会人生。说和写的过程是:品味社会人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而诉诸于语言文字。

从中可以看出,听、说、读、写的第一环节都是品味——或自己品味社会人生,直接地深化思想,丰富感情;或品味他人的语言文字,间接地深化思想,丰富感情。人一生中,就是这样在生活(广义的语文课堂)中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可见,品味,是语文学习的原始驱动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

品味是什么?品味就是细察深思。语文学习就是要有自发到自觉的经由细察深思感悟生活,体察文字,锤炼思维,享受进入语文学习自由王国的快乐。

先说说对课文的细察深思——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根本。

且以课文中两个相近的句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个句子:“夜缒而出”。为什么烛之武要在夜里,采用“缒”的方式出城?这是一个思辨点,具有确认整合、疏通文意的价值。它一方面说明郑国危急的形势,有上文“晋侯、秦伯围郑(“郑”是郑都,不是郑国)”为佐证,另一方面预示烛之武将行“离间计”游说秦伯,有上文“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地毗邻,皆为郑地)”为佐证。简洁的四个字确凿地表明了烛之武的机警、负责和功勋卓著,体现着《左传》微言大义的特点。《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个近似的句子:“入而徐趋”。这“徐趋”一词,描摹的意趣颇耐人寻味。“徐”,慢;“趋”,快步走。“徐趋”,一种违背常规的很不合理的奇特步态,这其中或有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的原因,但似乎更带有表演成分。对文学作品而言,凡违背常规(即“颠覆”)之处,必有寓意在其中。往前看,触龙正处在这样一种处境中:“新用事”的赵太后事先已发出“必唾其面”的咒语,此时又“盛气而揖之”。赵太后之所以“盛气”,除“秦急攻之”和“大臣强谏”之外,主要还由于她深深了解触龙,知道这位忠忱老臣定为长安君质齐而来。于是,她摆出了“揖之”的姿态。老谋深算的触龙,当然是有备而来。“入而徐趋”就是出现在这里的一句描写,进了门之后才拿出“徐趋”的步态,这明明是在表演!这一表演,麻痹了赵太后,引出了拉家常,触龙专业策士的本色尽在其中;太后“揖之”,触龙“徐趋”,两个人物一来一往,相映成趣,神色毕肖,这不正是小说以虚构对比刻画人物的雏形吗?

细察深思,不仅使我们切实理解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还有助于我们质感地了解到两部著名史书风格上的细微差异——《左传》微言大义、言简意赅,有着“不苟言笑”的风范;《战国策》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初见“传奇小说”的元素。而我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在其中。

这种例子在课文中是数不胜数的。有一次在杭州,听陈钟梁老师讲《背影》。陈老师抓住散文中的一处细节,启发同学们深思。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很快明白了:人两臂的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果没有用尽全力,他的身体应该是正直的;此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正表明父亲拼尽了全力,他左臂的劣势也就显现出来了。作者没有看见父亲正面的神情,只是看见“背影”就感动得潸然泪下,消融了父子间感情的嫌隙。这是朱自清先生品味生活,细察深思形成的经典文字,我们的语文学习正需要对这些文字细察深思,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陈钟梁老师不久前去世了。我们回忆这处细节怀念这位可敬的语文老师,我们更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形成独立的细察深思的意识和能力。

有关初中生语文学习方法阅读推荐:

一、预习习惯

1、通读熟读最基本,三遍四遍是保证。

2、标、圈、学、划结合用,多思多想解词意,主要内容归纳,不懂问题要积累,课中努力去解答。

3、针对提纲有目的,课外资料很重要,调查、查找多收集。

二、倾听习惯

1、认真听讲记常规,目光专注随师转,关注板书多思考,精彩问答适当记。

2、目光紧随发言人,仔细听其话语意,细细咀嚼思考。

3、如有意见和建议,轻声端正把手举,随意打断不应该。

三、表达习惯

1、举手发言好习惯,五指并拢手臂举。

2、回答问题音响亮,言语完整是关键。

3、“我觉得......”、“我认为......”、“因为......所以......”、“......是因为......”表述意见和建议。

4、补充修改先评价,规范使用“我同意XX的观点,但我还有补充......”、“我不同意XX的观点,我认为......”

四、思考习惯

1、多思多说好习惯,“因为......所以......”常用语。

2、常常自问好习惯,“我还有不一样的想法或别的观点吗?”常挂口。

3、独立分析寻答案,人云亦云不是取,换个角度想问题。

五、作业习惯

1、作业书写一种笔,独立完成好孩子。

2、不涂不划保清洁,规范端正最重要。

3、数学作图用工具,铅笔作图要常记。

4、认真审题是前提,按时准时求效率,拖延磨蹭不应该,当天作业当天交。

六、订正习惯

1、小小错误平常事,心态平和来订正。

2、修改错误要注意,留下错误是前提,空白之处订错题。

3、作业整洁好风气,订正及时好成绩,相似题做几题,多抄几边加巩固。

七、读书习惯

1、名人名著是榜样,多读多摘是途径。

2、读书姿态是保障,身正足安最要紧,书本倾斜有角度。

3、数学概念要精读,新旧知识活联系,弄清公式多强化,巧读例题理思路,举一反三有创新。

八、日记习惯

1、写好周记写日记,书写姿态要注意。

2、处处细心多注意,时时留心多积累。

3、最有意思印象深,天天交流留回忆。

4、小事件件常练笔,字数不限成作家。

5、积累素材是源泉,调节情感静心境。

九、记忆习惯

每日口算五分钟,每天积累数个词,每周背诵一美文,追求速度有效率。

十、适应习惯

1、学科平衡要全面,教师风格善适应。

2、态度积极行动勤,建议意见平和气。

3、主动沟通去心结,以诚相处联感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