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例文

2017-05-26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逐步形成,他们喜欢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喜欢发表看法,喜欢逆向思维。议论文写作正是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议论能力的最好方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议论文例文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议论文例文一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但有时,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应是有声胜无声。

语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重要区别,它必有其过人之处。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它是化解仇恨的有用手段,它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

这一生最景仰的人是烛之武。不是他肯放下私人恩怨而为国挺身而出的品质,而是他竟能用一段话使秦师从边境中退去,挽救一国家,一个即将灭亡的国家。“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这些语句句句击中要害,简洁而又明了,让秦伯感受到亡郑的害处而是放弃攻郑。这就是语言促进沟通的力量呀!怎能叫人不佩服?

这一生最崇拜的人是曹植。试想当时曹植受到亲兄长故意刁难时,语言的威力又是何其大。曹丕要曹植七步成诗,难道此时能无声胜有声吗?曹植以惊人的智慧吟出了“煮豆燃豆,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短短的四句诗使曹丕给曹植留下了一条命。同时,这下是他俩的一种沟通。这般厉害的人,怎么会不让人崇拜呢?

这一生最佩服的人是触龙。一个小小的人臣,竟能用语言的沟通来说服赵太后送自己最心安的儿子长安君去当人质。触龙的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常常在我耳边回响,提醒着我语言在沟通中的力量。

……

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魅力。同样,当你不善于驾驭语言沟通时也许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古时晋国的冯妇被火活活烧死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吗?在现代,父母与子女间的缺乏沟通,不正是在减弱着语言的力量?也许只要父母与子女抽出一点时间聊天,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是的,我们没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能力,我们也没有周恩来总理巧答记者的智慧。但我们都有会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何不物尽其用呢?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应不断提高我们语言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请记住,这是一个有声胜无声的社会。

高二议论文例文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它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作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

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作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濡日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工之中良莠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谡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由于岳飞超越亲情偏好,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谡,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作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作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的“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羁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高二议论文例文三

余尝闻英雄无数,多为沙场战士,民间壮士。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或如霸王自刎乌江边。今之视昔,是为远矣,此皆古时之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英雄与各人不同,众所想异乎,然细数历史古人,英雄皆为布衣之愤起或悲怆君王之事。如今英雄何在,英雄为何人,于我心中无一准则,故酌酒一杯,暗忖古时今人之事,论英雄也!千古王朝,一朝皆尽,逝者如斯。英雄常游于八荒之内,寓于四海之间。而英雄于我,当侠肝义胆,壮志豪情,却不失仁义,更当有勇有谋,行走于乱世之间不惊,奔波于武林之内不傲;齐繁华与钱财为粪土,一丑恶与奸诈共敌,莫论人间是非,必循己行。且知天之大任,常有远谋。英雄不若莽夫,空匹夫之勇;不似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满腹孔孟之道,行为端止,亦不惑于色,知大业定于千秋而毁于一旦也,行为谨然,想为民之所想,忧为民之所忧。纵家徒四壁,环堵萧然,不名一文,定位卑不忘忧国,惩奸除恶,不为斗方名士,不求为人所颂,但尽绵薄之力!吾今年少,方为十七,今于此论英雄,大可视为笑谈,待次年楹联红褪墨残,想必有另番感悟,日后生活,定如司马迁宫后立志,如韩信辱后更胜。深知天降大任于斯人,然心智未苦,筋骨未劳,体肤未饿,若无所为,无颜面对恩师淳淳教诲,自今日,必痛定思过,亡羊补牢,报煌煌师恩,回喁喁亲情,望可弥以往之过。行文此处,脑中之物辄尽,再无它言,便结于此。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