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育随笔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会给初中生物老师哪些启示?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初中生物教育随笔,希望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篇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众所周知。由于种种的原因生物学科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处于劣势,俗称“副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每个生物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操作呢?我认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可通过教师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来激发。而情景可以各种各样,可以是一个教具的呈现,一个问题的提出,还可以是一段视屏资料的演示,等等,而这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学时,我在讲台上展示一个水族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其中的生物,我又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这样,学生通过观察产生兴趣从而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又如,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导入新课中,我提出一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同学们自然会考虑到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变化的?来引起学生往下学的兴趣:再如,在进行水域环境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我播放了一段配以解说员声情并茂解说的风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被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的生态环境(污染的水域)、大批因污染而致死的水生动物等录像片段,激发学生对环境破坏的行为的愤慨,引发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激情,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行为的习惯,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目标的教育。等等,日常教学中这类的例子很多,所创设的情景为教学内容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篇二
教学方法是教学所凭借的形式,它要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进行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一,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新课改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在课堂上能作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例如,我在进行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部分教学时,我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为:我先组织同学阅读和思考书中22页的两段文字,认真分析23页的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我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这样,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我起到引导的作用。再如,我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法、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先组织学生课外捕捉鼠妇,观察鼠妇有哪些行为特征?课上各组讨论、归纳后派代表发言,说明本小组的观察结果。我则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然后,我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反馈。关于生物的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我通过演示多媒体光盘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总之,教学中教师只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篇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游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人类传染病的种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常见的一些传染病作如下归类:呼吸道传染病:拜拜飞马流星拳(百日咳、白喉、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消化道传染病:鸡伤病系二虫(脊髓灰质炎、伤寒、病毒性肝炎、蛔虫病、蛲虫病)血液传染病:疟疾流出黑丝虫(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出血热、丝虫病、)体表传染病:沙眼疥疮癣,炭(炭疽病)破(破伤风)血吸与狂犬。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了。在学习神经系统时,名词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词列出来,让学生在组成和分布上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例如灰质和白质、神经中枢和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等。当学到“神经元”时教师可让学生取一节有节的树枝,那么枝节就可比喻为细胞体,较细的可看为树突,较粗的就可比喻为轴突。树皮就可理解为髓鞘,那么较粗的枝条和树皮合起来就“组成”了一条神经纤维。像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传染病后,我就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现流黄鼻涕和头昏的现象,请学生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把上述实际实际问题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可行引导学生思考感冒属于哪一种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学生在这样经常性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到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职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初二生物教学随笔
2.八年级历史教学随笔3篇
3.初中化学教学随笔
4.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
5.初中语文教学随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