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论文

2017-06-02

认知语言学一个基本原理,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观点。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认知语言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1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则,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文旭,2007)

三、语言理据与语言教学

研究表明,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中心观实际上就是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关于理据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都有明确、中肯的论述。有理据的词语学起来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得多,同时有理据的知识记忆使用起来也要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明确地理解语言的工作方式,将经验服从于分析的需要,适合学习者的认识风格。事实上,当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工作方式,他们就会开始构建或重新建构他们个人关于所学语言的各种假设。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语言教学具有许多启示意义。Boers & Lindstromberg(刘正光,2010)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深化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在掌握其理据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内涵意义并激活其语义网络。如drive sb.into a corner(把某人逼入绝境)这个习语来源于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被逼到角落,说明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学习者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并联想起这样的场景后,可以对同样来源的词语的意义作出预测,如corner(步步紧逼)作动词用的意义。将新词语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

第二,加深记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思考意义与意义之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言习得

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扩展的过程。扩展分为语义扩展和结构扩展。语义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意义的心理活动,结构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型式的心理活动。由于扩展是在比较深的层面上处理信息,因而能增加信息在记忆中永驻的可能性,促进学习。

第三,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在概念化的过程中,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必定影响着概念化的内容与方式。因而,理解目标语文化中所隐含的个性化内容、价值系统和态度也就成为了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作为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工具,语言也就不仅仅是交际的媒介。这样的语言与文化本身就是认知和情感的财富,能扩展学习者的百科知识和跨文化能力。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目标语和目标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当语言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运行方式、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与认知的联系,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更深刻地解读目标语及其文化,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习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文化通过语言影响思维方式,直接反映在不同文化对经验世界(概念)的范畴化方式之中。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原型往往是有差别的,如色谱。英语和德语中焦点颜色有十一种,而汉语中往往认为是七种。颜色词的文化引申意义也差别很大。学习者在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范畴化边界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文化的边界性和不可译性。学习者逐渐明白母语和外语无论是在语义关系还是在结构相似性上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或对等,更不用说文化内涵与联系了。发现差异的过程就是培养语言与文化意识的过程。(刘正光,2010)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不是外在于语言的某个方面,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就在每一个词中、每一个语法构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语言分析发现,不断地由语言来交流。在对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构式,对不同语体和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基础的认识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逐渐发现概念隐喻的操控功能,从而意识到语言是灵活的和具有力量的,同时了解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概念隐喻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第一,概念隐喻指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一个隐喻结构,这个结构潜在地影响甚至建构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以空间表达时间,以旅行表达人生,以建筑物表达理论。

第二,学习者逐渐掌握这样的概念隐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抽象思维的过程,一个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过程,一个建立概念结构或概念域的过程。

第三,由于隐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习者理解隐喻的过程也是逐渐扩展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促进思维逐渐理性化的过程。(刘正光,2010)

隐喻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习语的理解与记忆。习语曾被认为是语言中的“死喻”,因为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稳定和广为接受,使用者对它们的隐喻性特征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有两种方法能够重新激活习语背后生动的意象,一是发现其中的概念隐喻,二是追溯其产生的原有语境和本义。如果学习者能够根据概念隐喻原理去理解习语产生的直义基础,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理解和记忆习语的效果也会更好。

隐喻的学习能增强对多义性的理解能力。语言中多义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意义形成一个语义网络。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词、语音等符号单位组成的认知网络。如果把一些高频词的不同意义分别处理为单义词、同音异议词等,对语言学习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这就把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切割掉了。以介词为例。介词所表达的时空意义与人类的空间经验紧密相关,并形成一个网络。它们之间联系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概念隐喻。大量证据表明学习者如果知道从中心意义到扩展意义中概念隐喻所起的作用,学习效果就要好得多。

五、认知 语言学与整体性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语言构式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单位;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为交际服务。语言知识是语义、语音和符号特征的统一知识。

语言知识是互相 联系的,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认知器官,各种认知能力相互作用,协同 发展。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其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都为整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微观的视角看,语言是由形义配对构成的符号单位组成,词汇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这表明语言学习必须是形义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学会。

从宏观的视角看,语言知识是从语言使用事件中逐渐抽象出来的,这表明,语言知识包含了丰富的 社会、 文化等语境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使用事件的识解。这就是说,在语言使用中,认知的、情感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认为,语言知识是逐渐从初级图式到高级图式抽象出来的。(刘正光,2010)

六、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义具有中心地位;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刘宇红,2006)。基于使用的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普遍规则的作用有限,二是文化教学(包括交际、社会的文化语境)必须贯穿于语言教学。

之所以说普遍规则作用有限,是因为完全具有普遍意义的构式在约定性型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即使完全掌握了语言规则也不能确保语言习得的流利性。事实上,要实现语言习得的流利性,学习者必须掌握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具体场合下遣词造句的基本方式。要充分考虑词汇、语法以及其他语言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词汇、语法必须教,但绝对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全部内容。语言不仅仅是由词汇和语法组成,它还包含着大量的各种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语言学习不是掌握一个静态的知识系统,而是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参与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灵活。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

究,2010,(1).

[3]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6).

认知语言学论文篇2

认知语言学多维研究

摘 要:在整理 Lakoff、Talmy访谈录以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思想由来、发展动因、国内发展状况及不足之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理,以期呈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内涵界定 ; 发展动因 ;国内研究状况;不足之处

一、绪言

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当今的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线,而认知语言学是今年来受到整个语坛研究者广泛关注的一门交叉学科。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认知语学越来越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内涵界定、发展动因以及发展情况等多种角度来进一步解读这一新兴的实用学科。

二、内涵界定

作为认知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我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由两个共识来定义,称为概括性共识和认知共识”。

认知语学大师Dirveny则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被定义为分析语言和其他认知域以及和其他认知机制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自身学术背景出发,根据不同的着眼点来对认知语言学进行定义。认知语学巨擘Taylor则坚持认为,“我使用‘认知语言学’这一描述性的术语来表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场广泛的运动。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研究取向、方法、和侧重点。然而,他们通过一些共同的假设相互联接在一起。”

国内学者也曾用富有魅力的方块字来解读认知语言学。王寅在他的《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和欧洲的新的语言学科,它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自从Langacker, Lakoff, Talmy等国外知名学者创造认知语言学至今,有的学者们或从学科本体属性出发来界定认知语言学,或从派别分类的角度来定义认知语言学,或从学科研究方法的维度来解读认知语言学。正如“所有的故事共唱一首主题歌”,学者们在对其内涵界定时还是具备一定的共性。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们都努力寻找语言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普遍原则;另一方面,作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在界定认知语言学时必须得到来自认知相关学科的解释。

三、发展动因

(一)认知动因

作为认知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而认知语言学探讨了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阐述了以空间体验为基础的人类身体体验是认识的始源。从认知语言学诞生至今,它的每一次蜕变都受到认识学科的影响,因此,认知动因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动因之一。

(二)语用动因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是认知语言学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语用学坚持认为语言学研究应当重视语言本体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来进行语言研究。其中,语境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环境、人的认知体系等方面,这样,人的认知体系也就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语用学的自身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这也促使研究者对部分语言现象的形成机制归因于人们自身的认识以及语言使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三)心理动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现象是蕴含着心理因素,因此心理动因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动因。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史溯源,Lakoff、Ross等认知语言学大家在70年代后开始接受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与互动论,都主张抛弃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论,提倡研究感知体验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引进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多元,研究者开始着眼于原型范畴、范畴化、隐喻等认知语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并对人脑如何对外界事物进行分类进行认知语学的解读。

(四)哲学动因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哲学动因也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基本动因。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而体验哲学从本质上解释了认知语言学的思想:承认客观世界对认知的决定作用,也重视人的主观认知机制在范畴化、概念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通过身体体验外部世界,以自身为参考物形成多种认知视角,了解事物之间、概念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四、国内研究状况

受国外认知语学浪潮的影响,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也是日益升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桂诗春出版《心理语言学》一书,它成为国内最早探究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著作。90年代初期,国外一批认知语言学著作包括《语义学与认知研究》、《隐喻与认知》等。就被陆续翻译或介绍到国内。国内一批如沈家煊、束定芳、熊学亮等知名学者开始全面地关注认知语言学,各类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数量猛增。特别是近年来,认识语言学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进行学术讲座,活跃了国内认知研究的环境。如今,中国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日益多元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学本学科理论研究;象似性与语法化问题;认知与隐喻、转喻;范畴化与原型理论;认知与语用学等。国内认知研究紧跟国外步伐,多管齐下,在认知语法、隐喻、认知语用、认知与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

五、结语

文章通过梳理学界对认知语言学内涵的争鸣,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四大动因—认知动因、语用动因、心理动因以及哲学动因,展示了认识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以及在中国发展的状况,以期读者对认知语言学有初步认识。我们不难发现,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一股“认知语学”的强劲风潮从北美和欧洲大陆刮向了华夏大地,波及全球语坛,由此,我们可以预言:认知语言学在21世纪必定将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与教学出版社,2009.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