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狗包弟》赏析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探索集》,是高中语文课本的重点篇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小狗包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狗包弟》赏析
这是一篇不难解读的散文,叙述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这条唤做“包弟”的小狗干净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来客的喜爱。但是“文革”来了,它却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为它的叫唤可以随时引来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邻居被抄家的惨状,“我”终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供科研人员做实验用。小狗包弟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还时常怀着悔意刻骨铭心地想念它。
作者给与读者的不是情节的传奇性、叙述对象的坎坷经历。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桩微乎其微的小事。在人都不能成其为人、人都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但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含泪的控诉、严酷的自审。这正是凝聚在小狗包弟命运故事之中的深沉内蕴,是作品真正打动人心所在。
包弟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人性的变异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被摧残、泯灭。文章的开始作家便引用了一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点明了这一点。当那位艺术家被自己的同类以“莫须有”的罪名整治得死去活来之时,惟一同情他、给他以精神上莫大安慰的却是他喂养的小狗,颇通灵性的小狗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为他悲鸣而死。在这里,人这种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甚至堕落得连禽兽都不如,感情似乎只存在于异类之间,这不能不说是对扭曲人性的时代的含泪嘲讽。文章批判现实的基调一开始便确定了下来。艺术家无法保护自己钟爱的小狗,巴金也同样无法保护自己的包弟。这只在他家呆了七年的小狗已成为他们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全家人精神上的一份小小寄托。但在充满斗争哲学的年代来临之时,可爱的小狗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位置。人性大沦丧,兽性大泛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毁灭之列,何况一只宠物!通过小狗包弟遭遇的叙述,作者批判了整个荒谬的年代。《随想录》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这样强烈的批判意识,或通过怀念故人的遭遇,或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或通过记写触景生情而想起的一桩旧物。《小狗包弟》则以一只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命运,从一个侧面完成了批判的主题。
但仅仅如此,并不足以显示本文的价值。对苦难岁月的清理与批判早在“文革”结束就已为伤痕文学等一系列文学作品所开启与承担。《小狗包弟》的最大意义与其说是在批判,还不如说是在反思,具体的说,是对自身的反思,也是对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知识阶层的反思。作者的笔调是沉重的,自我解剖是严厉的,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他仿佛站在灵魂的审判台前,拷问自己、鞭挞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作者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他曾经强忍着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虔诚的接受思想改造。在造反派手里的大棒之下,“默默忍受、毫不申辩”;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串连者面前,态度“顺从而认真”;在学习《语录》和《讲话》时“态度诚恳,身体力行”。在强大的专政机器下,富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成为“逆来顺受”的软弱的臣民,直到运动后期,才终于看清这场历史的大骗局:“当初总以为‘文化大革命’是真正的革命运动,工宣队是派来落实政策的,哪里料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呢?太老实了真不行。”(关于巴金在‘文革’期间的遭遇详见王西彦《炼狱中的圣火──记巴金在“牛棚”和农村“劳动营”》)在新时期,当巴金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回视那段历史时,除了发现历史的丑陋与黑暗之外,更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弱点:过于听话、过于天真、过于软弱,贪恋生命以至到苟活的地步。这是理性意识与怀疑精神的觉醒,它从“五四”就已发展起来,中断数十年而终于在知识分子身上复苏。深刻的忏悔正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新生的开始,而由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作家巴金表达出来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小狗包弟》就是作家一系列“忏悔录”式作品中的一篇。当年像摔掉包袱一样将包弟送上了医院的解剖桌,在自己的心上作者却承受了永远也摔不掉的重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发自肺腑的自谴自责,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相对于那些变节者、出卖亲友者、落井下石者、投机取巧者、混水摸鱼者,作者的所作所为实在算不了什么。从表面上看,这种灵魂的拷问已到了苛责的地步,却正指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民族陷入灾难的原因:民族人格,尤其是作为大众精英与代表的知识分子人格的萎顿与贫弱。作者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这笔“心灵的欠债”使作者的心永远在无边的忏悔中“煎熬”。但惟其如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与新生才有希望,整个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作者的拳拳之心灼然可见。
追求真诚,把心掏给读者,这是巴金几十年创作生涯一贯恪守的准则,晚年所写《随想录》更多直抒胸臆之作。有感于十年内乱假话成风的恶习,巴金提倡说真话、抒真情,他甚至将《随想录》中的一集名之为《真话集》。在人们对说假话已经习以为常之际,要恢复“说真话”的简单道德原则又谈何容易,巴金以他的作品身体力行着这一准则。《小狗包弟》便是这样一篇“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全文没有令人费解的象征、隐晦的比喻,有的只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的话语,形成“我手写我口”的风格。读者所看到的是作者痛苦的、真诚的、没有任何矫饰的心灵原生态,正因为如此,才更有打动读者的直接效果。作者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转引自黄裳《思索》)《小狗包弟》实现了这一美学追求。全文语言质朴无华、明白如话,真正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然而真实、自然并不意味着毫无艺术技巧可言,只是技巧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已与整篇文章融为一体,似乎无可寻觅了。当我们细细体味《小狗包弟》时,我们便可看出其匠心独运之处。这首先体现在文章的构思与叙述方法上。文章没有采用铺叙手法一路平铺直叙而来,而是由现在写到过去,再由过去回到现在。在对往事的回眸中也有跌宕起伏。文章先讲述了一个多月前听说的一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这则故事既是全文的引子,交待了写作的缘起,又含蓄的指出了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批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变形。接着便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写了包弟的由来、有什么要求便立起身子作揖的特殊本领、对主人的忠诚以及主人一家对它的喜欢,中间插叙了日本朋友对包弟的喜爱与赞叹。但作者没有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包弟的处境和结局,而是又一次采用倒叙手法,由作者想到日本女作家由起女士的问话而先交待了包弟的结局:包弟已经没有了。然后作者补叙事情的经过。在叙述完往事之后,作者回到现实中来,写此时此刻,获得解放之后对包弟的思念之情。从整体来看,全文有起有伏,颇有引人入胜之致。
《小狗包弟》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表达方法的交错杂糅上。全文前一部分以记叙为主,对包弟的外貌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其可爱神态便跃然纸上。但亦时有抒情议论,如回想起包弟看到“我们”摇头摆尾的样子时,不禁发出感慨:“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后一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但也夹杂着记叙性文字,如作者落笔现实时,对自己所住楼房环境的描述。全文最后是以一句议论点明文章主题的另一方面──对往事的忏悔、对自身的责备与反思的:“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多种表述方法并用使文章在散文的特色之外,呈现出杂感、随笔的特点,增强了文章“春秋笔法”的强烈色彩。这是写惯了多种文体的大作家的手笔,而散文则以其文体的开放性特色容纳了多种表现手法的共存。
《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