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运输的论文

2017-06-03

交通运输(以前称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交通运输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交通运输的论文篇1

浅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与融合

摘要:货物运输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要想保持高效、通畅的运作,必须以当地的交通规划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货运通道系统。本文围绕广饶县发展现代物流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交通规划对物流中心位置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交通规划的组织方案。

关键词:交通规划 现代物流 融合

引 言

城市道路网络作为城市的骨架、大动脉和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保证城市的发展、城市社会经济机制的正常运转、城市人民生活、工作、娱乐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完成城市客、货运输任务的先决条件。众所周知的现代物流,作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作用是别的产业所无法替代的。构建反应快速、内部运行良好的物流中心,是发展城市物流和城市经济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合理地构建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一个核心内容,它不仅直接影响到物流系统能否良好运行,而且对交通运输系统、环境系统等有重大影响。发展现代物流,交通主管部门应起主导作用。物流各环节中的运输、储存、搬运、配送等都与交通部门有关,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又是物流业的基础,因此,交通规划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就发展中的广饶县而言,做好广饶地方货运交通规划尤为重要。

1、物流中心的地位与规划原则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决定了物流中心各功能模块的合理布局,对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益和效率等都将带来先天性、长远性的影响,因此.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必须通过科学性、先进性、严密性地分析和设计,才能保证布局的合理,才能保证物流中心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物流中心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中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此集聚,物流中心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地价、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因素。

1.1 相关性原则

以现状调查为基础。认真分析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特点,经济对外辐射的范围和方向,剖析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适应性和存在问题,对未来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相关性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物流中心建设规模与发展重点。

1.2 经济合理性

物流中心的建设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能否吸引物流企业进驻是决定物流中心规划成败的关键,在物流中心选址和确定用地规模时,必须以物流现状分析和预测为依据,按服务空间范围的大小,综合考虑影响物流企业布局的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地点,确定最佳规模。

1.3 交通环境优化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轻物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物流中心规划的主要目的,也是“以人为本”规划思想的直接体现。

1.4 符合城市结构规划布局

物流中心的规划应该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并结合规划选址的用地条件、交通路网规划来确定物流中心的具体位置。

1.5 布局规模控制范围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其它规划一样,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任何盲目的、不符合实际的超前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必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在客观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基础上。合理规划物流中心。

2、广饶县货物源流调查现状分析

货物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更是以其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在现代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广饶县的货运交通线路不能满足物流中心的需要,鉴于货运交通在物流中心的安排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货运交通规划势在必行。

货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二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与国外大量客运车辆占据优势的特点不同,我国货运车辆的拥有量则占全部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较大。因此必须认真作好货运交通的规划、组织与管理。

城市货运交通通常可以分为过境货运交通、出入境货运交通和市内货运交通三个部分。出入境公路货运的主要调查对象可分为市内和市外货车两部分,其中市内货车包含专业运输部门和非专业运输部门,广饶县的运力主要依靠非专业运输部门,其中个体运力是主体。

主要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2.1 运输结构不合理,货车营运效率低下,空驶率偏高,货车平均空驶率在51%左右。

通过对出人口路段交通量OD调查资料与城市货物源流调查.还可以获得车辆运输效率统计指标(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车辆的运行效率有如下特点:货车的实际载货数较低,小货车平均载货仅为0.41吨,中货仅3.94吨;大货车仅7.43吨。这说明该地区货车的运行效率低下,需要切实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2.2 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在公路(或城市道路)货物运输系统中,出入境货运主要由企业自备运力或私人货车承担,而专业运输部门运力所承担的出入境货运量较小。

2.3 基础设施不配套

城市范围内。运货路线受工业企业、仓库及车站等布局的制约,在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中如能合理布置或调整其收发货点,就能消除货物的迂回和重复运输,从而缩短运距,减少不必要的货运周转量。而货运专用场站或货物流通中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能起到缩减企业的仓库用地规模和管理费用,减少车辆空驶里程,防止货物迂回,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起着积极的作用。

2.4 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道路运输生产经营中,实行多家办运输,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运输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城市货运远未形成完整体系,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汽车货物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的特点。

3、中心城货运交通建议措施及规划方案

3.1 货运交通建议措施

综合考虑广饶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未来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玻璃加工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因此保证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进出是该县道路交通的重要任务。规划工业用地分布在城北和城南产业园区。居民生活区和政府机构多位于县东、中部区域以及位于滨河路以西,银河路以北的西城区,在进行货运交通规划时有必要减少货车交通对该区域的干扰。

同时,货运交通中除少量生活品和生产资料需要进入城区外。大多数货物的运输方向是从产业区内向外运出或者从县城外进入产业基地。在进行货车交通组织时应考虑如何使货运车辆方便、快捷地从企业内部通过货车行驶路线到达广饶县中心城以外的道路网。

广饶县城市货物运输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内各地块用地性质、交通运输方式条件,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从而提高全区流通领域的效率,增强广饶县的竞争优势。

货运线路规划应能满足城市货运交通要求,以及特殊运输、救灾和环境保护要求,并易满足货运需求。

3.2 货运交通规划方案

本次货运线路规划结合规划区域特点,将货运线路分为分时段禁止通行线路、设置货运专用车道线路和正常通行线路三类。

3.2.1 禁止通行线路

设置货运禁止通行线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货车(尤其是大货车)穿越中心城区和主要生活区,降低货车对商业区、主要生活区的环境和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对于因建筑施工、商业和生活等必要物资运输,可采取通行证分时段货车通行的管理措施,即采取白天货车禁止通行或居民出行高峰时段货车禁止通行,提倡夜间货运,避开城市客运高峰时段,减少客货运输之间的相互干扰。

货运禁行区一般设置在主要居住生活区、商业区和行政办公区。

3.2.2 设置货运过境线路和城市货运线路

设置货运线路主要与城市道路上的货车流量有关,其次与货车出入境、过境通道有关,这些道路应根据地区道路网络布局和沿线用地性质,实行客货分流,将部分道路划出作货运专用车道,满足大货车通行的要求。

确定一条道路为货运道路,一般还应考虑如下因素:

1.道路本身的条件、功能和性质;

2.道路所沟通的片区和道路;

3.可能涉及到的其它交通联系。

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及沿线条件,规划广饶县货车过境线路:南北向为西环路、工业路、滨河路、东环路,东西向为新兴路、北环路、新湖路西段、富民路中段,并在货运过境线路设货运专用车道。

3.2.3 正常通行线路

主要指工业区道路和城市对外联系道路,对货车运行的时间不实行限制。本次规划货运正常通行线路为广饶县南城北产业区。通过本次货运规划,货车运行主要集中于设置货运专用车道线路和正常通行线路,尽可能地避免穿越生活区,降低货车对生活区的环境和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

3.2.4 工业企业地块出入口布局

企业出入口位置不当会影响到相应区域的交通组织情况,由于货运车辆进出企业使得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因此。规划工业企业地块出入口布局将有利于货运交通组织和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

企业地块出人口关系到县城的内部交通组织和企业对外交通状况,从基地路网的交通影响方面来看,交通规划除考虑县城的远景规划和交通组织外,其对外部道路(尤其是主干路)的交通影响更应多加考虑。

(1)出人口应尽量避免开在交叉口或中心城内部交通量较大的干道上;

(2)出人口应尽可能布置在次干路或中心城内支路上;

(3)同一企业地块的一个边应尽量避免同时开设两处及两处以上的出入口:

(4)同一条道路两侧分属不同企业的出入口应尽量错开布置;

(5)开在干道上的出入口应与干道交叉口保持适当距离(50米以上):

(6)如企业出入口已经设置在交通量很大的干道上,建议在高峰时间应设置信号控制或禁止出入车辆左转;

(7)企业出入口的宽度以满足人员和车辆的出入需要为宜,有经常性的集装箱货运车辆出入的企业,出人口宽度可取10-15米;其余企业的出入口宽度可取8-12米。

结 语

城市物流中心体系的构建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长远的系统性工作,其合理化程度对整个物流系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不仅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土地规划及交通运输设施等息息相关,而且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当前,全国已经形成了“物流热”的大环境,物流与交通运输已逐渐相互融和,交通运输枢纽的合理规划建设为物流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运输资源。在对城市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建设时应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状况的影响。以系统的观点对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地构建城市物流中心体系。

关于交通运输的论文篇2

浅谈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交通运输是指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按照综合运输理论和现代经济发展对运输的基本要求,从追求系统效率和角度与合理的社会综合交通运输成本的层面,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而构建的具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按照现代交通运输的内涵,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即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的要求,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产业更新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是21世纪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对实现基础建设由单一化想集约化交通发展的转变,也是解决现代交通难题的关键,我国交通运输业要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有效的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更是实现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概念

通过对即有运输方式流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新的内涵,使交通在服务效率、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运输理论的成熟和应用环境的逐渐具备对其整体经营组织和结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按照综合运输要求发展交通运输;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对运输组织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即各种运输方式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必须在运输基础设施布局、企业经营组织管理、企业经营动作关系等各个方面,做出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改变和调整。

二、交通运输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加快对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间的交通运输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交通运输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流通形式,在当今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经济建设取得高速发展的先导工程。

目前,中国的经济进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材料、动力和能源及信息控制技术的进步,将会演变到智能或者叫后现代交通发展阶段,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交通与古典交通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它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的程度、舒适的程度。从这用意义上讲,交通已经于社会融为一体。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运量也快速提高,根据我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电气化铁路里程数同样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到了7735公里,居世界第一,并且在建规模超过了一万公里。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技术系统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强,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到2014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脚2012年增长了38.79%。全国高速公路网仍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路建设也在逐渐加快。截止到2012年,我国高速公里里程达9.6万公里,较2005年增加了4.1万公里,增长了134%,平均年增长率为19%。交通运输设施基础基本得到改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五、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

(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2)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

(3)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利于优势的发挥。交通运输业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政企不分,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六、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现代化步伐,从被动适应逐步转向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当代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它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地发展运输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

(1)修订和完善适应运输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运输行业准入标准, 并严格进行经营资质条件的审查,把好市场准入关,确保经营者的素质和条件;

(2)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增强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

(3)要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执法人员稽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流动检查与站点管理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保障运输市场朝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在生产过程中连接各部门的链条和纽带,是一个感应度和带动度很高的基础产业,被喻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先行官”。近年来,交通运输建设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历史性机遇,建网提质,内外畅通,努力构建大交通发展格局,交通运输事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李华.经济发展学[J].社会科学,1980(01).

[2]詹武.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正确决策[J].交通运输业经济问题,1980(08).

[3]涂济民.对农村地区发展交同的初步探讨[J].农村交通问题,2010(1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