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论文——文学素养

2017-02-18

所谓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论文范文一: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文学素养的影响

摘要:步入专业成长成熟期的教师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专业成长中的“学科知识群”已经构建完成。单纯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使得其开始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英语;文学素养

在当今多学科相互交织融合已经成为学科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提高英语教师多学科的驾驭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对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考虑到英语学科独特的个性特征,文学素养就成为培养英语教师多学科把握能力的重要方面。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这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大学毕业后,刚步入职场的一两年内,这一时期是英语教师职业的稳定期。第二个阶段则是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之后,专业成长进入稳定期。第三个阶段是专业成长的瓶颈期与成熟期,这一时期需要突破瓶颈,专业成长趋于成熟。而在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三个分期中,文学素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期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过一定的阶段,不同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呈现出不同的知识要素与组织形式特征,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具有不同的构成机制。这种差别正是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依据。专业成长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教师执教风格的差异性。而文学素养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英语教师专业不同成长阶段下呈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归纳,是研究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影响的重要前提。

第一,专业成长准备与初步成长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准备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就专业成长准备而言,教师主要完成以下储备: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储备。作为一名未来职业规划为教师的在校生而言,拥有专门的知识体系是专业成长能否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换而言之,英语教师需要在学校阶段完成复杂“学科知识群”的建构工作。学校学习阶段是对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学校教育阶段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师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一方面训练英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英美等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其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拓展其知识储备与学科视野,对于未来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专业素养的塑造。素养是知识的内化,是知识在沉淀之后的升华,而英语专业素养在这一时期得到奠定。通过几年的学校学习,教师的英语基本素养都得到应有的锻炼,具备承担未来英语教学工作的能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期主要的时间节点是其刚步入职场的一到两年时间内,这一时期教师的知识要素还比较分散,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师完成学校学习后,已经具有专业成长的学科知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丰富的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和学科知识不同,其不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存在,教师知识是由多种学科和知识共同整合而成的。这种多种学科知识与能力有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经验与技能等方面。这种多学科知识群支撑教师教学行为。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初期,教师知识存在匮乏的情况。而这一阶段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持续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表现在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具体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知识的学习与模仿。

第二,渡过专业成长的初始阶段后,教师迎来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专业的主要生长点表现在教师专业人格的定型以及“学科知识群”的完善。专业人格是指教师应该具有的与其专业相一致的人格。专业人格是自然人格在职业上的体现与适应。英语教师的专业人格除了具有教师专业人格所共通的要求外,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主要指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较高的文学素养等。此外,教师“学科知识群”在这一阶段得到不断的完善。具体表现在:(1)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开始形成基本的看法。(2)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与定型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行为。

第三,经过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开始形成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学的自我反思开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重要的动力。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对象,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科知识群”进行分析与再认识,从而使自己的专业获得成长。

二、文学素养在专业成长初期的辅助性地位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动态的过程。在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其素养构成具有不同的样态。不同的素养构成影响了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文学素养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专业成长初期,文学素养主要处于辅助的地位。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储备阶段与初期,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知识素养体系中处于辅助性的地位。这一时期英语教师的学习侧重点是对英语专业性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同时,步入职场初期,模仿学习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学技巧与方法是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初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这一时期,构成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知识与素养的是英语专业性知识以及教学技巧与方法。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否定文学素养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相反,虽然处于辅助地位,但是文学素养一方面是大英语素养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对教学素养的形成具有补充与激励作用。一般意义上讲,英语教师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与职业的专业性。学科的专业性立足于英语教师对进行教育教学的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上。目前英语学科知识主要表现在:(1)对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知识的熟练掌握。(2)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要求英语教师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巧。(3)对英语语言学知识的掌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对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结构等知识有熟练的掌握。一直以来,文学素养一直没有被归入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培养的素养之中。一方面英语长期被当做交流的工具,使得人们忽视其人文内涵。另一方面,文学素养一直被严格划分的现代学科切割。这一切都导致了文学素养的培养在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成长初期处于忽视的地位。但是文学素养可以熔炼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英语教师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一方面加深了其对英语语系国家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也在文学素养的提升中得到熔炼。在专业成长的初期,出色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学技巧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将自身丰富的文学素养融入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文学素养对于教师在入职初期专业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文学素养对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后期的影响

(一)潜在影响地位

在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积累阶段,文学素养对于专业成长的影响已经从辅助地位成长为隐性的主体地位。首先,处于专业成长积累阶段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纯熟,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已经不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在教学技巧以及理念上都开始形成自己的观念,教师的专业人格也在此期间定型。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专业知识的传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文学素养深刻影响着教师教学技巧以及专业人格的形成。而后者正是这一时期教师教学活动的支撑。因此,文学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隐性主体。

(二)主体地位

步入专业成长成熟期的教师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专业成长中的“学科知识群”已经构建完成。单纯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使得其开始进行教学反思。就近年来教学调研的案例来看,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中国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瓶颈。而在这一时期文学素养塑造正好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手段。通过提升自己文学素养带动教师突破单一的专业知识局限,超越现有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习得语言技巧,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传播先进文化的教学目的。此外,英语文学素养是英语素养极为重要的一面。文学素养,不仅拓展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而且,阅读过程对英语教师的人文情怀的养成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正是英语教师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与文学素养的养成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专业知识”不断储积与运用、“学科知识群”建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素养始终都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辅助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到教师专业人格以及教学理念的塑造,最后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活动的重要突破手段。随着英语教学从单纯英语知识性教授向文化教学的转变,教师专业成长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文学素养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师优化专业成长、应对新变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章洁帆.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王莹,秦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03).

[3]朱万忠,韩萍.加强专业英语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提高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质量[J].外语界,2002(04).

文学类论文范文二: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影响分析

摘要: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不仅能优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还能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儿童文学素养高的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帮助小学生扩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开阔视野,提升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一种,同时也是联系儿童与文学的重要工具。周作人先生在他《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指出儿童的文学既是小学学校里的文学,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1]其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具备了现实性和实践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去教育广大小学生,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儿童文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了特定阶段和领域的素养和气质。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从宏观角度出发,不仅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去更好地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还能加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完善,推进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为素质教育增添激情与动力,加快素质教育事业全面实现的步伐。

1儿童文学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师

1.1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美学需求出发,以广大少年和儿童为对象,进行创作和编写出能够适合他们读阅和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有学者评论说:“欲要真正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作用,加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关键。”[2]素养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由此可推断儿童文学素养是指具有一定阅历的人们,并在儿童文学的诸多方面形成的一定修习涵养和道德情操。它可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情感艺术的熏陶等方面,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

1.2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素养在教学中的关系

翩然若仙、娇媚可爱的蝴蝶在破茧成蝶之前,就是一只懒卷慵散、相貌丑陋的毛虫。这前后之间的鲜明对照便如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然对比。而儿童文学恰似成人与儿童之间构建撑起的一条沟通心灵的纽带。教师可以借此去唤起自己儿时的童真,体察到学生的内心所感。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通过这条纽带,走进儿童的内心。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引路人,小学语文教师和儿童文学素养是进行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二者统一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他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缺少任何一方,小学语文教学就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

2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影响

教师能传授儿童文学知识,启蒙学生发展智力,开疑解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优化小学语文教材编排

袁敬有在他的文章里提到说:“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高质量的实践必须依靠理论的指导,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对儿童文学作品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深入学习与儿童文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去具体分析鉴赏作品,从而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3]“当儿童文学作品大量选入教材中、走进课程里时,就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备相应的儿童文学素养,为儿童与儿童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4]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识多彩世界、成熟心智、完善人格的重要媒介。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分门别类地选入教材,这些作品都经过了非常严格的筛选裁改,以求适应儿童学习发展的需要。瓦韵青评价说:“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不但体现在节选文章的讲授上,对于独立成篇的课文往往也需要相应的儿童文学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才能更宏观、更系统、更客观地把握一篇课文所包含的更深厚的知识内涵。”[5]这就要求教师对文学作品熟悉其具体内容、教学目的和意义,能够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不同水平、性格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它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科普性。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不但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内的讲授上,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上,更重在教材篇章的选材上。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阶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小学语文教材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得更流畅。

2)具有趣味性。从儿童的角度发现,带着兴趣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儿童发自内心的喜欢和主动接受的容易被理解吸收的知识。例如《陶罐和铁罐》一文,该文以陶罐和铁罐作为文中主要人物,两个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经过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话去包装修饰,便赋予了其鲜活的生命力,童趣浓郁,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极其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

3)具有目的性。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提出的高要求。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不断涌入小学语文教辅中,促使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气质越来越浓厚,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也越来越高,也有利于大量儿童文学题材的优秀作品能发挥其教育作用。

4)具有美学性。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地域特点和人文风俗的差异分成许多不同的版本,因此好的新的教材,需要选用具有美学性的文美优质的素材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必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素养去实现。在《鸟的天堂》一文中,巴金那确切的词语,巧妙精准的形容词,把情谊抒发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在刻画榕树生命力之唯美时,榕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叶叶生鲜,在这颤动之间奇迹般地将作者的内心情感寓情于景,含蓄隽永。当作者再次去看榕树时,看到万鸟游戏、鸣啼艳舞、满眼的鸟影、彻耳的鸟声,场面甚是广大,真是热闹。在作者心中交织着各种音乐美、图画美和意境美。“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6]只有学生的情感同教师所传递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才会使文章能够完全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达到学习的目的。总之,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在教材中映射出了各式各样的美,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学生的对美的感应。

2.2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同样具有幻想性、现实性、趣味性以及情感特征,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特定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去灵活地运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去创新更有利于小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少年儿童的潜能和智力。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主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学思维儿童童真化。在小学阶段,接受教育的大多是7—12岁左右的儿童少年,正值童心繁盛,对这个世界极其新鲜好奇的时段,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要多多换位思考,用儿童的视角和心态去感应儿童的内心世界。

2)教学手段儿童感性化。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若只一味地用成人化的言语和行为去进行说教,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用儿童情感性的体态和言语去讲述作品,更能利于儿童乐于接受和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在讲《丑小鸭》一文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感讲述故事法、动画图片观察法、情景再现表演法等方法的融合。

3)教学内容儿童文学化。儿童文学作品类型丰富,涉猎了儿童身边的社会、文学、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厚的儿童文学底蕴,而且还要把自己的感情和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情达成契合,才能把握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感情基调,不能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只强调升学考试,而忽视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例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上,教师针对这篇课文进行作文指导,要参考这篇文章,去以“崇尚美德”为话题作文。要根据儿童现阶段所掌握的道德理论水平去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儿童文学化,才能创造高效优质的课堂氛围。

4)教学目的儿童智熟化。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儿童文学作品的媒介去帮助儿童发展智慧,成熟心智,促进儿童少年的成长。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教师要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寓言故事来启迪学生透过故事现象去发掘和学习故事的本质。“揠苗助长”是教育我们:欲速则不达。“鹬蚌相争”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不能自己起了内乱,让别人渔翁得利。

3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在入学以前,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但是在入学之后,每日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便成了小学生最亲近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里的真善美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甚至也会影响着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教师需要通过不断修炼自己的儿童的天性,保持热忱、蓬勃的情感节奏去影响学生的身心,从而更加喜爱儿童、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回归本性,开阔视野,完善感知能力

“在教学中要发掘人的潜力,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要从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开始。”[7]小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区分儿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纯真善良、童真可爱,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幻想。小学生对这个精彩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催促着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去感知,但是,他们的身心发展毕竟还不成熟,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例如小学语文教材里的《颐和园》《开国大典》都是向学生介绍祖国秀美风景和国家昌运繁兴的经典文篇。教师要利用学生特点既去唤起学生的童心童趣和爱国情感,又去提升自己的社会感知力。

3.2广泛阅读,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8]语文教师是应让自己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情怀的人,虽然儿童文学作品是对世俗人生的反应,但成人化的世俗作品要用儿童的唯美天真去熏染。小学语文教材里,《荷花》、《秋天的雨》、《桂林山水》这几篇文章都是以大自然的绝美风景为题,特别是《桂林山水》那清雅脱俗的气质、巧夺天工的精致淡然,无不吸引着儿童那洞悉世界的童心。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内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更要注意许多优秀的课外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例如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童话故事,极其受到广大少儿读者的欢迎。此外,还有许多经典优美的儿童诗歌,如《小白兔》、《拍手歌》等经典的儿歌都利于儿童的音乐美感的熏陶。

3.3发展智力,激发思维,丰富想象能力

学生们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感知力、审美力和发散思维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小学语文教材中意境佳美的文篇,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精美的语言、浓浓的情感和贴真的画面,特别是对想象力方面的发展尤为突出。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奢侈荒诞的国王每天除了频繁地更换他的衣服便无所事事,他的愚昧无知终于受骗。什么都没穿就游行在大街上,世人并没有去揭穿谎言而是多多夸赞,教师引导着学生们去自由地在这简单通俗的字里行间去欣赏、去感受,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将被充分地打开并放大,思维散溢,联想翩翩。“从儿童的视角去欣赏儿童文学。我们往往以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来教育和要求孩子,最近热播的一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个很经典的狼吃小羊的故事。我们在跟孩子讲狼的凶狠和羊的智慧的时候,应该多听听孩子的看法,他们同情那个经常挨打的灰太狼,在他们眼里狼是弱者。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时候应该抛弃功利性,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影响孩子们的阅读。”[9]

3.4修身习德,健全人格,提升素质能力

小学阶段,是健全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的最佳时期。有人这样评价:“素质教育即完整意义上的树人教育,它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内在品质为根本目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重视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起正确理想和坚定信念,提高文化修养,从而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标。”[10]在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里,小学生很容易受到他人意识的影响,特别是老师给的影响,但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身心发展不平衡,甚至是畸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将会发挥小学生特有的性格特点去利用积极方面,修炼学生的日常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品德,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走向,准确地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期,去掌控整个教学发展的动态。在教学的内容和特殊的表现形态上它符合了小学生的特定心理、特定的情感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因此是小学生理解和学习儿童文学作品,成熟心智,促进高效优质学习的有利因素。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是需要正在成长的最具生命力的学生去实现和完成的。只有他们身上才能发生奇迹。有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驰骋于广阔的教育事业中,去创造社会价值,提升小学语文自我教学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升华,更是时代兴盛的标志。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月华.试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8):63.

[2]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147-149.

[3]袁敬有.“阅”读越精彩———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素养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版,2012(8):159.

[4]谢红仙.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6):147.

[5]瓦韵青.中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提升儿童文学的素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2(3):17-19.

[6]韦宏.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123-126.

[7]于树漫.中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提升儿童文学的素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1):25-27.

[8]王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5):35-38.

[9]孙晓平.浅议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审美素养提升策略[J].语文学刊,2011(20):126.

[10]李玉鸽.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关系摭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2007,6(1):93-96.

文学类论文——文学素养相关文章:

1.有关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有关文学类论文范文

3.有关文学论文范文

4.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5.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参考

6.浅谈汉语言文学论文参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