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旅游攻略

2016-12-12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东地理中心。市境东邻柘荣县、西连周宁县,北界寿宁县、浙江省泰顺县,南接宁德市(蕉城区)。东西相距37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地区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宋淳祐五年(1245年)建制,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得名“福安”,1989年撤县设市,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5公里。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地区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福安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福安旅游景点攻略

白云山景区

福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于2009年12月2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位于福安市西北部,距市区55公里,因白云常绕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后毁,1987年重建,寺前有“天池”,盛产午时莲,在仙顶峰还可看到罕见的“佛光”。山中气温低于外界6-8度。以白云山为中心,周围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太后公厅、五显大帝宫等景点。景区中常有猕猴出没,“九龙洞”处有一条二级瀑布,落差80来米,瀑布穿潭入石。此处鲤鱼溪可与周宁鲤鱼溪相媲美。

溪塔葡萄沟

溪塔葡萄沟地处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份。“葡萄沟”系当地畲民们利用秀溪、詹溪两条溪流,在溪旁种植野生刺葡萄,溪面搭架,形成绵延近5公里的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形成一道南国独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线,被誉为“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

柏柱洋

福安柏柱洋是全国18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号称“闽东的延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大地腥风血雨,革命斗争星火燎原。有着爱国传统的柏柱洋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群众基础等优势,自1933年冬起,逐渐成为闽东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心。1934年初春,福安中心县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移至柏柱洋。曾志、詹如柏在这里主持培训土改干部,进行分田试验。随后,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先继在此成立。198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柏柱洋的斗面村、细日山村、狮峰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当年红土地一片热血的柏柱洋,已成为闽东最负盛名的重要革命历史纪念地。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柏柱洋为宏扬闽东苏区的革命精神,发挥了较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瓜溪刺桫椤生态保护区

福安市溪潭镇瓜溪村海拔150-500米的峡谷及其周围10平方公里的山野,分布有3600多株大大小小的刺桫椤树,是省级刺桫椤生态保护区。其中,最大的一株桫椤树高达6.5米,超过《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最高6米的记载,堪称“桫椤王”,十分罕见。桫椤形如棕榈,茎高而直,像孔雀开屏似地呈羽状分裂,是现今蕨类植物中最高大的种类,其祖先系3.8亿年前在地球上昌盛一时的裸蕨植物,与恐龙同时代。如今,恐龙已绝灭,桫椤成了植物“活化石”,我国仅在广东、贵州、四川、海南、台湾和福建有少量分布,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

福安旅游特产介绍

坦洋工夫

原产于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条型肥壮紧秀,香高味浓,鲜爽甘醇,叶底红艳。该茶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由福安坦洋村民胡福四试制成功。

福安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之乡,是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红茶原产地。但说起当地的茶叶品牌,福安人必称“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的辉煌历史,是所有福安茶人心中的骄傲和光荣,也是梦想的起源。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

溪塔刺葡萄

穆云乡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村、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1200多亩,年产量逾1500多吨。其中虎头村的刺葡萄苗产业最好。畲族群众在种植野生刺葡萄中,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具体情况,沿溪边种植,在溪面搭架,充分利用溪面空间,让刺葡萄藤交叉穿插,形成独具特色,绵延近5公里的南国“刺葡萄沟”,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潺潺,两边设置的砂石小路,别具一番情趣。穆云畲族乡以溪塔刺葡萄沟为示范点,引导果农将刺葡萄种植向茶园溪、秀溪延伸,由河边种植拓展到庭院、园地、水田,形成一派畲乡田园风光。

穆阳线面

穆阳线面,已有680年历史,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9道工序精作而成,年产量30多万担,产值1亿多元。穆阳线面成功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穆阳线面是福安特产,其生产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680年前。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工艺,经发、捶、挤、搓、拉等九道工序精作而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有着不同的配方。与福州等地的线面相比,穆阳线面更具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拉开可长达数米,细如发丝亦柔韧有余的优点。

穆阳线面的包装更是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据介绍,其成品制出后,要分成一绺一绺,不能切断,收成大约0.6米的长度,然后用红丝线扎住“头部”称为“只”,一公斤分为八“只”,这就是传统的“红头线面”。福安当地百姓不仅过生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尤其寿诞)时,穆阳线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因此在福安,线面亦有“寿面”之称,大年初一早上,福安人的第一道菜肴(一般是素菜),必须是长寿面,寓意年年长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